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是一门功课,而我们总是不及格
作者:Mindfront
来源:微信公众号:曼朗mindfront(ID:mindfront)
写在前面:
12月4日,台湾知名作家琼瑶离世,她以一封遗书、一段视频与这个世界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雪花翩然落地」,这是琼瑶对于死亡最喜欢的说法。
她的离去,如同一片轻柔的雪花,悄然融入大地,却在人们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那封遗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她对生命的释然,更是对世间真情的深深眷恋。视频里,她的目光温柔而坚定,仿佛在诉说着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爱与不舍。
01
告别:一堂人生必修课
琼瑶离世引发讨论的涟漪,有的人认为她是「轻生」,而有的则认为她「轻死」,甚至引发了关于“尊严死”(Death with Dignity)的广泛讨论。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琼瑶是否经历了理想中的“尊严死”,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在离世前以从容的态度与世界做了告别。
她提前书写的遗愿、温柔而坚定的告别视频,都展现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掌控,也向我们展示了在死亡面前,如何有尊严地与亲友道别。
其实,琼瑶早在7年前就公开过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信中表示当她不治、昏迷、失智时,不希望他们用任何方式延长她自己的生命,希望所有她爱的人都能笑着送她远行。
可以说,琼瑶没有让死亡带走她的尊严,而是让死亡成为她生命传奇的一部分。与她的生命故事、她与亲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一起,构成了人生故事的最终章。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能像琼瑶女士那般从容告别。
当身边的人临近生命终点,我们总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安慰自己时间也许还足够,也期待着奇迹的降临,把”再见“以及其它一些藏在心中的话安排到以后再说。
可人生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下一次”。
当我们蓦然惊觉已然没有时间去道出那句“再见”时,而那些深藏心底的未竟之言,最终也会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心头,成为我们永远无法释怀的伤痛。
告别作为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每个人终将迎来自己的“期终考试”。
02
无法面对死亡的我们
面对死亡,坦然便是我们抵御攻击、减轻伤亡的有力武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难以做到这一点。既有我们个人的因素,也有文化观念的束缚以及社会教育体系的缺失。
在生活中,死亡常常是一个无法直视的禁忌话题。
我们不愿谈论它,甚至回避一切与死亡相关的情境。人们似乎普遍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或者会加重悲伤的情绪。
然而,这种回避不仅使我们难以接受死亡的必然性,也让我们失去了应有的告别方式。我们不懂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更不知道如何体体面面地告别。
而且,儒家思想强调孝道,主张“事死如事生”,人们对长辈的生命延续有着深厚的期待。这种观念固然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与关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们在面对无法逆转的死亡时,更加难以接受和释怀。
我们过度追求生命的延续,却忽视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亲人最真挚的陪伴和最深情的告别。
直面死亡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更倾向于回避与逝者的深度交流。这种回避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死亡焦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死亡焦虑是人类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当它被强烈触发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防御机制来减轻痛苦。害怕面对死亡所带来的痛苦和悲伤,害怕触及内心深处那些难以承受的情感,所以选择逃避与逝者的深度交流。
它也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
在心理学中,对未知的恐惧往往比已知的困难更令人畏惧。不知道如何开启这样沉重而敏感的话题,担心说错话或者无法给予恰当的安慰。
于是,在应该倾诉和倾听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退缩,错过了与逝者进行心灵对话的宝贵机会。
这种倾向不仅让生者在失去亲人后留下更多的遗憾,也阻碍了我们在面对死亡时实现真正的心灵成长和情感释放。
而且,长期压抑对死亡的思考和情感交流,可能会加重死亡焦虑,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使我们在未来面对类似情境时更加难以应对。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死亡教育几乎是空白,很多人从小就没有机会接受过关于死亡的相关概念。
因此当面对亲人离世时,大多数人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逝者告别,在离别时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也不具备应对哀伤的技巧。
更严重的后果是,死亡在许多人心中成为了一个无法触及的“禁区”,他们对死亡的理解浅显且模糊,常常无法理性地面对生命的终结。死亡教育的缺失,不仅让我们在面对亲人的告别时缺乏准备,也让我们在与生命和解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成长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死亡,或许我们会更加珍惜每一次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学会如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彼此一个温暖的告别。
死亡并不是生活的敌人,它是生命的一部分,面对它,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告别,更要学会如何珍惜每一次相遇。
03
学会说再见
因为不懂得好好告别,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这也加重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与悲痛的压抑。不仅会延长我们哀伤的过程,长期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人生这场学业里,面对死亡带来的期末考试,想分享一点小小的课程笔记。
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CBT)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参考。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调整。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接受离别,也能帮助我们在哀悼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1、认知重构
在面对亲人离世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不合理的想法。比如,“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再也快乐不起来了”等等。
这些想法会让我们陷入悲伤和痛苦中无法自拔。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辨别这些消极的想法,并用理性的思维去替代它们。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虽然亲人已经离世了,但他们的精神和爱永远留在我心中。”或者“我可以通过回忆与他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找到快乐。”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减少悲伤和痛苦。
2、情绪调节
哀悼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包括悲伤、愤怒、内疚等多种情绪。不要试图压抑这些感受,悲伤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允许自己流泪和感伤,通过一些健康的方式释放悲伤。
当哀伤过于深重时,我们就要试着转换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冥想、书写等方式,记录下自己对逝者的回忆与感受。这种过程既是一种情感宣泄,也能帮助整理内心的混乱。也可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以获得专业的帮助。
3、积极行动
适当进行一些日常的活动与社交,可以更好地适应丧亲后的生活变化,并逐渐走出哀伤阴影。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来结交新朋友。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社交圈子,找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我们可以尝试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来延续爱与希望。通过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新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感。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还可以让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我们还可以尝试完成逝者未完成的心愿来寄托哀思和敬意。比如为逝者写一篇传记、捐赠一笔善款、种植一棵树等等。这些行为可以让我们与逝者保持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和纽带,让我们在回忆中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和爱。
面对离别,我们不必逃避。我们只需要认识到:爱与记忆能够模糊生死的界限,使人与逝者的关系得以延续。
琼瑶的离世,并不是她生命故事的结束。她留下的作品、思想和生活态度,依然在生者的世界中发挥着影响,继续为我们提供启示和力量。
正如丧失研究专家Hall(2016)所说,死亡结束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而非两个人的关系。尽管逝者离开了我们,他们却也留给我们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这种情感纽带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一直会陪伴我们很久很久。
References:
Bradley-Geist, J. C., & Olson-Buchanan, J. B. (2014). Helicopter parents: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over-parenting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Training.
Marcia, J. E. (2002). Identity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Ident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 2(1), 7-28.
作者简介:Mindfront,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曼朗mindfront(ID:mindfront),曼朗医疗(mindfront)是绿叶医疗集团旗下专注精神心理健康的服务品牌,依托绿叶医疗在澳拥有的18家精神心理专科机构的临床服务产品和运营体系,目前在国内核心城市开设了7家心理医疗机构,打造适合中国人群的个性化精神心理整合循证治疗体系。
互动时间
琼瑶奶奶的离去,唤起了我们过去的回忆。你又准备怎么向逝去的青春告别呢?欢迎读者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