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什么?心理学家们如何解读共情? | 心理词条
01
阐述定义
共情(empathy)又被译为同理心(empathy),一种内在体验,是指能够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处境,并对他人所经历的事物感同身受。
很多人会把共情和同情混淆,它们的区别是:
共情: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不会放弃和丢弃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对方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理解对方的各种情绪情感,并因此做出恰当的回应。
同情: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和经验来看待对方的问题,理解对方的感受,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转悠。
02
背景/来源
共情的概念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很多领域都有大量的研究。
在心理学上,共情这一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anson.Rogers)提出的,具备共情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咨询师更好的理解患者/来访者,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来访者缓解症状,而且还有助于大众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1、罗杰斯关于共情
罗杰斯认为理解来访者如何看待世界比理解现实世界更重要。
对共情的解释是“治疗师能够准确的觉察来访者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来访者。明白或察觉到来访者蕴含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在自己的世界,但是,又没有丧失'好像'的特质”。
罗杰斯提出这一共情理论是源于一个咨询个案——焦虑的妈妈。
当时,罗杰斯用经典精神分析与这位妈妈就孩子的一些症状进行咨询,他使尽浑身解数想要让这位妈妈意识到孩子的症状与她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但是结果并不起效,罗杰斯感到非常无力,咨询只能作罢。
这位妈妈离开时,突然转身询问罗杰斯是否接受成人咨询?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坐下来开始倾诉自己对婚姻的绝望,而罗杰斯就一直很专注的倾听,并时不时的回应,真正的治疗开始了,并且整个咨询非常见效。
罗杰斯开始总结和反思这一现象,他发现: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的伤痛在哪里,自己的问题关键是什么,哪些经验被压抑掉了。
换句话来说就是,真正的治疗并不在于治疗师需要多么理性的去分析和解释来访者的行为,而是中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真诚的去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体验来访者的情绪感受,陪伴、倾听并适时的给予回应,当来访者觉得不再是孤军奋战时,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2、科胡特关于共情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创立了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共情也成为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的核心概念。
科胡特也是因为一个咨询个案发展出了自己的共情理论。
当时,科胡特是用经典精神分析治疗来访者的,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很恼怒,并且在每次的咨询中都会指责他,而科胡特一度认为这是来自这位女来访者的阻抗,是需要面对、探讨和分析的,结果却导致来访者的强烈反抗,她认为自己没有被理解。
科胡特思考后,换了一种咨询方式,他不再像套公式似的解释和分析来访者的行为,而是倾听这位来访者,并适时的回应时,他惊讶的发现,这位女来访者不再反抗了,也跟他合作了。
科胡特针对这一现象总结和反思之后,他把这一理论引入了精神分析中,他认为共情是为来访者提供“矫正情感体验”,是治疗师对来访者情绪情感的接纳。
因为他意识到来访者对他的这些指责其实只是来访者想要展示的一个事实,即:她在婴幼儿时期,在与重要客体(母亲)共生时,母亲是”坏妈妈“,并没有给与她足够的回应和照料。所以,科胡特猜测,在咨询中,她试图通过一些行为,一些退行的行为向治疗师展示她的需要,她曾经没有被满足、曾经被伤害了的、曾经被压抑但没有消失的需要。
科胡特认为假如说这些需要被持续的阻止和压制,那么,长大后,自我结构就会受到损伤,自我会被分割成真自我——用真实的感受与自己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和假自我——顺从、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与自己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因此,科胡特认为,要避免使用任何让来访者听起来都像是批评和对立的言论。因为在婴幼儿时期,重要客体(母亲)缺乏共情,才会让来访者自我中的某些部分受到压抑。所以,在咨询中一定不能够再重复这一压抑过程,同时,治疗师需要创造一种治疗氛围(共情来访者),让来访者曾经被压抑的自我重新呈现出来、重新被接纳、并被整合。
03
相关科普
在日常生活中,共情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在心理咨询中,共情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的基础。
共情是”与生俱来“的吗?
如果是,后天环境中还需要再学习吗?
如果不是,后天环境中又该如何学习?
BBC的纪录片《宝贝的神奇世界》中,参与实验的婴幼儿都不到2岁,剑桥大学的Gabrielle McHarg教授通过观察婴幼儿对待“哭泣”的玩具”娃娃“的反应来研究婴幼儿的共情发展。
结果显示,共情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情绪有所反应,并表现出相对应的情绪,比如说:”娃娃“哭了,婴幼儿也会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情绪),但是,如何对他人的情感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还需要孩子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因为不同的孩子在同样的情境下即使有着相似的情绪感受,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做出的回应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知道,共情起源于母婴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期被重要客体(母亲)很好的照料,情感回应及时又充分,那么,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就会比较安全,在信任的安全的被爱滋养的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就会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
一个人的成长是终身的,即使在婴儿期,与母亲建立了不安全的亲密依恋关系,成年后,有意识的修正,也是可以提高共情能力的。
比如说:
①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学会关心、理解、包容他人;
②不同角度思考和看待他人和事物(不带评判、客观地);
③多去阅读一些心理学通俗类书籍,通过理解和代入,可以从书籍中获得更多的情绪情感体验。
04
个人见解
近几年,共情泛滥,我们也总是会把共情挂在嘴边,然而实际上,能够做到共情的又有多少人呢?
鲁迅在《小杂感》中写到,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夫妻俩哪有不吵架的,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别哭了;
别人考试都不紧张,就你紧张,谁让你平时不多用功?
我们以为我们感受到了对方的悲伤;我们以为我们感受到了对方的焦虑...
从表层看,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似乎是积极的,实际上我们却把自己的位置抬高了,我们好像很享受”助人“那一刻的快感,殊不知,我们根本就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去回应ta们的需要,或许,ta们只是想要一个温暖的抱抱;或许,一个认可支持的眼神就足够...
所以,正确的共情方式、恰当的共情表达在后天环境中是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的。
不恰当的共情,会让我们在试图理解别人的过程中很容易代入自己的视角和经历,让自己卷入情绪的暴风雨中无法抽离,还有可能”强加“给他人一些我们自以为他人需要的”善意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