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间无游戏》| 你以为是“双向救赎”,其实是“心理游戏”
作者:扬仔激情码字ing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风十日放灯时(ID:gh_80c426d9baf0)
01
我曾经有一个很喜欢抱怨还“不听劝”的朋友,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小到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不小心上错菜,大到一场非常重要的面试失败,他总是能找到突破口喋喋不休地抱怨几个小时,并且主题出奇的一致——所有让我觉得不顺利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不够好”。
服务员上错菜,他觉得是自己那天穿的太普通让别人忽视他,如果他光鲜亮丽一点,服务员绝对不会忽视他。为什么他不够光鲜?都是小时候爸妈太忙没有好好培养他的审美,以此能延伸出八千字自我攻击的内容。
这个时候如果你劝说他,服务员可能只是太忙了没注意到,而且你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不堪的话
——那么重轴戏才开始,接下来,他会以n²为单位寻找自己的缺点来证明“他就是自己说的那么不堪”,等你精疲力尽说:“好吧如果你这么想我也没办法了”。
他又会气急败坏,觉得原来你也觉得他是个不堪的家伙。
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有种进退维谷、身心俱疲的感觉。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秋招快结束了他一个offer也没拿到,另一个朋友听说后想给他介绍自己看到的工作,于是我们三人发生了大体如下的对话:
他:我觉得我就是个失败者,秋招到现在我还没找到过工作,都怪我太普通了,这都是我活该的。
另一个朋友:别那么想自己,谁在这个时候不容易。我那天看到一个很适合咱们专业的职位,薪资也还可以,如果你想我们可以一起投简历试试?
他:你根本不懂我的意思,而且我之前也投过很多简历,根本没有人回应,不会有公司想要一个loser。
朋友:试试吧,万一呢,何况你的能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之前岗位和专业不匹配被刷很正常,这个很匹配的。
我:是啊,你不要总是妄自菲薄啊。
他(开始发脾气):那只是你们自以为是,我根本没你们想的那么厉害,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难道你们觉得自己很懂我?少在这里假惺惺的,我看你们就是看不起我!
朋友:不是的,你别误会。我们就是想帮你......
最后这件事的结局是,我和朋友为自己“好心的帮助”向他道歉,并灰溜溜的离开了他家。
我开始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俩好心好意帮他,为什么最后却成了需要和他道歉的人。
02
后来我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被“拯救”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拯救别人。
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天生喜欢扮演“受害者”,他们喜欢向所有人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以此来吸引“热心肠”的人去扮演拯救他的人,但是当“拯救者”真的出现在他面前,他又拒绝帮助,甚至会把“拯救者”的好意曲解成对自己的“嘲讽”以此来强化自己“受害者”的这层身份。
他们好像活在自己剧场里的npc,不论舞台上在上演什么剧目,他们只需要待在那里,沉湎在自己的负面情绪里扮演一个柔弱的可怜人,当有同理心强的人注意到他们,就会被吸引进剧本里和他们一起表演。
最开始,帮助者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另一个人拉出泥潭,但很快他会发现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的,对方好像在泥坑里生根了。
而更糟糕的是助人者不断地尝试往往会激怒这些“可怜人”,他们会觉得你所谓的好意是在攻击他们,于是一个企图拯救或帮助他们的人一下子又变成了迫害他们的人(就像那个人觉得为他提供工作机会的人是看不起他)。
一旦被这套逻辑带着走,最后我们就只能和他道歉或者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03
类似的事情在现实里屡见不鲜,甚至有时候在我自己身上也会发生。而在人际沟通心理学领域,这被描述为“心理游戏”。
人们的活动总是活在规则的限制里,在公共场合我们有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与朋友相处有相应的规则,甚至在家庭中每个人也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按一定照规则行事,这些规则往往是人类社会经过进化后才形成的,目的是让人类社会能够延续下去,更带有集体的色彩。
而“心理游戏”也是这样一种有规则,只不过这种规则更具个人色彩。
《人间游戏》的作者伯恩对其的精准定义是:游戏是一系列持续的、互补的、潜在的沟通,并且游戏最终会逐步走向一个明确的、可预测的结果。换句话说,游戏是一系列反复出现的沟通,往往具有重复性,表面上看似真实,实际上却暗藏动机。
回到文章最开始,我那位朋友显然非常喜欢玩这种“心理游戏”,他制定的游戏规则是:吸引一个拯救者然后通过拯救者的失败再次证明自己最开始的想法——“我是个失败者”。
作为这个规则的制定者,他引导着整个沟通,每当有人试图提出建议的时候,他就会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的某种缺点或者失败来将建议者的建议堵死。当建议者词穷,他就可以宣布:所有建议对我都没用,我和我自己想的一样是个失败者。
(实际上作为旁观者的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是这些建议真的不可以,而是他根本没开始,所以永远不会有结果。)
最终他获得了这场心理游戏的胜利,奖品就是拯救者因为自己失败的拯救而对他产生的羞愧和歉意。
一方面,欣赏到他人因自己而产生负面情绪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过去的失败可以被压抑,但其产生的心理能量很难被消解,而通过“心理游戏”这些负面能量就可以被发泄在另一个人身上,以此来帮助深陷其中的“受害者”解脱。
另一方面,沉湎在情绪里往往比改变现实要更吸引人,不能改变有时候是不想改变。
虽然听起来有些反常识,我们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成功是值得喜悦的,但实际上激烈的消极情绪也让人上瘾,当一个人习惯从消极情绪里获得刺激的快感,他就很容易一直成为“受害者”。
04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被卷入了游戏中?
其实很简单,伯恩的游戏理论基于传统的戏剧大三角,在这个三角形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在沟通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识别他们三者。
迫害者批评、指责或者压迫受害者,在受害者频繁犯错误的时候会认定他失败和无助,他们喜欢把言语暴力美化成自己的权力,他们会觉得“我只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真相”或者“我应该给他上一课”。
受害者是可怜无助的,他们好像根本无法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喜欢把自己易受伤害的特点当做自己无能为力的证据。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扮演“受害者”就是看他们是不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抱怨上而完全不采取任何行动。
拯救者喜欢在自己没有帮助手段或者没被求助的情况下去主动提供帮助。他们有一种自大的心态,觉得自己可以“拯救”他人,实际上这是幻想。但是这种自不量力的想法只会让他们得到一种结局——人们都是不懂感恩的。
并且,三个角色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尤其是最初的迫害者隐身的时候,受害者引诱到拯救者后往往会化身为拯救者的迫害者。
最后游戏结束,迫害者加深了偏见和傲慢,受害者顾影自怜,拯救者通过“献祭”一样的“自我牺牲”感到满足。每个人都得到了想要的心理筹码,下一次他们还会继续游戏。
从本质上来讲,“游戏”只是伯恩理论中几个安排时间的方式之一,是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环,但是,“心理游戏”小玩怡情大玩伤身,尤其是不小心把游戏的结果当做事实,往往会产生扭曲的认知。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适当“尊重他人命运”有时候不是冷漠,能识别别人设下的“心理游戏”及时抽身出来,不损耗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Ps.本期参考《人间无游戏》和《人间游戏》两本书,但是只是其中的皮毛,有时间我会继续精读这两本书,再写写读后感~
Tbc.
作者简介:扬仔激情码字ing,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风十日放灯时(ID:gh_80c426d9baf0),关于书评、影评、杂文、自我疗愈和成长,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世界。
原作者名: 扬仔激情码字ing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风十日放灯时(ID:gh_80c426d9baf0)
转载原标题: 读书《人间无游戏》| 你以为是“双向救赎”,其实是“心理游戏”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