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推荐《红书》 - 荣格手稿
【书本信息】
书名:红书
作者:荣格 / C. G. Jung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荣格手稿
原作名:LIBER NOVUS
【豆瓣评分】
9.1分 四星半指数
【一句话推荐】
这里记录了荣格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
【内容简介】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此手稿二百多页,为荣格亲笔所写,亲手所绘。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公开出版,原色原大,连污渍破损都清晰保留。虽然美国版定价高达195美元,德国版198欧元,英国版140英镑,法国版199欧元,但是荣格的手绘插图太过精美,大量与心理学无关的读者把它当作艺术品收藏,蜂拥抢购,导致该书数次脱销,甚至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美国出版商初见书稿即“魂飞魄散”,惊叹其“美得令人无法释手”。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作者简介】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金句】
人类就像植物那样生长,有些在明,有些在暗。有很多依赖的是黑暗,而不是光明。 上帝的形象有阴影,阴影就如它本身那样大。 我摘下成熟的果子给你们,而我并不知道我送给你们的、那既苦又甜的醉人浆液,在你们的口舌中会留下血腥的气味。 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成一团。
我感到他是我的一部分,是那个当我在黑暗里喂食毒药时,他停留在光里面成长的兄弟。知道这一点是好的,但你们在夜里,我们的兄弟站在光明的丰富里,然后他完成那伟大的功业,把狮子撕开,把恶龙杀死。然后他把强弓引向遥远的目标,直到他认识到那高挂的太阳,想要把它狩猎下来。但是当他发现这珍奇的猎物,对光明的渴求就在你的内在壮大了。你甩开束缚,攀登到光明上升的地方去,而你认为在东方可以喝到光明的泉源,找到长角的巨人,在他面前下跪。他的本质是盲目的、过度的欲望和暴风雨般的力量,我的本质是短视又狭隘、审慎又无力的。他富有我缺乏的,所以我不想放弃他这公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