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家长丨让家庭治疗成为改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能手
作者:诺亚方舟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原文标题:让家庭治疗赋能家长,成为改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能手!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很多家长会说:我已经被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折磨得精疲力竭、焦头烂额、手足无措了,咋还可能成为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的能手呢?
确实,连Patterson等都在其家庭治疗畅销书籍《Essential Skills in Family Therapy》一书中写到:要成为一个好的家庭治疗师,至少需要1万个小时的实践之后才有可能。
那对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知识的家长来说,要成为改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能手,岂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就来谈谈如何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在改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主要有两大理论流派:一是个体心理咨询治疗流派,包括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学派等等,之所以把这些流派都归到个体心理咨询治疗流派,是因为它们都拥有两个比较相似的观点:
一个是都从个体角度来分析一个人出现问题的原因,精神分析会认为是早期遭受了重大的心理创伤事件等等,认知学派会从是否存在扭曲了的信念等等来分析,另一个都是直接对表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做工作来开展咨询,秉持“谁有问题,就fix谁”的理念,那些没有表现出问题的人基本上不会纳入到咨询中;
第二大理论流派是家庭治疗,家庭治疗理论与个体心理咨询治疗完全不同,它认为一个人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其所生存、生活的家庭系统的问题的外在表现,是通过这个人把家庭的问题表现出来而已。
就好比人的脸上长的青春痘,出问题的不是脸上长青春痘的那个地方,而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若想改变这个人的心理行为问题,不能只对Ta或者Ta的心理行为问题做工作,而应该对引发Ta产生问题的根源,即家庭系统的问题来做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问题从根源上得到解决,从而使效果得到更长时间的维持。
家庭治疗的理论观点很多,我们就分享三个有助于父母成为改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能手的内容。
01
循环影响
对父母与孩子关系方面的看法,家庭治疗也不同于早期的观点。最早的观点认为是父母影响了孩子,如“白板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可以任意涂抹想要涂抹的色彩。
而后来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不仅父母会影响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影响父母。最为典型的就是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就会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方式。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有的新生儿非常的安静,属于“易养型”;而有的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哭闹不停,晚上醒来很多次,每次醒来都会折腾很长时间才能再入睡。当父母还没有睡安稳的时候,Ta又醒了,如此反复,把父母折腾得精疲力竭,像这样的孩子称为“难养型”。
面对“易养型”和“难养型”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自然会很不一样。当孩子是“易养型”时,父母心情比较愉悦、轻松,会更多采取积极的父母抚养方式,而当孩子是“难养型”时,父母由于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而变得烦躁不安、心情低落、沮丧,更可能采用消极的父母抚养方式。
不管是父母影响孩子,还是孩子影响,其实都有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分。但家庭治疗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很难分清楚谁是影响者,谁是被影响者,两者同时互为影响者,又同为被影响者,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反过来孩子的行为又会进一步地影响到父母,并可能因此形成“负性循环”或“正性循环”。
因此,当一个人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不是Ta一个人的问题,当然也不是与之互动的人出的问题,而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出了问题,那与之有关的人都要承担改变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某一方,不能说“我没有问题,为啥要我改变”。
而且,由于这种循环关系,家庭治疗认为一个人的改变自然就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改变。此外,由于家长和孩子对心理行为的认识不同,有的时候,家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孩子网络成瘾,需要改变,但孩子还没有意识到,Ta还沉浸于网络给Ta带来的享受之中,要孩子改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改变,以此来引起孩子的改变?
02
再定义
再定义是家庭治疗中的一个常用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来改变家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态度和认知的方法。再定义包括积极和消极再定义两种。由于我们今天讲的是父母如何成为改善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能手,我们今天就只讲积极再定义。
积极再定义讲的是要改变家长对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消极看法,将其转化为积极的看法。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一个消极的行为还会有积极的含义?
是的,家庭治疗就是要教我们看见这些消极行为后面的积极含义。家庭治疗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说法:“表现心理行为问题的人往往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Ta会通过牺牲自己来保护家庭或者家庭成员。”
我讲一个曾经咨询过的案例。过去很正常的一个孩子,突然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手无论如何写不了字,听不清楚老师和同学在讲什么,眼睛看不清楚黑板上写的字等等。
在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Ta父母关系不断恶化,到了如果还没有人出来帮助就有可能威胁到家庭的存续的时候。于是Ta就尝试各种方法来帮助父母,当Ta出现上述行为的时候,父母不再继续争吵,而是把注意力转向了Ta,一起努力寻找能够帮到孩子的人和方法。
孩子表现这些行为就成功地将父母对自己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孩子身上,使父母的关系得到了暂时的保护,不至于继续恶化下去。这就是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4个原因一文中讲到的“转移注意”,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去看看这篇文章。
可能有人会说,上面讲的这个例子比较特殊,不会每个心理行为问题都能找到积极的一面。其实,每件事情都会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这也是“凡事要一分为二”所表达的意思。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我们所持立场的一个自然结果:我们持积极态度的时候,就会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持消极的态度的时候,就会看到消极的一面。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有老师很反感孩子课上“接下茬”,会认为是对自己权威的冒犯,是扰乱课堂的行为,但这些善“接下茬”的孩子也是最认真听讲的孩子,否则不可能会接得那么的顺溜。如果老师能够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那可能对学生的“接下茬”行为就没有那么讨厌了。
父母可以想一想,您的孩子有哪些让您感到不舒服或者讨厌的行为,尝试看看这个行为是不是也会有一些好的地方?在看到这些好的地方之后,您对这些行为的接纳程度是不是就有了增加?
03
改变无效的互动模式
在家庭治疗看来,之所以孩子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更大可能是亲子互动出了问题,可能是父母一直在用无效的、一成不变的方式在与孩子互动造成的。
很多年前,我们一家到西单逛商场,中午到楼上吃饭。当我们买完饭坐下吃的时候,就听见一位母亲的声音在说“别在那边玩,过来”、“地上脏,别在地上玩”等等一类的话。循声望去,只见一个4岁多的男孩在全神贯注地趴在地上玩回力车。
我很理解母亲发出这样指令的理由:人来人往的,地上脏,趴在地上玩弄脏衣服不说,还可能不小心被人踩到啥的。但我们在那里吃饭期间,母亲的声音就不断地传来,从未停息,而孩子也一直趴在地上不停地玩着他的回力车。
乍一看孩子是不是很不听话?母亲都说了那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改变?但想想,母亲是不是也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呢?当我们希望孩子改变的时候,我们发出的指令没有达到效果的时候,是否需要调整一下呢?
像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我们根本不管自己和对方的互动是否能够达到期望的效果,都会一直保持着这种无效的互动方式。遇到这种情况,想一想我们可以做哪些改变来改变这种情况呢?家庭治疗告诉我们,要找到新的发挥作用的互动模式来代替原有的失去功能的互动模式。
写到这里,我举一个多年前翻译的《如何做父母》中的例子。
这个例子讲到:一个男生每天坐校车的时候都会一直不停地讲脏话,当他讲脏话时,要么引起哄堂大笑,要么引起别的小孩与他对骂。
有一天,校车司机实在忍无可忍了,到了学校之后,就把男生弄到一个空教室中,告诉男生“你不是想说脏话吗?那我今天就让你说个够,从现在开始计时,你要一直不停地说30分钟。中间不许停下来,如果停下来,要从头开始说开始计时。”
一开始,男生还特有兴致地不停地说脏话,但每次都无法说到30分钟,于是一次一次地反复计时,到最后小孩就向司机求饶,说你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说脏话了。
就此一次,小孩在校车上就再也没有讲过脏话了。为什么呢?原来说脏话会得到周围人的关注或回应,是对他讲脏话的一个奖励,但现在没有人关注他了,他要自己不停地讲30分钟,对他来讲就已经变成了惩罚,变成了折磨。因此,他就改掉这个讲脏话的毛病。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校车司机并没有改变孩子讲脏话的行为,而是改变了围绕他讲脏话的互动模式,反而成功地改变了他说脏话的行为。达到了家庭治疗中说的“不通过改变行为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改变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这么简单!学到了这篇文章中的方法,父母也可以成为改善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