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班味,从学会正确摸鱼开始(老板不可见)
作者:小米粥
来源:微信公众号:鲸鱼茶话会(ID:yixinlidola)
今天来聊聊“班味”。
什么是“班味”?
我们知道,味道,是一个名词。而“班味”,却是一个形容词。
当你染上“班味”,意味着疲劳、困倦、生无可恋、丧失活力……一切你能想到的负面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满身班味儿的打工人。
2022年8月,巴黎 Pitié-Salpêtrière 医院、巴黎大脑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
当高强度的认知工作持续数小时,会导致潜在的有毒副产物在大脑前额叶皮层积聚。
所以……我是上班上到“中毒”了啊!
01
打工人自测:你的“班味”浓度是?
作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人,检测“班味”浓度十分必要,这是判断你上班“中毒”深浅的重要指征。
⭐轻度:主要体现在外表,着装邋遢、脸色蜡黄、眼神空洞
在办公室,扫一眼就能区分职场新人与前辈。
新人或许还有心情研究“美拉德”“多巴胺”“莫兰迪”穿搭……而苦于上班的老前(you)辈(tiao)们则有自己的“工服”:
大T恤运动裤洞洞鞋,头上顶着一个鲨鱼夹,脸色蜡黄、眼神空洞,像被吸干阳气。
俗话说得好,班味就像爱情,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中度:入侵精神,疲惫、易怒、情绪不稳定
一个班味缠身的人,就是一座沉默的活火山。
工作出了纰漏,同事只会甩锅;和领导沟通问题,却发现他听不懂人话;累了一天只想快点下班,还被老板抓去听“画饼”大会……
回到家躺下,疲惫得什么都不想做。遇到一点不顺心,也会被千百倍放大。所以,打工人为什么情绪不稳定?别问,问就是上班上的。
⭐⭐⭐⭐⭐重度:“天人合一”,工作与生活浑然一体
包括但不限于:
除了字里行间的流露,重度“班味”还会像一抹阴魂不散的幽灵,在每个快乐的休息时刻冒出来。
想象一下,你正看着电视,突然想到周一要交的方案只写了20字;或者正逛着街,脑子里突然浮现一个棘手的工作难题……那种心里“咯噔”一下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上的一项研究,将这种突然出现的不快想法称为“侵入性思想”,研究发现侵入性思想的自发激活会阻碍人们的享乐,而享乐受阻则会明显降低个体当下的幸福感。
天啊!“班味”过浓,会降低我们的幸福感!
02
到底怎么沾上的班味啊啊啊
要想弄清楚怎么洗掉“班味”,我们得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班味”呢?
可能你会想,上班就有班味啊!话是这么说,但不同类型的班,也会影响我们班味的浓度。
在医疗领域,有学者提出了“需求-控制-支持”模型来解释这种“被工作榨干”的感觉:工作的压力和工作需求成正比,和决策自由度成反比。
也就是说,工作时感觉越机械和“被动”,越容易产生焦虑和压力。
除了工作内容本身,还有一项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付出——情绪劳动。
曾经我以为,工作就是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但真实的职场,根本没有这么简单!
明明气到要发疯,还得对着领导和同事强颜欢笑;面对不合理的要求,内心疯狂拒绝但表面平静接受;感觉要累瘫了,灵魂已经出走而肉体还在原位机械打工……
你,我,每个被班味浸染的疲惫打工人,每时每刻都戴着面具在进行情绪劳动。
这样一天下来,回想工作似乎中规中矩,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可就是有强烈的疲惫感,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恭喜你,你的班味又双叒加重了一点。
03
救命!我想洗掉班味
要想洗掉班味,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辞职。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辞职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还是太大了。所谓“天天想辞职,月月拿全勤”,形容的就是我们这种身不由己的打工人?
不过,好消息是,不辞职也能清洗班味的方法,还是有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小tips。
方法1:物理逃离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公司,有一种奇妙的魔力。
只要一踏进这里,你就开始胸闷气短、头晕犯困、浑身疲惫……
既然上班时间无法选择,我们可以在休息时间或者下班之后试试“短逃离”——在短时间内,尽量不远离日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活动模式、环境,达到快速放松、恢复精神的一种休息方式。
比如:
午休时出去外面散散步,寻找附近的公园,甚至是绿化带也行,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抬头看看蓝天;
开车上班的,还可以沉浸式宅车,即便只是十几二十分钟,听听音乐,读几页书,闭目养神;
下班后约上三两好友吃饭小酌,一定别选公司附近,找个平时不常去的地方,给身心一些新鲜的体验……
短逃离的疗效主要来自“反差感”:
通过刻意离开原本的环境,创造与日常明显不同的体验,给心灵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这样能帮助我们暂时脱离焦虑和压力,收获精神上的放松与恢复。
方法2:心理逃离
好不容易下班,躺在床上一直刷手机,你以为自己在休息,但却觉得更累了。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休息也讲究方法。我们可以参考Newman 等心理学家提出的 DRAMMA 框架,他们将恢复体验分为6类,而其中最能决定休息恢复质量的是「超脱」——
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作「心理分离(psychological detachment)」的状态,它指的是:
当你的身体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你的思维也需要脱离工作状态。
有时候,你会发现大脑不受自己控制。躺着刷手机,脑子里还一直蹦出各种工作信息。要想对抗“工作脑”,我们需要一些高沉浸度、存在正反馈的活动。
比如,我自己很喜欢周末在家做饭。从思考菜式,挑选肉菜,到处理食材,腌制、下锅、翻炒,厨房里慢慢飘出食物香味的时刻真的非常治愈。而且做饭的过程需要全神贯注,脑子不自觉就放空了,很多乱糟糟的想法也自然离去。
身边有个朋友很喜欢绿植。她家里的小阳台排布着几十种植物,谈起这些小生物时如数家珍,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看着它们成长、抽芽、发出新叶,本身就是很快乐的过程。每天回家一到阳台,看到满目青翠,瞬间觉得眼睛到心灵都被治愈了。
阅读一些历史文学类书籍、关掉手机看一场沉浸的电影、去动物园看毛茸茸的小动物……这些事不仅能够帮助转移注意力,也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方法3:适度“摸鱼”(此条屏蔽老板)
是的你没看错,适度摸鱼本身就是一种合理且必要的行为。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发表在《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的短暂喘息,可以有效缓解工作疲惫感。
太好了!鼓励自己摸鱼的理由又增加了!
那么,哪种短暂休息对缓解疲劳最有效呢?
研究人员招募了 86 名韩国上班族,研究了他们在工作日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微休息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对 Ta 们产生的影响。
结果发现:
✔️放松类与社交类的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缓解疲惫感
⭕营养摄入类的活动,对人们缓解疲惫感没有帮助
❌认知类的活动,反而增加了工作时的疲惫感
也就是说,上班期间起来走走、伸展肢体、听听音乐、看看窗外,或者跟朋友发发微信,和同事闲聊几句,都可以帮助你减轻疲劳感。
而吃零食、喝奶茶则没什么明显作用,看书、刷手机、计划下班之后的活动等,还会增加你的疲劳感。
好啦,今天的分享差不多就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其他洗掉班味的小妙招,欢迎来评论区一起探讨~
-END-
作者简介:小米粥,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鲸鱼茶话会(ID:yixinlidola),“壹心理” 旗下一条爱好心理学的小鲸鱼。来了就坐下喝杯茶,一起聊聊心理学吧~
互动时间
面对浓浓的班味,你有什么摸鱼的好方法分享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今日福利
今日份去除班味小技巧~读书、读心理学书、读心理学好书,能让我们体会到沉浸式心流的愉悦,既放松身心,还能学到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
如果担心读不懂,你可以试试听大咖老师解读,把书里最精华的部分掰开揉碎讲给你听,还会穿插小故事小案例,相信你一定能够获益良多~
点击下图,马上0元领取~
听李孟潮老师讲解荣格经典巨著《红书》↓
原作者名: 小米粥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鲸鱼茶话会(ID:yixinlidola)
原文标题 告别班味,从学会正确摸鱼开始(老板不可见)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