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女性如何走出“哭求镜映”的饥渴,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到自身的价值
作者:王佳萌
来源: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剧透预警!!!)
这两天去看了《好东西》,想结合这部电影谈谈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镜映需求(mirroring need)如何在三位女主角身上呈现,并随着剧情的发展能够以更成熟、健康的方式获得满足。
镜映需求这一概念由精神分析师科胡特提出,它指的是,我们需要感到自己是被承认、被接受、被认可,有价值的。(镜映需求与科胡特提出的自恋理论有关,如对自恋理论有兴趣可参考:配得感、自恋、边界…《再见爱人》和脱口秀和我们时代的自恋病症)
在我们的文化里特别讲究谦虚,讲究胜不骄,讲究自我批评,以致于很少有人能坦诚清楚地说出来:我需要赞美!
我们对这种被夸被看到的需求感到很羞耻,常常倾向于压抑它,但这不代表这种需求就不存在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几年特别流行的夸夸群,夸夸群其实就是在帮助被夸的人去大剂量地满足镜映需求,虽然这种满足的方式相对比较原始。
我们回到《好东西》这部电影里。铁梅和小叶,表面上截然不同,一个事业心一个恋爱脑,但她们的内核似乎有很相似的部分,就是内心深处的对镜映的饥渴。
这一点在小叶身上十分明显,小叶可以说是在一种“哭求镜映”的状态中。
小叶从小经历父亲的家暴和母亲的贬低,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而这双眼睛在小叶的母亲眼中却被攻击为丑陋和骇人。小叶的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连父母都不喜欢自己。
她陷在和Richard的关系里,他已然说清楚他不愿在关系中真正投入,但只因为他总是变着法儿夸她,提供了当下流行的所谓“情绪价值”,她感到无法离开他,坚持继续倒贴他。
他让她感觉她是好的,是有价值的,是被接受被爱着的。
情绪价值对于嘴皮子溜的男士们来讲,实在是好提供极了,但这种情绪价值又让这些从小经历太多贬低而无比渴求镜映的女性如此受用,以致于她们无暇顾及关系的其他方面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当她得知Richard不再约会别的女人,她非常欣喜,感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印证,就像妃子在后宫中得到了皇帝最多的宠爱——可是正常的对等的亲密关系哪里是这样的呢?再受宠的妃子也不过是后宫里一只毫不重要的金丝雀而已。
小叶也能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卑微,所以撒谎茉莉是自己的小孩,以塑造一种满不在乎的酷女人形象,就像河豚把自己吹成好大一只。
事实上,她如此脆弱,对能夸奖赞美她的关系如此依赖和渴求。
当茉莉,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凝视和赞美小叶的双眼,小叶流泪了,我想那一刻茉莉给予小叶的不仅是一句夸夸,她为小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我们专业上所说的矫正性体验(corrective experience),间接促进了小叶的改变和成长。
而在铁梅身上,这种对镜映的需要是隐性的。她看起来坚强、干练、冷静,从不直接要求被赞美,似乎与刚才谈到的“哭求镜映”的状态不沾边。但当她对于家庭、工作的付出不被认可,她会陷入镜映需求受挫所导致的自恋暴怒或者忧郁。
当茉莉对铁梅养育自己的过程有些微质疑,铁梅一下子进入与她平素冷静、理智的状态截然不同的暴怒之中,用十分难听的话语反击茉莉。
当她尝试在文章中揭露自己作为单亲妈妈的生活,不幸地遭遇了网络暴力。面对网暴,她在头脑层面很清楚网民释放的戾气与自己无关,但情感上却做不到直接无视,她无法受控地反复上下划拉文章评论区对自己的恶评,难以入眠。
铁梅长期压抑自己对于认可、赞赏的需求,过一种理智高效的生活,但这不代表这些情感需求真的就消失了。它们只是在她遭受不认可时以更扭曲的形式爆发出来。
当铁梅终于在小叶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暴露自己深埋内心的被别人看到和接纳的需要,小叶深深地看见和抱住了铁梅,抱住了她灵魂深处长期隐藏的脆弱和痛苦。我想那也是一个弥足珍贵的人与人真正“相遇”的时刻。
科胡特认为,我们一生需要外界的帮助来满足镜映需求,就像呼吸需要空气。我们无法自给自足,总要依赖于外界的帮助。
这种依赖并不是一件坏事,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什么都不依赖地活着的。你看你此时此刻还活着也是依赖空气和水的是不是,你会为了减少依赖带来的脆弱感就从此不喝水不喘气儿了吗?那肯定不会吧。
我们对镜映的需求也是这样的,我们常常要依赖于别人帮我们满足镜映需求,给我们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认可,这不是什么坏事。
铁梅、茉莉和小叶在电影的最后就成功建立了健康、互惠的依赖关系。
什么情况下镜映需求会带来麻烦呢?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种“哭求镜映”的状态里,只能以非常不成熟的方式,比如被别人大力夸奖来满足镜映需求,一旦需求受挫就马上暴怒翻脸,那就很容易破坏人际关系了。铁梅因为被茉莉否定而大发雷霆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健康的心理发展中,我们逐渐能学会一些更成熟、多样的满足镜映需求的方式,比如,通过观看文艺作品等方式,我们也常常可以得到被映照、看到的镜映体验。
最终,我们能够通过多样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镜映需求,去体验到自己在世间是被接受的、被看到的、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着的。
作者简介:王佳萌,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北大心理学本硕,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师。不定期更新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相关文章,咨询预约方式见推送。 “Everybody finds love in the end.”
原作者名: 王佳萌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春萌心理(ID:harumoepsy)
转载原标题: 《好东西》:女性如何走出“哭求镜映”的饥渴,以更健康的方式看到自身的价值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