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演讲时的恐惧?不会说话的幼童告诉我们答案
作者:李少加
来源: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
原文标题:夫唯不争
导读:
没有人真正被困难击败,他们只是被自己击败。
社会心理学家在美国高校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目中最恐惧的事情。结论,排行度最高的是——蹦极?不,仅排第二。
排第一的是,演讲。
我们别忘了,美国还是一个尤其重视自信和“孔雀开屏”文化的国家,他们尚且如此,可见面向公众的演讲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件多大的挑战。
现在把问题交给你:给你一次机会,完整的两周时间准备,在全公司一千人(假如)面前做个主题演讲(选个你最擅长的领域),你会挑战一下自己么?
你可以先认真的考虑下这个问题再往下看。
Photo by Ian Parker on Unsplash
事实上,但凡成年人都明白,生活总是喜欢毫无征兆的抛给你一个重大挑战,譬如说:
老板突然生病,要你替他做一次大型公开演讲(你从未演讲过);
你心仪的公司突然电话你明天面试,但你其实没有该岗位的工作经验;
战略级客户需挽救,只给你一天时间准备PPT第二天与其谈判(说服)他们;
公司触犯了公关危机,要你连夜发表公开声明(之前你未做过);
服务器不知原因崩溃,负责人不在现场,只能叫你紧急修复;
甚至,对没有写作经验的人,要求短时间内写篇严肃文章、制作个PPT可能都是一次重大挑战……
不难发现,这类挑战特征有三:突发、兹事体大、陌生领域(即你没法预估难度)。
就我观察,许多人面临这些未知困境时,反应如下:
首先,生理上,心脏剧烈跳动,腿软、手心出汗、脸色发青;
其次,寻找一切逃避的借口、手段,直至发现无路可逃;
再次,寻求一切可能的帮手、拿来即用的方案,直至发现唯有自己从零做起;
最后,无力感蔓延,精神几近崩溃,丧失基本的理智思考力……
为此,本来就时间紧迫,还要花大量时间调整这种“无力感”。
但是,任何人只要克服过一次(无论任何类型)“未知困境”,就能在心智的某个领域发生实质性突破(大家回想下自己第一次上台演讲之后的感觉就明白),更重要的是,你还能从中获得坦然接受挑战陌生领域的勇气和信心。
比起那些一次次面临挑战(机遇)而选择逃避的人,那些一次次选择迎难而上的你,将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将前者彻底甩开,生命体验也将更为丰韵。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或者说,多数人都没办法攻克那种面临跳伞、大场面演讲、危机公关的恐惧感。
其实,谁又何尝不想点燃生命的激情,挑战下自己的上限?
问题是,怎么突破这层心理障碍呢?
-01-
不会说话的幼童告诉我们答案
如果你去咨询积极心理学家,他们多半会建议你,多从生活中获得“处理陌生事项”的成功体验。
建议看似可行,实则是个废话。
因为我们每个人,打从娘胎起,到青春期这段时间,就体验过无数次“克服未知困境”的成功体验。
如果这个策略有效,那么人人都已经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了。
为什么说我们小时候就成功克服了大量“未知困境”?如果真是如此,那为什么这些“成功的体验跟勇气”却无法伴随多数人到成年期呢?
我们优裕的生存条件,掩盖了自然界的冷酷真相。
无论是来自哪个文化的语言,在形容童年时光时,我们都能看到诸如“无忧无虑”、“朝气蓬勃”、 “纯真幸福”……等字眼。
难道童年真就那么的人间四月天?
实不相瞒,如果把孩子们每天要面临的“挑战”跟他们能力的比值翻译成“成人版”,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跑个马拉松、明天来一次花式跳伞、后天来一场即兴跨年演讲。
不仅如此,就“挑战失败”的代价而言,成年人可能顶多就丢个脸,或者短暂的职业受点挫,损失点钱财罢了。
但对于儿童,一旦他们不能在社会规定的时间内达成“标准能力”,比如“社交能力”、“语言能力”以及义务教育要求的数字运算能力等等……轻则是生活中的一切夸赞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稍微严重一点则被贴上“心理障碍”的标签,更严重的索性直接被盖上“智障”、“缺陷儿”,甚至被遗弃也未必可知。
在童年嬉笑游戏的身影后,埋藏着一把淘汰之刃,对于落伍的孩子,它会毫不犹豫的挥刀……
你肯定会疑惑。
首先,孩子们天天都被一群人主子似的伺候着,不淘气捣乱就已经万幸,他们的生活里有何“重大挑战”可言?
我们会这么疑惑很正常,因为我们很难摆脱成年人的能力背景去“代入”孩子,就好像数学家看来,解个微积分跟“1+1=2”并没太多区别,但对我们多数人,显然看到高数就头痛——因为普通人不具备高等数学的能力基础——正如幼童不具备成年人灵活操控肌肉、协调动作的综合能力。
我们不妨站在走路都还颤悠悠的幼童视角看下,以“盖积木”这件“小事”为例:
任何成年人用积木盖个房子都不费吹灰之力,但对于未满周岁的幼童,我们不妨罗列下他仅有的几样“能力”:
测距:幼童视觉定位与实际距离的感知不准确;
操纵手臂运动:移动手臂的大量肌肉配合还不协调;
握力:手指对物体的触感、指纹摩擦力,该用多大力度抓起积木,幼童拿捏不准。
在这些“粗糙能力”的前提下,我们再看看,在一堆零散的积木块中,选取特定的积木盖个小房子难度有多大。整个过程描述起来很繁杂,我们就选取“盖屋顶”这个小细节,就得以一窥全貌:
首先,孩子要选取特定形状的“屋顶”,方的、圆柱的都不行,孩子怎么判断?唯有试错;
其次,孩子要用手指抓住“屋顶”的特定位置(位置没抓好会把下面的房架碰倒);
最后,孩子要控制他那还不成熟的手臂、手指肌肉握力,释放恰到好处的力度挪动、往下放“屋顶”,力气稍微小一点,“屋顶”就拿不稳掉下去,力气稍微大一点,“屋顶”在接触支撑的积木时就会把它们通通撞倒……
我们可以看到,光是盖房子的其中这么一个小环节,幼童可能要犯上几百上千次“错误”才能把这一系列动作训练熟悉(这些可都是生存最基础的能力),论难度系数,可完全不亚于职业跳水运动员10米跳台“向后屈体翻腾两周半接转体两周半”。
Photo by Oliver Sjöström on Unsplash
这还仅仅是“盖积木”,其他“解读社交信号”、“物体分类识别”、“语言应用”……每一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恐怕难度远超过我们学习相对论、量子力学。
现在,我们明白幼童天天嬉笑游戏的背后隐藏着多大的挑战,以及挑战失败后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了吧?我们别忘了那些“学的慢”的孩子的可能下场……
相比之下,我们在众人面前做个演讲难度有多大呢?起码你需要的基础能力绝大部分都掌握了!不过是重新组织一番罢了。
遗憾的是,儿童的记忆模块不太完善,以至于我们已经忘了当年每个人为何拥有攻克这一大堆“难关”的“特殊技巧”。
我们讨论幼童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他们,或者说曾经的我们,他们究竟依赖哪些重要的"精神技巧",进而能够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攻克一系列“重大的未知挑战”呢?
我们检视一番就能发现,这得益于幼童的三个显著特征:
心态方面,以挑战(认知陌生事物)代替恐惧感;
动机方面,“游戏”是目标,没有任何“功利”心;
状态方面,高度专注、能轻松进入“心流”状态(即沉醉而快乐的投入);
这么一总结对比,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多数成年人无法克服“未知困境”的原因,虽然我们相比童年时,各方面的能力确实增长千百倍,但我们恰恰消失了一种微妙的能力:
将恐惧转化成游戏的心态。
-02-
恐惧还是义愤,一念之间
这个转化其实并没有字面意思看上去那么大的差异。
鲁迅先生曾以尖锐的笔调描述过,强者愤怒,抽刀面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抽刀面向更弱者。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很多时候也就一念之间。
以脑科学的视角来看,愤怒与恐惧,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本能,由“爬行动物脑”掌控。愤怒为的是唤醒攻击行为,恐惧为的是唤醒逃跑行为。
这两个看似截然对立的情绪,其实它们底层共享着近乎一致的大部分“程序”:中断理智思考,释放大量能量,立即采取行动(攻击或逃跑)。它们就像是浴室的开水阀,稍微偏一边就是热水,偏向另一边就是冷水,就是这么微妙。
孩子们之所以能游戏人间,因为他们的开关总是偏向于“愤怒”,当然,愤怒未必总是体现出歇斯底里的打架骂人,“愤怒”多数时候体现出的是一种“挑战”,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而这种心态,用成年人的话来说,就是“游戏”。
讨论至此,我们要寻求的答案也越来越近了。
考虑到我们都是从幼童成长过来的,所以如果我们问“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就显得好像我们未曾拥有过这种特性一样,正确的问法是,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新特性”以至于覆盖住了这个闪光点?
直接原因是,进化的偏好。进化对我们的要求是,你能熟悉使用弓箭,跟着一群哥们去围猎就够了,不需要你为了狩猎去发明冲锋枪。对于成年人,需优先承担生活的重任、生儿育女,这才是天责。
所以,“基因钟”会在我们青春期之后,开始抑制我们的探索、贪玩(游戏)之心,让我们的心智往务实的方向发展。
或许你会担心,那是不是成年人很难再获得“持续突飞猛进”的心智“硬件”了?
这个想法多虑了,“进化法则”更像核心价值观,素来只是提提原则,让我们产生偏好,而不像法律一样发“禁令”。
尽管基因要求成年人“务实一点”,但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撑起游戏娱乐产业一片艳阳天的还不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可见人人都没有丧失一颗游戏之心。
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延续幼童那种“广泛的游戏之心”,反倒在那些真正需要你“游戏”的重大事项中退缩逃避,而在不太应该游戏的地方,却大把大把花时间精力呢?
-03-
超越心流,夫唯不争
我们不妨想想成年人比幼童额外多出来的概念——世俗的欲望。正是欲望催生的想象力唤醒了恐惧,取代了愤怒(挑战之心)。
欲望是一颗硬币,它的正面是对成功的期待,这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唤醒原始的攻击本能);背面是对失败后果的想象,这让人心生恐惧(唤醒逃跑本能)。
以一颗纯粹的游戏心态应对“未知困境”不仅能让你愉悦投入,同时还容易发挥出极致能力。我们说的“游戏心态”有何特点?不计个人得失、忘我投入、将自我融入到另一种价值结构中。
Photo by David Hofmann on Unsplash
此时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开香槟庆祝找到了答案——这不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概念么?其实,这种心境还比“心流”更高一个层级,毕竟,“心流”过于强调“自我为中心”了,它过于重视个人主义,而忽视了更宏大的价值。
比如,沉醉于网络游戏中也能唤醒心流状态,但事后却会让人精神萎靡,空虚避世,恰恰远离了应对现实中的“未知困境”所需要的精神状态。
如果你对老庄的道家思想有一定深度的了解,那么此时或许会想到道家的“无为”。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以前是这么理解这句话,一个人只要不参与争抢,天下人就没法跟他争抢了,类似阿Q精神。有点阅历了才知道,这句道家名言其实是指:一个人只有放弃求胜的欲望,把自我投身到更大的东西里,才能进入‘无为’境界。这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时候普天之下再也没人能够战胜你了。
是不是颇有点悖论的味道?如果你想要赢,一定要发自肺腑不在乎输赢。
但现实正是如此,各行各业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
体育领域,那些顶级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状态时,完全是处于“忘我投入”的状态,这时候,只要有一丝外部念头,比如想着要夺冠,就会影响发挥;
文娱领域,那些将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演员(比如87版红楼梦的林黛玉),他们就完全没有“讨好观众”的念头,一旦有了这种念头,就会显得既假且作(当代明星普通给人这种印象)
教育领域,那些最好的老师,全凭一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有哪个是冲着升官发财做校长去的?
商业领域,那些产品做的最好,服务做的最好的公司,比如复出苹果公司时期的乔布斯,正是因为他执着于“改变世界”(即投入到更宏大的价值体系中,更容易激发“无为”)不迎合消费者喜好,才能最终打造出卓越的产品。
顺带一提,乔布斯受日本禅学思想影响很大,而这又源于唐朝中土佛教,这一时期的佛教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合了老庄道家哲学。从这个角度讲,乔布斯的产品思想正是运用了“无为”。
甚至,在情感领域,想必很多人都苦恼过,为什么人总是容易吸引到“自己不太喜欢”的人,原因或许在于,当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人们情不自禁想要表现的更好(萌发欲望),反倒拘谨,而面对“无所谓”的人时,更容易激活“无为”状态,此时更加自然,富有魅力。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深刻揭示——如何坦然迎接那些“未知困境的挑战”了。
你需要的是“无为”。
-04-
启动“无为”的建议
具体如何落实呢?我可以给的建议有:
1.放下功利欲望
前面分析了,欲望就像放大镜,它既放大了人们对成功后“战利品”的贪婪,也放大了失败后“下场(代价)”的恐惧,这导致成年人偏好于避重就轻,喜欢熟悉的、容易的任务,对于“未知困境的挑战”自然是优先唤醒“恐惧情感”,让人“比赛还没开始,腿就已经软了”。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也很好理解,恐惧跟愤怒是一对“特性类同,方向相反”的力量:恐惧是调动一切心智潜意识思维远离(逃离)目标;而愤怒(挑战心态)则会调动一切力量接近(进攻)目标。
当我们欲望勃发时,会产生占用脑力资源的“意识”,这些意识像摄像头一样实时监控“潜意识”工作,动不动就干涉“潜意识”运作,极大阻碍大脑整体的运作成效。
这像极了一家本身运作状况良好的公司,偏要空降一些不懂装懂的领导,凡事都要体现下存在感、横插一脚,搞得员工士气低落,能不影响团队的业绩么。
所以,当你人生中那些事关重大、在你熟悉领域之外的“未知挑战”出现时,这通常意味着一次突破日常庸俗生活的机会,只要事件本身的性质是正向的(即有意义而不是作奸犯科),那么我们不妨先选择忽视结果,抱着一颗赤子之心,重在参与。
没有欲望自然就没有恐惧。
但如果我们想要将自身能力发挥到高水平,想要获得参与后的充实意义感、幸福感,那么,还需要一种心态来催生“无为”。
2.聚焦于(超越自我)外部价值体系
借鉴东方古代哲学研究家Edward Slingerland(美)的观点——我们唯有为更宏大的目标服务时才能诱发“无为”状态。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此处“宏大的事物”指的是“深层价值认可”,这与年幼时从父母长辈继承的价值观有关。
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只要做自己深度认同的事情,大都会义无反顾;而做自己不太认可的事情,你潜意识里有一部分心智能量一直在抵抗(捣乱),这导致你的大脑没法发挥全部效能。
譬如,让你做个专题演讲,如果你能意识到,你的输出很可能会彻底改变一些听众的人生轨道(现实真是如此),当你带着这种使命感去演讲时,不仅恐惧感、个人得失的念头烟消云散,在外人看来,你可能全身还笼罩着某种充溢着吸引力的“磁场”。
Photo by Stephen Leonardi on Unsplash
尾声: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越是兹事体大的事情,我们越需要周详规划,养兵千日。但命运显然不太喜欢按常理出牌,那些影响你生命的重大事件,何曾事先跟你打过一声招呼,“喂,我要来了,你赶紧做好准备。”
无论是严峻的危机、还是罕有的机遇,这些命运的转折点往往来的猝不及防且迷雾重重,而你往往只能以当下的能力、有限的时间,独自面对……然而,正如戴维·梭罗所言:
绝大多数人都在平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
当我们日后细细追思,或将恍然顿悟,这些让我们心生恐惧之事,不才是自己真正“活着”的证据么?
而我们唯有学着放下自己,把自己交付给更高的目的,学着不再以思考自己和自我保护为主时,我们才能在意识上真正经历了一次英雄式的转化。
作者简介:李少加,《进化式运营》作者,正常情况,每周一更,多数更新,并不正常。个人公众号: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
责任编辑:Spencer Kennjane
原作者名: 李少加
转载来源: 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
转载原标题: 夫唯不争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