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活在当下”?怎么做到?
大家好,又见面了!这篇锦囊,我们来讲讲什么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对我们的好处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到?
当你看见“活在当下”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可能是那首还珠格格的主题曲: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也可能是凯鲁亚克那句:“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有时候,“活在当下”似乎代表着一种快意恩仇式的享乐主义,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对“活在当下”的误解。
1、
什么是“活在当下”?
“当下”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关键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曾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在“当下”,“活在当下”,意味着我们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陷入对过去和对未来的回忆、忧虑中。
现代心理学对“活在当下”的理解来自于古老的佛教,佛教认为,活在当下的人是最幸福的,保持对现在的觉知,可以帮助你穿透幻象,认清实相,理解世界的本质。
活在当下的人更快乐,奇妙的是,心理学实验也认可这个结论。2010年,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心不在焉的大脑是不开心的大脑(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这项研究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2大事实:
首先,无论你在干什么,分心无处不在,你的注意力总是一不小心就会溜走;其次,分心的人,无论在想什么,都比专注的人更不快乐。
有的人可能认为,正是因为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太无聊或太痛苦,你才会选择分心,但科学家们发现并非如此,此刻的分心往往导致之后一段时间的不快乐。分心,是降低我们快乐体验的原因,而非结果。
当然了,分心的能力也是我们大脑进化后的产物,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进行多线程工作,并非是一无是处,但如果你想要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就要学会充分参与到当下的生活中去。
2、
如何做到“活在当下”?
刚刚我们说到了,无论你在干什么,分心无处不在,可能你在听这个音频的时候,已经分心过无数次了,不信?你能复述一下刚刚我讲了一个什么心理学实验吗?
我们无法阻止分心,但我们可以选择“看见”分心。分心的时候,不管什么念头,想法,情绪涌了上来,不要评判它,让它出现,让它慢慢消失,继续专注在你正在做的事上,无论这件事,是吃饭,睡觉,还是走路,工作。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意识到了,没有评判的,有意识的将注意带回到当下的训练,也被称为【正念】,像呼吸练习,身体扫描这类的冥想,都可以帮助锻炼我们“活在当下”的能力。
另一方面,除了练习“活在当下”,想要感到快乐和幸福,你也需要具备从美好时刻中汲取乐趣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有时候,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不直接来源于发生了什么事,而来源于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和看法,如果你在生活中持续感到消极,不快乐和沮丧,我们等会要介绍的这个小练习,可以帮助你提升幸福感,改善负面的情绪体验。
3、
一个让你变幸福的小练习
这个练习叫做感恩练习,为什么感恩练习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呢?
我们的大脑一刻不停的从所经历的事中学习新的经验,这些经验使我们有学习的能力,记忆的能力,和别人社交的能力,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大脑的活动是不断变化的,会为了适应当下的环境而改变,比如说,如果你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为了应对压力,大脑可能会开始变得很紧张,影响你的心情和身体健康。
你无法改变大脑,但可以利用它的这种特性,制造积极的,快乐的,美好的经历,让自己更加快乐和幸福。感恩练习,实际上就是有意识地让大脑每天都有几分钟沉浸在美好快乐的回忆中,沉浸在爱中,帮助你更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消极的人生体验。
练习很简单,每天抽5分钟,想一想,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让你的人生变得美好?这件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它满足了你的什么需求?最最重要的是,发生这件事,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这件美好的小事不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事,它可以是任何一件让你开心和舒服的小事,比如说:
和伴侣一起吃晚饭,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我感到温暖和疗愈,那个时刻,满足了我与伴侣交流的需求;
发生这件事,是因为我今天提前准备了晚饭。
你学会了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锦囊的全部内容啦,欢迎收听!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