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创伤?来,数字化疗愈了解一下!
作者:杜夏雨,任志洪
来源:微信公众号:心理科学进展(ID:xlkxjz)
“心理创伤”这个词,可能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人生在世,谁还没经历几件让人心头一紧、倍感糟心的事呢?譬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的杨贵妃之死,唐明皇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痛失挚爱的阴影;再比如鲁迅先生,他曾说过‘我以我血荐轩辕’,但自己亲眼目睹了民族苦难后,也深受情绪困扰,甚至用文字一刀刀剖析自己、反思社会。这样的“心上疤”,历史上有的是。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心理伤疤,或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或是长久的忽视,甚至是亲人离世、情感破裂。多数人能咬咬牙慢慢走出来,但少数人则会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简单来说,PTSD就是当经历或见证重大事件后,大脑自己“卡壳”了。像是唐明皇反复忆起杨贵妃的模样一样,PTSD患者会不断回想那一刻的场景,刻意回避相关的事物,情绪上变得消极,甚至警觉到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
这种障碍不仅给人的心理健康蒙上阴影,还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更令人惋惜的是,很多PTSD患者依然难以获得专业的心理治疗。但时代在变,今天随着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有望为更多的PTSD患者带来福音,就像鲁迅用文字疗愈社会一样,让大家找到一种全新的情感支撑。
我们可以按治疗的侧重点,把PTSD 的网络心理干预分为“自上而下”干预和“自下而上”干预。这两种干预路径就像处理问题的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头脑派”,另一种是“感官派”。
“自上而下”干预:从头脑出发
这是心理干预的“理性思考”路线,主要依赖于高级认知功能,带有明确的意识主导。传统心理疗法就是这种思路的代表,特别强调改变人们的想法和认知模式,帮助他们重新看待创伤。最典型的就是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它算得上是“自上而下”治疗模式的老字号了。这个方法主要通过认知重评和自我暴露来应对创伤,然后逐步加入放松训练、压力管理、焦虑管理等模块,给患者提供一整套认知升级和情绪管理的“套餐”。近年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中,一些创新疗法也加入了网络干预,比如接纳与承诺疗法、正念疗法等,它们的干预方式更加灵活包容,更适合个体化治疗。
“自下而上”干预:从感官出发
与之相对,“自下而上”干预则更关注情感和感觉处理,属于“潜意识的调节”。基于感官和情绪的理论,这种方法认为,创伤引起的过度威胁敏感性,比如高度警觉、过激反应和回避行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为了缓解这种负性偏向,注意偏向矫正(ABM)通过训练,让患者把注意力从威胁性刺激转移到中性刺激上;而评估偏向矫正(IBM)则帮助他们在模糊情境中产生更积极或中性的理解与反应,从而逐渐改变对世界的负面看法。
图1 网络化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双重机制模型
总结一下,这两种干预方法,一个是“理智派”,通过思维调整逐步消除创伤影响;另一个是“直觉派”,通过感官训练来重塑情感反应。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无论“头脑派”还是“感官派”都能为更多的PTSD 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不原谅也没关系》中,有一句话特别有共鸣:“创伤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在复原的路上,当我们遇到难以独自跨越的障碍时,寻求帮助不仅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更是一种自我关爱的行动。随着数字疗愈的发展,我们的复原之路也变得更为多元和便捷。通过智能手机和线上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心理支持——无论是线上心理咨询、数字化疗愈课程,还是AI情绪识别、正念训练。这种数字疗愈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情绪、调整行为,还让我们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出创伤。数字疗愈为复原之旅打开了一扇新门,让自我关怀更加触手可及。关注我们,更好地关照你自己。
参考文献
Steubl, L., Sachser, C., Baumeister, H., & Domhardt, M. (2021).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Internet-and mobile-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TS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traumatology, 12(1), 1879551. https://doi.org/10.1080/20008198.2021.1879551
Zhao, C., Zhao, Z., Levin, M. E., Lai, L., Shi, C., Hu, J., ... Ren, Z. (2023).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delivere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hin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71, 104440. https://doi.org/10.1016/j.brat.2023.104440
Zhao, Z., Zhao, C., Lai, L., Shi, C., Li, X., Lu, S., ... & Ren, Z. (2024). Interplay among attention, appraisal, and memory bias in provision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Exploring the combined cognitive biases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16(6), 1044-1054. https://doi.org/10.1037/tra0001657
推文源文
杜夏雨, 赛力古·亚力坤, 袁洁莹, 任志洪. (202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网络化心理干预及起效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33(1), 123-135.
作者简介:杜夏雨,赛力古,任志洪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理科学进展(ID:xlkxjz),发布期刊目录,查询稿件。
原作者名: 杜夏雨,任志洪等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心理科学进展(ID:xlkxjz)
转载原标题: 有心理创伤?来,数字化疗愈了解一下!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