别忘了,我们曾经也是小孩
人很奇怪,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时,人们总会为自己找借口和理由,而认为他人却是理所应当。举个例子:
你在上班的时候,在工作中偷懒被老板发现,于是被老板斥责“不好好工作,就在这偷懒玩手机,再发现就要扣你工资!”这时候,你第一个想法可能是:老板平时上班就喝茶玩手机,我工作大半天了就透口气玩一会游戏机,又怎么了?同时你感到愤怒和憋屈,但是又不敢说什么。
周末,你回到家,好不容易完成一周工作,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玩手机。玩了不知道多久,发现孩子在房间也拿着手机在玩。于是此时你怒火中烧,甚至把前几天被老板责骂的愤怒都一起涌了上来,你冲进房间呵斥孩子:整天就会玩手机!
此时的你,会想什么呢?
你有想过面前这个孩子和你一样的愤怒和憋屈吗?
我上课一整天了(我上了一天班),作业也做完了(工作也完成了),就玩那么一会手机,怎么了?平时你不也下班后就回家休息时候玩手机么?(平时老板不也是没事喝茶玩玩手机么?)
然后此时,孩子不说话,像极了你在公司应对老板的样子。
所谓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吧,这似乎可以定义为一种“言传身教”。
如果你看不惯孩子这样,千万不要做的是,你不改变自己,却一心一意企图改变孩子。
当你继续躺着一边玩手机,一边呵斥孩子的时候,孩子可能会碍于父母权威而屈服,然后按父母的意愿去做。但是这种做到,表面上父母觉得这样方法很有效,但是实际上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心不甘情不愿。
他们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是权威,权威是榜样,榜样躺着看手机是对的,那么这个行为是合理的。但是他们说我玩手机是错,我不玩手机才是对的,虽然我不能理解,但是我只能接受并且做到。
于是他们把自己想玩手机的欲望压抑,但是压抑的想法并不会消失,并且和事实的行为产生冲突。也就是说孩子心理很想玩手机,但是却要做到不玩手机,这中间就分裂了。分裂是痛苦的,一直分裂那种感受很难过,于是大脑为了不一直分裂,大脑为了保护自己,就要产生一种保护机制,减少分裂的痛苦。
比如大脑会“欺骗”,否认自己做的是自己的意愿和欲望,把归因到外界。
玩手机被父母发现,孩子会说:不是我要玩,我根本不想玩,是某某某拉着我玩。(隐藏的含义是:我没有想玩手机,这个欲望不是我,我没做错。)
大脑会一直“欺骗”下去吗?当然不,“欺骗”只是缓兵之计,随着欲望越来越大,且时间越来越长,痛苦的也会增加。但是因为长期的欺骗,让人降低了感受性,人们习惯于欺骗自己,而忽视了本来的感受。这就像一个关掉的气阀,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爆发,而爆发时的人说不清自己怎么了,他无法分辨问题是来源自己还是外在,但是他已习惯性归因于外在。
这时被压抑着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变成了和他们父母一样的人,当他们再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手机时,记忆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又他们会认为玩手机是孩子的错,而不是自己榜样的责任。这个场景触动起他们的痛苦感受,他们要阻止孩子产生这样的行为,他们选择了父母一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于是他们就忘却了自己曾经也是那个孩子,那个渴望玩手机的孩子,那个曾经希望父母放下手机陪陪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