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劲鞭策自己真的能变上进?|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阐述定义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森(J.D Dodson)的心理学研究结果。
它表明:
(1)动机的最佳水平因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当从事简单的任务时,动机的最佳水平比较高;但是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将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来分别介绍一些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且教大家如何更好的理解这个定律,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问题。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学习中的体现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有个好成绩,于是就给孩子布置很多学习任务,并且不断鞭策孩子要进步。
如果你真正了解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你就会发现,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业的困难度还不是很高时,你时不时的施压对他们是有一定作用的。
那时孩子还小,对学习这件事没有太多概念,可能会因为贪玩无法自律而不能自主安排自身的学业,这种时候家长和老师给他们适度的监督和压力,确实可以促进孩子的专注,提高孩子的学习行动力。
但是随着孩子步入高年级,比如小学升学考试,初高中等,孩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多,学习难度也越来越高,根据耶克斯-多德森的定律,我们可以在曲线图上发现,当一个人做的事情难度越高时,最佳动机水平值会下降。
也就是说,在孩子学业本身就越来越困难时,你如果还是跟过去一样,不断施加压力,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会因为你施加的压力越大而变强。
相反,在做困难的事情时,人们会更早的达到最佳动力值,达到之后,你给孩子再施加压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厌学,焦虑,抑郁的状态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业压力和学习困难度都到了自己难以承受的地步。
他们很吃力的在应对学习本身的困难度,很容易焦虑和紧张,但是竞争又很激烈,老师家长又不断在给自己施压,导致内心被焦虑和压力塞满,动力自然会减退,当一个人压力过高时,他并不会因为压力越大,动力不断增强。
所以家长、老师如果懂得这条定律,就需要调整一下对孩子学业的态度,做家长其实是一门集耐心和智慧的功课,我们不能蛮干,要智取。
当孩子还在低年级,没有太大学习压力时,你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多干预一点他们的学习,比如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学习任务,并且耐心督促和教导他们一些学习的规则和习惯,为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他们做的不对的时候及时纠正。
而如果孩子学习压力本身就过大了,就不要尝试过多干涉和施加更多的压力了,这种时候要学会给孩子减压,你可以用平常心去对待他们的学习,更多采用鼓励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的学习,如果他们成绩下降或者厌学,应该适度的引导,多关心他们的身心压力和健康,而不是在施压上继续堆叠精力,这样做除了让他们精神压力更大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体现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很多时候,都无法很好的调节自己与事情之间的关系,这可能跟早年父母对待我们的做事的态度有关。
我观察到很多成年人,依然用父母教给自己的方式不断鞭策自己工作和生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不断焦虑,给自己更大的压力,企图用这种办法让自己振作起来,继续加油。
如果你懂得这条定律你会发现,这跟老师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压的道理一样,只会一味的给自己压力,压根不会对自己有促进作用,我们需要用更科学实用的方式对待自己做事的动力。
我们需要对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任务的难度高低,分别决定该如何去应对。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当我们在做简单任务时,压力越大,效率和表现可以达到最高水平,简单任务的峰值没那么容易达到,请尽量给予自己更大的压力去做简单的事情。
而困难的事情则需要特别小心越过峰值。面对困难任务时,不要一下子就把完成这件事的期望跳得过高。
案例分享
接着上面的版块继续讨论,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如何根据不同任务的难度,调节自己对待任务的态度。
比如,每天早上你上班前都要早起,并且做好出门前的准备,洗漱、穿衣服、吃早饭、,这属于一个简单类任务,如果你起床晚了15分钟,那你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洗脸、吃早餐穿衣服去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果你晚起了30分钟呢?我相信你还是有办法快速,解决这问题,比如跳过刷牙的步骤,穿好衣服就出门。
但是如果晚起一个小时,那就只能放弃做这个事直接上班了。
也就是说简单任务的峰值需要更大的压力才能达到,如果没有更大的压力,你就没有更强的动力。
此例子中,如果不是因为晚起,你压根就不会有动力加快准备工作的速度。
再比如,你要跟大客户谈判(困难任务)。
今天要见一个约了很久的大客户,你预期可以用5万成本拿下这个单子。
刚到公司,老板为了节约成本,,要求你用6万的价格完成交易。面对略微增长的压力,你使出浑身解数后能以比平时更完美的表现去完成这个临时目标。
但如果老板要求你以10万成本价格完成订单,你同时面临着高强度压力和必须去完成这件事的压力,可能就会崩溃,导致你谈判时发挥失常,甚至错失了这个老客户。
在这个例子中,比目标成交价多出一万成本就已经到了压力峰值,如果还要求以10万价格成交的话会让人崩溃。
对于这类困难任务而言,不断提升任务的难度,很容易就会达到压力的峰值,我们的效率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受到负面影响。
最后的总结
通过我刚刚的两个例子,我相信大家对这个定律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去分辨遇到的任务于自己而言是哪种程度的任务。
为什么要分辨呢?因为人和人是不同的,一个对于他人简单的任务可能对你来说就是困难任务,一个对你来说很容易的任务可能对他人而言难上加难。
所以,一个任务的难以程度是根据个人能力状态来划分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而划分好任务的难易程度之后,我们就要学会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任务。
对于简单的任务,由于动机水平的峰值没有那么容易饱和,不妨给自己多一点压力,这样可以让我们完成简单任务时效率更高。
而困难的事情则需要特别小心越过峰值,面对困难任务时,不要一下子就把完成这件事的期望跳得过高,这需要多次自我测试来找出自己的“心流顶峰状态”,通过合理科学地控制自己的期望(压力)让自己处在高效能状态,而不是越过峰值让自己失去对做事情的热情。
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们不要把目标设得过于简单,也不要一下子把目标弄得过于困难。
而是带着一种观察和分辨的态度,灵活而有弹性的对待不同的事情,这样就不容易陷入到错误的应对方式中去,处理问题也能更得心应手,这也是心理学带给人的智慧和经验。
那么,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你学会了吗?如果学会了赶紧把它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