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动,深呼吸 | 心理词条:野马结局
一
概念释义:野马结局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虽然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常常吸附在野马的腿上吸血,无论野马怎么气急败坏地狂奔,吸血蝙蝠都能从容地吸附在野马的腿上,直到吃饱喝足才离去。
野马狂奔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动物学家分析认为,蝙蝠并不是野马致死的直接原因。对野马来说,蝙蝠吸血只是一种外界挑战,是一种外因,而野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绪反应:暴怒、狂奔、流血,才是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说,野马是被“气”死的,是被“吓”死的。
于是,心理学家将生活中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暴跳如雷,以至于伤害自己的现象称为“野马结局效应”。
二
科普:
生活中的“野马结局”案例
1)激情犯罪
最为严重的是“激情犯罪”。多年前有一个轰动全国的案件,西安药家鑫事件。
药家鑫是个学钢琴的孩子,当时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父亲是退伍专业军人,对他很严格。从小做错事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长大的药家鑫在外人眼里是个懂事的孩子。
有一天深夜,从郊外给一个孩子上完钢琴家教回城的时候,他开着新买不久的轿车撞到了一名骑电瓶车回家的年轻女工。他下车看到女工受了伤,意识清醒,女工下意识地看下车牌。
女人的这个动作,令他想起了严厉的父亲,也想起了平时听到的“农村人很难缠”的说法,巨大的恐惧和愤怒笼罩了他。此刻,这个受伤的年轻女人在他眼里成了一个黑暗的深渊,这个深渊会吞噬父亲对他的肯定,会吞噬他们生活的平静,会带给他们这个小家无尽的麻烦,会索要一大笔钱。
被情绪裹挟的他,看不见眼前的女人只是受了轻伤,听不见这个女人请求他救助的呼声。他跑回停着的车子旁,拉开车后座的门,取出下午刚买的水果刀。(他给同为学生的女友买了些水果,怕女友宿舍没有水果刀,顺便买了一把)。
药家鑫举起手中的刀,飞快地砍了下去,女人哀求他放过自己,家里还有刚2岁半的孩子。
女人倒在血泊中(事后法医证实,药家鑫一连砍了八刀),药家鑫开车驶离, 2天后,他将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父母,父亲安慰他,自首可以减轻罪名,带着他去公安局自首。母亲刚刚做好了饭,想让孩子吃了饭再走,严厉的父亲没有同意,把儿子带出了门。
从此,药家鑫再也没有回家。
8个月后,他被执行死刑。
这是个彻底的悲剧,事情发生前,没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坏人”。
药家鑫本人和他的父母亲一定在脑海中回溯过很多遍,如果,在撞到人后,他能够积极正确地处理现场,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现场等着,结果也不会如此惨烈。
举刀杀人这件事本身和结果都不符合理性,然而药家鑫却这么做了,就像非洲草原上愤怒奔跑的野马。
撞人不是药家鑫被判死刑的直接原因,最终“杀死”他的是他因恐惧和愤怒而采取的疯狂(杀人)行为。
2)暴力闯关
除了以上这样的极端案例,“野马结局效应”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在疫情中出现野马结局效应最多的就是各种“闯关事件”。
在疫情中设置合理的例行检查、量体温、登记信息等环节,只有完成这些要求方可通行。这些小事本身不足以毁掉一个人,但有些人在面对这种小事时,自认为面子受到伤害,认为耽误了自己的时间,甚至个别人一时冲动之下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硬“闯关”、抱怨、骂人等不文明现象,严重者还出现打人等恶性行为。
这些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每天都有人因此被曝光,也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
专业阐释:
负性情绪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大量研究基于积极和消极情绪展开,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当启动消极印象时,个体产生负性评价做出不信任判断;启动积极印象时,产生正性评价选择做出信任判断 , 对于儿童而言,这种影响在印象形成之后依然存在。
对外界环境信任继而合作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会化成熟度。
人类的情绪活动与抑制控制过程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Rowe, Hirsh, & Anderson, 2007; Gross,2007; Yuan et al., 2008a)。比如,攻击作为行为失控的产物 , 其出现往往与负性情绪密切相关的(Shafritz,Collins, & Blumberg, 2006), 而认知及行为控制的参与能显著改变个体对同一事件的情绪体验 (Gross,2007) 。
此外,有研究显示 ,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Carver & White,1994) 。也就是说,个体的情绪状态可能对行为控制过程产生影响。
愤怒是一种典型的负性情绪,对人际关系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愤怒会使人高估风险的概率,从而表现出较高的风险规避偏好。
被吸血蝙蝠叮上的野马,因为甩不掉蝙蝠而拼命狂奔,最终体力耗尽流血过多而死。撞到人之后的药家鑫,因愤怒和恐惧而举刀杀人,以为能结束眼前的错误。面对正常的关卡检查,或者飞机高铁误点,而以为是全世界跟自己作对,放纵自己的情绪,抱怨、骂人、甚至动收打人,最终小事变大事,将自己送进拘留所……
负性情绪使人高估风险的概率,使人丧失理性思考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人就像野马一样,脱缰而失控。
四
个人见解&情绪应对技巧
1)“野马结局效应”的反思
继续思考“野马结局效应”,我们可以从反方向获得一些生存策略。野马不害怕不愤怒不狂奔能不能逃过一命?理论上是可以的——如果野马有这种反思能力的话。在别无他法,自己没办法甩掉吸血蝙蝠的情况下,找一个地方静卧着,等待这“马生”的低谷过去,当然这“低谷”损失蛮大的——失血有点多。
等那讨厌的吸血蝙蝠吸饱了血,擦擦嘴巴打个哈欠飞离后,野马赶紧换个安静地带静养疗伤,一边等待体力恢复,一边警惕和远离再次被伤害的可能,那结局就不同了。
虽然野马不具备上述思考能力,但这种反向推测可以给我们人类提供一些生活策略和思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越是环境危险和恶劣的时候,越不能慌乱,慌乱会消耗多余的生理和情绪能量,会让人没法思考,失去了理性思考能力,通常事情就会往糟糕的方向发展。
愤怒只在能够震慑对方时有用,但没有一件事情的真正解决是依靠愤怒。
2)应对负性情绪的技巧
情绪是人类健康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正负性情绪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反应研究显示,正负情绪影响着人类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功能。
负性情绪跟基因、生长环境、抚育方式都有关系。即便我们都知道正性情绪对健康和行为决策都远远好过负性情绪,但要改变情绪对个体的影响也不是易事。
科学研究发现了正性情绪对健康的积极调整作用及对负性情绪的抗衡作用。我们知道一个常识,揉面的时候,面多了加点水,水多了也可以再加点面粉。正性情绪对负性情绪的抗衡作用也可以这么理解。
当你感觉愤怒和恐惧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也许暂时在当前情境的解决上还没有有效的办法,但是可以有技巧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Fredrickson 等专家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两个正性情绪组,均可显著促进被试心血管活动的恢复(因负性情绪而受影响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消极情绪的尽快恢复还与自发微笑有相关性。
与此相应,幽默也可对抗负性情绪和应激。
幽默还可以缓解愤怒和悲伤,因此幽默具有保护性作用,使得机体不易受到负性刺激的影响,幽默可以利用正性情绪的益处进而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
下一次,如果恐惧愤怒情绪撞上了你,有以下方法可以缓解躯体的不适:
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看点幽默的视频。
听点舒缓的音乐
看一些微笑的图片
扬起自己的嘴角
去跟自己信任的人聊聊天
正规的心理学网站上有很多免费的资源(专业文章、免费问答)
你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帮助你
……
总之,遇到“蝙蝠”的时候,站定,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