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得好不好,看你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了(一般错不了)
作者:芒来小姐
编辑:一颗多肉、笛子
图源:网络、unsplash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最近的一个热词:聊缩力——指一种让对话变得枯燥乏味的能力。
比如,无论一方多有梗、多热情地聊天,另一方只会回“哈哈”,或者发个“捂脸”表情包。
“聊缩力”高的人,又被称为人机、复读机、对话刺客、话题终结者。
生活中遇到这类人时,确实会感觉很扫兴,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但我发现自己和身边的人,不知何时竟也慢慢变成了“不会聊天的人”。
比如,无论是和熟人聊天,还是在网上,话越来越少;
别人和自己分享事情,不是故意不回应,就是不知道该回些什么,或者没有精力去深入聊天。
我意识到,原来自己正在一点点丧失表达欲。
网友@小文刀吃了啥 发表的帖子《成年人的痛苦,是从失去表达欲开始的》,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强烈共鸣:
“上学那会儿,写东西对我来说就像是喝水一样自然。
我记录春天的花,夏天的第一口西瓜,秋天的落叶以及冬天的雪。
我说,文字是自我表达的出口,有了文字,我就永远站在光里。
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丧失表达欲。
但看着自己干巴巴的语言,有些难过,上天好像正在收走我为数不多的天赋。”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小文刀吃了啥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聊缩力”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虽然有时候我们确实不想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长期这样,又觉得好像和外界失去了情感连接,内心感到空落落的,仿佛过上了一种“无感知”的生活。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到你——
去找回那个对世界充满热情的自己,找回自己的“聊张力”。
01
当代年轻人的“聊缩力”
《生活大爆炸》中有一个片段,是佩妮和大家聊自己的感情经历:“我和那个混蛋同居了4年,都和我的高中生涯一样长了。”
谢尔顿的关注点却是:“你花了4年才读完高中?”
佩妮继续倾诉自己的痛苦:“我恨透了他的谎言和不忠,但我还是爱他,你说我是不是疯了?”
谢尔顿又说:“你确实是。”
恐怕没有比这更扫兴的对话了吧?
谢尔顿和我们很多人一样:虽然尽力做到“事事有回应”,但其实“聊缩力”十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愿意回复就已经算重视对方了,但在聊天这件事上,每个人的喜恶真的不一样。
不同人“聊缩力”的形成,可能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有自己独特的、喜欢的聊天领域。
有人喜欢安静,心思敏感、谨言慎行,不愿意把生活展现给陌生人看,更愿意和熟悉的人做深刻的思想碰撞。
就像我有一位朋友小A,当大家因为某个八卦笑得很开心时,她毫无反应;
但当我们聊一些有深度的话题时,她就会打开话匣子,每个观点都表达得很清晰,逻辑缜密。
心理师郭召良在《认知行为疗法进阶》一书中提到:
人的先天气质和早期环境交互作用,导致儿童学会了不同的“图式”(人的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话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它会在人的一生中被广泛、反复使用。
比如,习惯默默观察周围的儿童,神经活动比较安静,从小到大,在浅层对话中都会表现得比较“冷漠”;
但到了深层对话的领域,TA们的表达也可以酣畅淋漓、鞭辟入里。
所以有些人表现出“聊缩力”,也可能纯粹是因为聊的不是TA感兴趣的话题。
2、出于很强的自我防御机制。
尬聊,有时源自对环境的警惕和不安。
做过心理咨询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咨询师会邀请你做很多表达,有时这让你感到紧张,因为你“不知道该说什么、又必须说点什么”;
但有时,你又很愿意表达,滔滔不绝。看起来,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情;
但其实,这出于一个人的自我防御机制。
当我们对环境感到强烈的不安,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被审判和评价,害怕自己说的话引不起别人的兴趣。
意识到有个人在等着自己开口说话,需要暴露自我,就会感到焦躁不安,想要回避。
3、压力超载,失去表达欲。
这是最普遍的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况:
工作一天回到家,躺在沙发上什么也不想干,这时朋友发来消息,跟你分享有趣的事;而你的脑子像是一团浆糊,实在没有心情搭理,只回了一个“6”。
一项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在经历创伤或严重压力后,一些人会发展成“慢性压力”。
持久的慢性压力,会侵蚀我们的能量,不但让人持续感到疲惫内耗,丧失交流欲,还会增加患上抑郁和焦虑症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不想和任何人交流,没有表达和倾听的欲望,那就要注意自己是否陷入压力过载的情况。
停下来好好关心一下自己,允许自己在人际关系上适度地“冷漠”,好好休息和娱乐。
02
“聊缩力”越来越严重
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詹姆斯·彭尼贝克认为:“用语言来解释某个现象,会改变它在我们的头脑中所呈现和被理解的方式。”
比如,心里揣着一件想不通的事,通过反复表达和澄清,可以好好帮你梳理思绪。
如果有个人愿意不厌其烦地听你说下去,就更好了。这在心理咨询里,是一项叫做“澄清命题”的技术。
它主要是指,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想法和行为等内容。
当来访者的表达模糊、混乱或者存在歧义时,咨询师通过提问、反馈等方式,帮助来访者把问题或内容讲得更明白。
例如:
来访者说:“我感觉很不好,身边的人都很讨厌我。”
咨询师可以通过澄清技术问:“你说身边的人都很讨厌你,是指你的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呢?可以具体和我讲讲有哪些行为让你有这种感觉吗?”
当我们不再愿意反复表达,就意味着内心的卡点失去了被看见和被疗愈的机会。
心理学家达里安·利德深入探讨了压抑表达和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他提到:
如果一个心脏病患者总是体验到消极情绪,倾向于压抑“自我表达”,那么他在修复手术后9个月出现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是其他人的整整5倍。
除了健康问题,压抑表达欲带来的“社会性抑制”,也会使得一个人的回避倾向越来越严重。
一开始或许只是不想表达,后来随着表达完全消失,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不想见陌生人、不想社交、不想接电话、不想外出……
最终变成习惯独自承受负面情绪,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没有语言来形容感受,就等于没有产生过这种感受,这就是述情障碍者的困境。”
也就是说:你并不是没有情绪和感受,而是不会表达,尤其无法准确表达清楚自身的需求。
情绪需要通过表达才能释放出去,然后被看见。
而当我们不再表达自己,也就失去了很多看见自己、了解自己、治愈自己的机会。
03
我们该如何
培养自己的“聊张力”?
“聊张力”,是对应“聊缩力”而言的,指的是很会表达自己、很会和人聊天。
虽然我们都有不想说话的时候,但大多数情况下,人还是有交流的需求,会想要通过向外表达和获得反馈来汲取能量,去证明自己有在好好生活。
所以,“聊缩力”的出现或许是在警醒我们:
感到状态不对的时候,一定要拉自己一把。
就像网友@张安文 在这篇帖子里提到的:“趁我还鲜活,不允许任何人熄灭我。”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张安文
我们可以通过看见那些自己渴望拥有的东西,去看见自己的表达欲。
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里,藏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一书中提到:自由表达,可以被视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先决条件。
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自我实现。
简单来说就是:自由表达是找回表达欲的前提。
怎么训练自由表达的能力呢?
首先,你可以通过好奇和想象,来激发自己的表达欲。
比如,我们在街上看见一样喜欢的东西,想象一下自己拥有它会是什么样子。
在这个过程中,表达欲就被激活了。
这样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也可以是花花草草、颜色、气味、猫猫、狗狗。比如:
“这个颜色好特别,如果穿在我身上,会不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气质?”
“这只猫咪真可爱,我也好想做一只猫,每天都很慵懒,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总之,就是日常生活里看到什么,尽量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人会一点一点找回表达欲。
其次,你可以通过写作或写日记的方式,去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
想到什么写什么,比如发生在身边的事,从某处看到的一个观点,学到很有用的方法等等。
你越写就越想不断写下去,为了写就会看很多文章,问很多人,吸收和输出很多内容。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慢慢提升了。
你越不表达,就越会失去表达欲。相反,你越表达就越有表达欲,而写字、聊天,都是非常好的练习表达的方式。
而且,在你感到生活被卡住,找不到任何意义时,你记录下来的文字,会帮助你发现日常中一些微小的闪光点,成为自己在黑暗中继续前行的证据。
就像前面提到的博主说的:“文字是自我表达的出口,有了文字,我就永远站在光里。”
最后,培养分享欲。
针对某个特别喜欢的东西表达分享,这份分享的喜悦,会让我们觉得“原来聊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进而更乐于与人交流。
这无关话术、情商和性格的好坏。
如果对方恰好也喜欢你分享的东西,那就庆幸自己找到了同频的人。
但如果对方不喜欢,那就继续寻找其他同频的人,没人规定你一定要讨所有人喜欢,一定会和所有人完美契合。
同样的,好的聊天不在于“事事有回应”。关键在于,聊天时多考虑自己的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在聊天时自由表达,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合适,怕扫对方的兴。
但其实,清楚地明确自己想聊什么、不想聊什么,也是一种珍贵的能力。
将那些你喜欢聊的人和事留下来,不喜欢的过滤掉。
最终,你会留下最适合自己的、最舒服的方式,也就不再恐惧表达了。
04
写在最后
最后,如果你仍然不想表达,也不必勉强自己。
在很累很累的时候,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
你也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感受,拒绝回应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
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要独自沉溺在黑暗中,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感知力。允许自己去感受、去表达,去发疯、去撒野。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获得一些力量。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