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相符理论:在认知中实现心智成长 | 心理词条
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比如,我们对某个人有较强的好感,哪怕这人对我们说了一句谎话,我们也可能会信以为真,或者更愿意去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或者,当有权威告诉我们,对于某个事情的看法和我们想象的不同,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会让自己原本与权威不一致的看法,更趋近于权威的看法。
以上例举的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实际可以被归为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认知相符。
01
阐述定义
认知相符,其具体概念主要为,作为个体的自然人,一般会自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外证明这一点。当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避免逻辑矛盾来维护自己的理性的形象。
认知的概念: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为此,它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的人前提下一种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这些理论被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02
背景/来源
认知相符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W.J.麦克盖尔较早提出的。在麦克盖尔早年从事的可能性理论的研究中,他曾做了一项专门研究人对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判断,而这些事件(A、B、C)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分别作为三段论逻辑关系中的大前提A,小前提B和推论C。
麦克盖尔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被试对命题 A、B、C三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常与理论上的概率值不相符。这意味着被试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自相矛盾。如果实验者向被试提示这种不相符,被试在以后对这些事件再作判断时,他的判断概率值就会比上一次接近理论值了。基于这个现象,麦克盖尔提出了“认知相符”概念,用以描述人们所具有的这种,自动维护自己理性面貌的倾向。
认知相符理论代表了50~60年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代表当时一批富于创造精神的社会心理学家共同的研究思想。而在这个时期,发掘人的心理活动内部力图维护理性形象的特点是许多心理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内部的动机状态,驱动和指导着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
因为,麦克盖尔提出的认知相符观点概括了这些科学家共同的研究思想基础,所以它一直被当作开掘新问题、新研究的先行理论,并且在内容上不断扩充,越来越丰富。为此,这期间在认知相符理论基础上,衍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如F.海德的海德平衡理论,L.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E.奥斯古德和P.H.坦南包姆的一致性理论,以及认知感情相符理论等。
03
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理解,这里例举两个案例。
(一)情感态度,因认知改变而改变
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 罗森伯格,曾进行过一项实验,证明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中,感情的改变能引起随后的认知改变。他先对一些白人被试者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对待黑人、对待种族平等以及白人与黑人关系等问题的态度。然后,使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并告诉被试者,他们对黑人进入其社区已有和先前情况相反的态度。
比如,如果被试者先前对不同种族同居一社区持反对态度,如今则告知他对合居有好感;相反,对先前持支持态度的被试者,则告诉他如今对黑、白人种合居很反感,也就是说,在催眠中,被试者原来关于黑、白人种合居的感情被改变,这种感情的改变完全是靠催眠诱导做出的,而不是由于增加任何新的认识或改变旧的认识使然。
最后,被试者被从催眠状态中唤醒,并要求他们表达对黑人和种族合居问题的态度。结果发现,催眠状态下诱发的感情改变,在被试者关于种族合居的认识方面带来许多显著的反向变化。例如,原来反对合居的被试者,开始相信合居对于消除种族不平等和维持种族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必需的。
之所以出现认知上的这种改变,原因就是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得原有认知与新的感情不相符合,这种现代人。
(二)情感因素驱动下,病患主动接受治疗
在医药行业的一些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常会发现这样一类情况:
由于一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会具有外部性,作为患病者资深,如果不及时就医的话,就可能会引起周围人群的感染,更会给家人带来健康的威胁和经济上的负担。
但一些患病者,可能会存在对自身的康复信心不足,或者不相信治疗可以康复等认知方面的偏误,导致对接受治疗这件事的态度和积极性都不高,甚至抵触。比如说,可能就有患者认为只要是大病都会自我康复,不需要吃药,不需要接受治疗;或者,会消极的认为所患的病,吃药没用。
但这时候,情感的因素可能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情感、行为需要与认知一致的内在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患者认知上发生变化,针对是否接受治疗,是否试一试这样的想法也会悄然发生,因为,患者很可能会因为为了家人着想,而转变治疗的态度,想着自己应该及时去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图片来自网络
04
相关科普
认知相符的心理现象发生,需要一定的前提基础,包括:需要随时能觉察到自己心理活动状态的自我觉知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所谓的“正念”的能力。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
正念,指,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即,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真正做到正念下的“觉察”、“注意”相当不容易。尤其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被动的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杂念越来越多,我们也就越难以做到自我的觉察和注意。我们只有能够在做到自我觉知之后,才有可能相对理性地通过,对自我认知进行调整,实现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
而以上说到的这种基础前提,也同时成为了“认知相符”理论受到争议和批评的主要方面。
反对和批评的声音认为,认知相符理论,它对人的理解比较片面,过于看重人的谨慎、深思熟虑的特点。事实上,人在其社会生活中,并不是随时意识到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是否保持相符状态。而麦克盖尔的争辩是,认知相符是人内部的一种倾向性,就是说人把自己当作一个理智的人,但这种倾向并不在意识水平上,所以人们在这种倾向的指引下从事各种活动,但本人并不一定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过程。
05
个人见解
结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不由地想起这么一句话,叫:知之深、爱之切。也就是说,在认知相符的作用机理中,实际“情感”因素,对我们认知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会随着我们了解的加深而变得清晰,同时也会由此产生的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我们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知道面对的一个人是穷凶极恶,犯过很多大案的罪犯,我们可能会本能的厌恶和反感,心中也会对其价值贬低。但如果反过来,如果我们所收到的对于一个人的信息是我们所喜好的,积极正向,乃至是我们所崇拜的,那么我们对此人的评价也会随之提升,感情上的偏爱也会油然而生,很可能即使此人做了相对不是严重的错误,我们也会因为感情的驱动,影响我们对事情真相的认知,继而一如既往保留对对方的正向认知。
这点,在类似如很多之前社会上看到的粉丝经济中,粉丝对偶像的热度忠诚度能长久保值,就可见一斑。
但事实上,认知也会改变我们的情感,比如,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母亲发现自己的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把卧室弄得很乱,地上散落了很多皱巴巴的画纸,甚至还有颜料,纸上也是画的乱七八糟。那么,她的认知会告诉他,孩子这样做非常不正确,要严加管教,于是她可能会特别生气,到处找他的孩子。
但如果当她最后在卧室里,发现自己孩子的时候,发现他已在床边睡着了,身边放着一张成稿的图画,上面写着“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孩子是为了给母亲准备一幅画,那这位母亲的心中,一定会涌起欣喜和激动之情,之前的怒气也会烟消云散。
所以,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去把握认知、感情的关系,能够注意随时把握自我觉知,学会用正念的方式去关照内在的自我,那么,无论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职业发展,我们就都可以在认知中不断迭代自我,在心智上实现成长,打通人生发展不断上升的良性通道。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