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扔不掉东西的人吗?看综艺学“断舍离”
小孩的快乐是简单的,成年人简单就是快乐。最近在热播的治愈系综艺牧野家族请来了王子文和吴永恩,容祖儿和张翰,上演了一场关于探索内心的实验,通过筛选物品带来自我觉察:你所“要”的真的是你所“需”的吗。
实验首先让身在樊笼里,想重返大自然的嘉宾们住进了一个个小屋,先让大家在一到十之间的幸运数字中,从行李中挑选与之相同数量的生活必须品留下,再让大家将屋里的十件数量的物品丢掉。个”断舍离”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几组嘉宾的不同表现。
有意思的是王子文在留东西和丢东西的过程中显得最为纠结,她整个过程中对吴永恩说的最多的就是那句“留着吧,万一呢”。
面对吹风机,吴永恩问她,你不用吹风机吹头发用毛巾自然干会怎样,王子文说,会感冒;
面对褪黑素,吴永恩问她确定要留下这个吗,王子文说没有它会睡不着觉;
面对三罐辣椒酱,吴永恩试图让王子文舍弃一罐,王子文说“留着吧万一呢”。
断舍离本质上是一种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技术。所以断舍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虽然现在社会很多人都认同断舍离这个观念,实际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办不到。
01
无法做到断舍离的第一种可能,
首先内心有抵抗
断舍离理论的创始人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曾经从心理上分析解读过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分别是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和担忧未来型。
逃避现实型,一般是很忙碌不着家的一群人,这种人对家庭有所不满,加上家里乱七八糟,就更加不想呆在家里,他们无法断舍离的心态是“真麻烦”。
执着过去型,这类人对现在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收着不可,从相册奖牌到一件衣服一个纪念品,多半隐喻着沉溺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这类人的心态关键词是“真可惜”。
担忧未来型,这类人是人群中最多的一类,这类型的人的特点,觉得”多就是好”,没有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和不安。很明显王子文就是属于这一类型,这类人的心态关键词是“纠结,也许未来有天会用到”,就像王子文的口头禅一样,“留着吧,万一呢”。为了对抗未来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的不安要素,过分地囤积物品,来规避选择带来的风险。
02
无法做到断舍离的第二种可能,
是找不到对的方式方法
节目中我们看到两位男性吴永恩和张翰在断舍离的过程中都非常的默契地“积极”,他们能很好地分清,我有些什么,我不需要些什么,都分别留下了三样东西,洗漱包,拖鞋,短裤。这三样东西都是体现他们“当下”和“自我需求”的思考轴。
在断和舍的练习中,我们首先要提的问题是,现在的我最需要的是什么,这里面体现了断舍离的思考轴,自我轴和时间轴,两轴交会处,就是最适合现在我的物品。
断的重点,是断绝进入自己生活的不需要的东西。舍的重点,是舍弃泛滥重复可替代的东西。离的重点,脱离对物品和当下无关的执念,让自己处在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就像节目中吴永恩说的,节目后的他也在思考,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
为了探索更好的方式方法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练习断舍离,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平时生活中,买东西和丢东西上面的用得到一些思考方式作为参考,供大家练习。
一方面,在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
当前情况下,它是否是我生活的必需品。切记不要幻想未来可能在某个情景中需要这个东西,也不要因为种草心理学去模仿某个人某些行为而囤积当下未必适合自己的东西,
如果不是必需品,我有多喜欢这个物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人成长之后,我喜欢的依然喜欢,但我不一定要拥有,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执念很重要。
如果我买了它,我会用多久呢?通过使用频次和时间来进一步帮助自己做判断
下次搬家或出游,我会带走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可以回归自我和时间思考轴,好好想一想是不是真的当下需要了。
另一面,在丢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三个小撇步。
给物品一个处理时间标签,没有东西是永恒需要存在的,比如,多久没有用这个物品,这个物品就要进入断舍离清单。
问问自己,这个物品,重来一次的话,此刻的你,愿意花多少钱买,如果你都不愿意花一分钱买,说明你已经不需要这个物品了,那么可以丢弃了,
丢弃的时候,可以对物品说谢谢,完成一个告别仪式感。
节目的最后有一段嘉宾的感慨,认为自然而然的生活,就是接近自然,回归本质,把自己认为“奢侈”的东西放下。
其实我们一直混淆了“奢侈”的定义,早前华盛顿邮报曾经评选出世界上最奢侈的10件事,他们分别是:
1、生命的觉悟;
2、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气魄;
4、回归自然,有与大自然连接的能力;
5、安静而平和的睡眠;
6、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9、身体健康、内心富;
10、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里面没有一件是关于物质,而是回归内在的本质。
从2020到2022,人类已经经历了这么多不可控的瞬间,不妨让我们一起尝试放开不需要的物质,清理自己的内存,追求一些更奢侈的东西,回归生命的本质。
那么,如果只能带三件东西去度假屋度假,你会带那三件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