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人性的“酸葡萄效应”,学会了你也可以很厉害
小时候我们曾听过这样一则经典寓言:一只狐狸无法够到挂在高处的葡萄,于是它自我安慰说葡萄太酸了,不值得吃。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自我解嘲“傻人有傻福”;当看到有人比自己更成功时,你心中是否会泛起一丝酸意,再为自己编造一些借口?
◎图源Pexels
01
酸,是你的保护色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有人说,“长得漂亮有什么好?红颜祸水!”
见到比自己身材好的,就在心里腹诽:“瘦有什么好,跟排骨似的!”
考试失利的学生,不承认自己准备不足,而怪试题太难或老师没教!
别人家的孩子专升本成功,就在心里说:“成绩好有什么用,还不是书呆子。”
“酸葡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消极情绪,给予自己一种心理安慰,保护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我们遭遇失败、失望或挫折时,它能让我们暂时缓解内心的痛苦,避免过度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使心理得以平衡,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事情。
我们常说万事有利有弊,酸葡萄效应同样有自己的局限性:
1. 它可能会让我们失去对自己的真实认知,通过总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或外部因素,我们可能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从而错失改进自身的机会。
例如,一个总是抱怨工作机会不好的人,可能不会反思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和努力去争取更好的机会。
2. 可能会使我们的自信心变得过于膨胀,产生夜郎自大的态度,导致我们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也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如,一个总是贬低别人成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图源Pexels
有趣的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认知情绪的背后反映出一个心理状态——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如果真的不在意,根本不会思考它对于自己是否有意义。
总的来说,酸葡萄效应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个人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为了减轻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和维持自尊,故意编造一些自我安慰的理由。
02
正合时宜的自我和解
酸葡萄效应是合理化作用的一种典型表现,但一味沉溺在酸葡萄效应中可能会让我们被蒙蔽双眼,活在自欺欺人之中,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
如何合理利用“酸葡萄效应”呢?自然是克服其局限性,下面这几个建议可以看一看:
1. 不要过度贬低
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不要过度贬低它的价值,也不要贬低得到它的人,这样只会让我们更加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
2. 接受现实,合理归因
理解有时外界的限制或客观原因导致我们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这并不代表我们的能力或价值不够。避免将失败归咎于自我或单纯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3. 分析失败原因
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挫折,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4. 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成功不应仅局限于外界评判的标准,我们可以试着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定义成功,保持乐观的态度,从他人的成功中寻找到自己的动力和激励。
◎图源Pexels
03
得到的就是最好的?
与酸葡萄效应相对应的,还有“甜柠檬效应”:
“甜柠檬”这一术语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有只狐狸(怎么又是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在挫折心理学中,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已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称之为甜柠檬效应。
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达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遇到什么事儿都沉溺于“酸葡萄”或者“甜柠檬”的海洋无法自拔,就会产生消极作用。
罗曼•罗兰曾说:
“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的多。”
拥有乐观,人生才会快意。但乐观不等于自我欺骗,希望我们都能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