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你的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心理咨询师版本)
作者:于晓雯
来源:微信公众号:于晓雯(ID:psyxiaowen)
01
一个悖论
每个岁末年初,大家都热衷于写下「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
不管是年终总结,还是新年计划,大家倾向写下的是:完成的目标、努力的行动、成长和成就、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只有「积极的行动和体验」才是有意义的,而「目标未完成」则是糟糕的、不值得记录的。
甚至还有很多人,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开始进入「自我否定」的模式。
所以岁末年初,好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制定目标来感受希望感,好像这样就足以有力量去面对那些令我们感到挫败和无能的部分。
其实这里有一个悖论,并不是只有「成就」和「成功」才是成长,更难的成长其实是发展「面对真实」和「接纳局限」的能力,因为“那些东西对我们而言是困难或者痛苦的”。
在精神分析殿堂里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拥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即培养且日益增强一种能够承认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的能力,也就是培养承认我们自己身上一些东西的能力。那些东西对我们而言是困难或者痛苦的。
这些无意识现象可能包括:脆弱感(精神代偿失调、破碎以及毁灭的风险)、空虚感(对羞耻的易感、对完美的渴望、对全能的幻想、对特殊性和特权的幻想)、矛盾感(愿望和抑制之间的张力、相互矛盾的情绪、或是追求相悖的目标)、道德缺陷(自我欺骗、伪善的诱惑、无视行为的不良后果)、或者性欲、贪婪、竞争以及攻击性……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Nancy McWilliams
02
有时「行动」也是一种防御
我们习惯用「行动」来建立希望感和确认自我价值感,也许「行动」不仅仅代表着完成目标的需要,这些行动化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去回避不舒服的体验、对抗那些挫败的、局限的、失落的、无能的、无助的感受。
有些「行动」是被认为普遍意义上的没有建设性的,比如吃东西、玩游戏、刷手机等等。
有些「行动」是普遍意义上有建设性的,比如完成目标、考上名校、挣了多少钱等等。
因为社会文化环境的「优绩主义」氛围,会过于强调「努力就有一切」、「更赚钱的offer」、「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把这些作为衡量一个人的绝对标准,但这里会有一个问题。
自尊稳固的人,他们不需要通过「做什么」来维持自己有价值的感受,他们行动是因为热爱。
自尊不稳固的人,在内心往往觉得自己是非常糟糕和一无是处的,他们往往需要不停地追寻和完成一个个目标,一旦停下来就会感到恐慌和焦虑。
问题不是「不努力」、「不行动」,问题是「挫败、局限、脆弱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我不能持续完成目标、取得成就,我就感觉自己是糟糕的。
03
负面感受会带来什么
或许你会困惑和怀疑,这些挫败的、脆弱的负面感受会带来什么呢,这些感受只会让我更难受、更没有行动力,这些感受是有意义的吗?
当然。
第一,因为就算一个人不去接触这些负面感受,这些感受也并不会消失,而是在后台运作,仍然以隐秘的方式影响着一个人。
一个人感觉自己是糟糕的,内在会有一种很强烈的羞耻感,这些羞耻感是非常有破坏性的,破坏关系、破坏自己的内在世界。
这时候的内在体验,就像是一片破碎的废墟,要么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要么觉得自己不配活着,对自己有极大的恨意,对自己不满意,也很难对外部世界满意。
第二,体验无能感、无助感,并且能够耐受这些感受,才会发展出真正的希望感。
心理咨询师是如何能够帮助低自尊的来访者的?
理论和概念化的理解是没什么用的,心理咨询师只有对自己的羞耻感有了非常多的了解和体验,能跟自己的羞耻感待在一起之后,才有了功能和空间,跟来访者的羞耻感待在一起。
当咨询师感受到无能感和无助感的时候,能够承受住、而不被这些负面感受所压倒,带着这些无助感跟来访者工作,来访者才会发展出希望感。
怎么理解这个部分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如何提高成绩。提高成绩的前提是,承认自己有的知识点是欠缺的,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如果一个学生把「自己有知识点没有掌握」感受为「我是糟糕的」、「我是无能的」,那可能ta可能会通过假装自己都会、不去努力学习以暴露自己的问题等等方式,来回避这些糟糕的感觉。
因此,接受自己的局限,反而是内在更有力量的表现。
允许自己体验到脆弱、无助、无能、挫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04
心理咨询师版本:年终总结
我的今年体验了一些负面感受吗?我是怎样跟这些感受相处的?
如果我没有做到一件事/一个行动,我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但不认为是自己的糟糕吗?我能理解现在的不能吗?
我有哪些「失败」的体验?这给我带来的经验和体验是什么?
我今年还解锁了哪些新体验?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
这些都是不容易的问题,能够允许自己接触到这些感受,真的是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我还没有写完,但时间要过2024年0点了,我允许自己没写完,接受自己的局限。与此同时,2025年最后一天我会早点儿写,给自己留更充分的空间。
愿我们的2025年有更多的自我允许和体验!
新年快乐!
作者简介:于晓雯。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于晓雯(ID:psyxiaowen),心理咨询师,新东方家庭教育讲师,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心理咨询硕士在读。邮箱:yuxiaowen.psy@qq.com
互动时间
咨询师朋友们,今年你解锁了哪些新体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原作者名: 于晓雯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于晓雯(ID:psyxiaowen)
原文标题 写下你的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心理咨询师版本)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