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丨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困难与憧憬
作者:谢小明
来源:心理万事屋(ID:xzmpsychology)
最近政府出台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该方案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的重要一步。类似“抑郁症”、“心理健康”等词条也多次上微博热搜,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达到了新高度。
然而,就我的观察,目前普通民众获取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资源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
01
专业医疗资源紧张
在综合医院看病,大部分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这种窘境在大部分的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尤甚。
在知乎上“去心理科/精神科等看病是什么体验?”的问题中,有很多答主都在吐槽自己的就医体验。事实上,大多数人来到心理科时,往往是抱有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期望,希望医生能够倾听和运用专业知识解惑的。但更多人的体验是,医生只是简单问几句,然后做完测验后开药就把人打发走了,这种就医体验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
造成这种落差的,一方面是因为民众混淆了精神科医生跟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身份,前者更多是提供诊断和药物治疗,后者才是真正地提供咨询服务。另外一方面,患者多,医生少,难以有足够的精力与患者沟通也是不争的事实。
心理咨询在综合医院更是一个边缘性的业务。首先,它无法为医院带来较高的收益。尽管民大部分人会觉得心理咨询很贵,一小时就要好几百,但事实上,由于心理咨询的特殊性,一小时只能接待一位来访者,跟其他医疗项目比,收益的性价比并不高;而且,心理咨询在医学体系中往往不是很被认可和看重,这就导致了即使医院有精神心理科,心理咨询师的数量往往很少,而一个完整的个案往往需要8-12次,甚至是更长,有些访者往往需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安排上。
02
社会资源错位
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社会的心理咨询机构可能再适合不过了。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收费相差十分夸张,有的咨询师一小时是200块,而有的咨询师一小时却高达几千块,甚至1W+。
这很大原因是目前的心理咨询市场良莠不齐,普通民众难以辨识什么样的咨询师是有能力的,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是有用的。于是一些知名度高的大咖往往是重金难求,不仅收费贵,而且心理咨询的客源络绎不绝。但对于更大多数的社会机构和心理咨询师,却往往是门可罗雀,他们需要不断想方设法地赚钱,包括写文章推销自己,拉客源,经常是在生存的边缘线徘徊。
这种情况只有头部的心理机构获益,而大部分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难以持续,更难提供较为优质的心理服务资源,民众获取资源的难度也变得更高。
03
国家-社会-个人通力合作
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其目的,就在于解决公众获取心理服务资源困难的问题。为此,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
庆幸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在行动,早在2018年,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下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这意味着,在试点地区,人们遇到心理不适及情绪障碍时,有望在身边就享受到方便、可及的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而试点的方案一旦成熟,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行业学会也在抓紧建设行业标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大刀阔斧地废除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考试的同时,专业人才缺口大的问题短时间内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都值得继续探索。
除此之外,也已经有不少公益组织、企业自发地通过各种办法,解决心理服务行业的一些痛点。比如广州市的蓝信封志愿者组织,就通过鼓励大学生一对一地写信给山村留守儿童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后者的心理水平。此外,类似壹心理等“互联网+心理”的平台,通过视频咨询的方式,减少了因空间问题而无法获得心理咨询的困难。更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心理自助工具,比如国外的基于CBT-I(睡眠认知行为疗法)开发的针对失眠的app,国内许多的正念冥想训练的app等等。这些自助工具尽管不能代替咨询师的职责,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众获取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难度。
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所有人就近享受心理服务的目标正一步步靠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