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正好三十多岁,可能开始感觉到曾经自在的生活慢慢不受自己掌控,仿佛到了令人窒息的瓶颈。
今天推荐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它几乎能够解答人这一生关于生活的所有困惑。对于正处于困惑中的我们,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
三十而立
《被讨厌的勇气》所依托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
作者岸见一郎在三十三岁时开始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一晃二十多年。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五十九岁,正值耳顺之年。
巧的是,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古贺史健也是在三十岁之际邂逅阿德勒心理学。他被阿德勒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他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在本书出版时,他四十二岁,已至不惑。
三十岁是个什么神奇年龄,会让他们不约而同的开始思考人生了呢?
相信你和我一样,此刻脑海里浮现出孔子的一句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礼”与人际关系
一说到“三十而立”,现代人脑海里浮现的关键词就是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有房有车…… 似乎经济基础堆够了,人就“立”起来了。
这是现代人对孔子最大的误解。
别忘了孔子是位哲学家。他所说的“而立”,不是指外在的经济条件,而是内在的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三十而立,本意是指人在三十岁的阶段逐渐形成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体系、做事做人的原则。
大部分人只知道三十而立,但却不知道它的论述后面还紧跟着一句:“不知礼,无以立。”
总结起来,其实是“三十而知礼”,说的是从三十岁这个阶段开始,做事要合于礼,言行要得当。
而“礼”得当与否,必须放入人际关系中去检验。
这就回到了本书所述阿德勒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孔子与阿德勒,相隔两千多年,却都想到了“人际关系”这一问题。
自我
在三十多岁这个阶段,我们自身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曾经听话、顺从的孩子,人格开始独立于父母,可能还会转而成为父母的引领者;
- 亲密关系中,曾经的恋爱脑找到了自我的位置,更多的转向思考现实与自我成长;
- 有的人新添了父母这个社会角色,从此要承担起一个生命的负责;
- 与朋友的关系也在发展,多年的各自成长,彼此平等但不相同了;
- 可能在事业、感情、生活上经历首次重大的挫折,因此产生自我怀疑;
- 有点迷茫,一眼看不到头,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今生要达到的人生状态;
……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在三十多岁这个阶段集中爆发,迫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迫使我们走上心理修行的漫漫长路。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当中,核心问题就是自我。
可能有朋友会问:人际关系的困惑,为什么落脚点会是自我呢?
人际关系是由人构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
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高效运作的有机生命体,那么每个人就是这个生命体的一个细胞。
- 每个细胞都有细胞膜。心理学上叫做“边界”。
细胞有了细胞膜,在保持个体细胞机能独立运转的同时,通过细胞膜与其他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配合。
人与人之间有了清晰的边界,维持好自我的独立,并尊重他人的独立,才能让关系变得简单愉悦。
- 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分工。心理学上叫做“课题分离”。
白细胞负责对抗细菌,红细胞负责搬运氧气,只有它们做好自己的工作,生命体才能正常运转。如果白细胞做了本来应该由红细胞完成的工作,这个机体就会生病。
如果自己的课题被他人干涉,或者妄自干涉他人的课题,都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危机。
所以,有了自我,才有所谓的人际关系。
察觉到自我的存在,找到自我的边界,明白自我的意义,发挥自我的能动性,才能解决人际关系的困惑。
所谓“被讨厌的勇气”就是在人际关系的万千评价当中,寻找真实自我的勇气。
一切只是开始
虽然遇到了许多困惑,但大可不必被“三十而立”这样的字眼吓到,“而立”不是瞬间,而是过程。
混乱并不可怕,它是变革的开始。
别忘了,三十而立后面还有一长串: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眼中的自我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道德原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潜心钻研阿德勒思想多年写下的这本书,值得反复细读。
混乱 → 顿悟 → 清晰 → 实践 → 再混乱 → 再顿悟 → 再清晰 → 再实践 ……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心灵也要在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地修炼,这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