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点开这篇推送!”| 禁果效应
作者:Layla
编辑:草芽君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千万不要进行以下操作,以免酿出葡萄酒——严禁将葡萄砖放入一加仑的温水中,搅拌10下并离开冰箱21天,否则它会发酵变成葡萄酒”。
这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禁酒时期,一个生产“浓缩葡萄汁砖”的厂家,在产品包装上印刷的“温馨提示”。
原本可以轻松得到的酒,一夜之间变成了违禁物品。官方此举本想减少酒鬼的数量,实际效果却令人大跌眼镜。禁酒期间,美国酒类的实际销量反而大大增加。官方的明令禁止为饮酒这一行为增加了隐秘的刺激感,大家私下反而更想喝酒了。
“越是禁止就越是想喝”的心理状态,每个人应该都不陌生。不恰当的禁止为事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得人们想要一探究竟;而禁止本身又激起了逆反心理,反抗禁令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并不陌生……
01
来自神话的“禁果效应”
你是否在听说某本“禁书”,某部“禁片”后,立刻打开浏览器,掘地三尺也要找到“资源”?你是否曾经在家长、老师发出某些禁令时,反而立刻在心里盘算着如何绕过限制,获得快乐了?
这便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了。
禁果效应(forbidden fruit effect),又称潘多拉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的是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1]。
心理学中的抗拒理论(reactance theory)和商品理论(commodity theory)对禁果效应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抗拒理论认为,人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自由。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们会经历心理抗拒,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促使他们恢复受到威胁或失去的自由[2]。
而根据商品理论,任何被认为是不可获得的、无法获得或只能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商品,都会比可以自由获得的商品更有价值,因而具有更大的诱惑力[3]。
通俗来讲,禁果效应就是指越是受到禁止的事物,人们越是好奇,越是想要去尝试;越是被掩盖的信息,人们越有探求的欲望,越是要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
我们都听过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最终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也对“潘多拉魔盒”的神话故事有所耳闻。看来,人类遇到被禁止的神秘事物,总是忍不住要一探究竟的心理,恐怕是刻在了DNA里。
“禁果效应”在爱情中则体现为,如果出现干扰恋情的外界力量,恋爱中的人们对恋人的感情反而更加坚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个来自敌对家族中的年轻人,面对重重阻碍,反而爆发出不顾一切的激情,生死相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在现实中,也总是得不到的“白月光”更让人难以忘怀,真可谓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02
为何“禁果”分外甜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自己的著作《趣味心理学》中,和读者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书的前言中,他特意提示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然而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作者告诫相反的态度——翻开图书,便直奔第八章第五节而去……
对此,他在书中解释道:
“禁果分外甜的原因,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来说,积极的方面是求知的意向,了解所不知道的东西的欲望。假使这件事并不犯禁的话,也许并不会引起注意。禁止不仅必定会引起注意,而且还会使注意固定在“禁果” 上。如果没有说明禁止的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各种假设推测。”[4]
可见,禁果效应产生的第一步,与好奇心有关。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好奇心是试图将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所引起的认知不平衡的产物。
面对理由相对不够充分的禁令,人们就会想要弄清楚事物被禁的原因。好奇心引发了探索行为,人们就会更想尝试被禁止的事物。皮亚杰还提出,好奇心会引发相应的探索行为,难怪人们面对“禁果”,总是忍不住要尝尝看。
格式塔心理学派则用“完形原则”解释好奇心的产生。他们认为,不论对可观察到的图形,还是对“行为世界”的其他方面,人都有弥补“缺口”的行为倾向。人们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关键信息的缺失则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道空白,填补这道空白就导致了好奇心的产生。
“禁果效应”中的逆反心理,则是由于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
在“禁果效应”中,逆反心理是简单粗暴,未充分说明理由的副产品。如果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简单粗暴的禁止就会引起各种假设和推测,进而使人们对禁止的正确性产生怀疑,甚至想要亲自尝试,以证实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途径产生的逆反心理也获得了与之相关的专属名称——禁果逆反。
03
禁果虽迷人,尝试需谨慎
//1.买不到,偏要买
我们都体验过“双十一”购物节的疯狂。当你看到某个心仪已久的商品仅在某一时间段降价,或仅售n件时,是否早就把“货比三家”抛在脑后,而是摩拳擦掌,准备投入抢购的战斗中了?
这种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状态的营销策略,被称为饥饿营销[5]。
1975年,社会心理学家斯蒂芬 • 沃切尔(Stephen Worcliel)做过一个实验,揭示了“饥饿营销”的机制。实验中,被试进入房间时,面前放着装有十块饼干的罐子。随后,他对其中一组被试解释道:“刚才拿错了,所以要换一下饼干”;而对另一组被试解释道:“因为饼干不够分了,所以要换一下少的”,随后更换装有两块饼干的罐子。结果显示,第二组被试对饼干的评价值更高,然而,实验中所使用的饼干是完全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饼干是否处在“不够分了”的状态[6]。
“饥饿营销”的屡试不爽,与禁果效应密不可分。商家通过营销手段,人为制造出商品紧缺的状态。难以获得的商品,就成了消费者心中的那颗“禁果”。对商品稀缺原因的猜想,引发了消费者强烈的好奇心,而供不应求的现象,又让消费者的心中“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更想获得商品,一探究竟。
通过饥饿营销,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却很容易冲动消费。当营销的泡沫散去,消费者们看着空空如也的钱包和质量平平的产品,心中的滋味大概不太好受。
因此,在遇到饥饿营销的情况时,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最好还是要冷静下来,来一次“吾日三省吾身”——商品需要否?质量有保证否?价格合适否?然后再决定是否下单吧。
//2.不让做,偏要做?
偷尝禁果,常常是“早恋”的代名词,虽说恋爱本身并无过错,但青春期的孩子未必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青春萌动,以致酿成苦果。此时,倘若家长、老师对青少年正在面临的爱情、性等问题讳莫如深,对异性学生间的交往严厉禁止,反而会引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青少年还常常将自己的逆反心理寄托在对所谓“离经叛道”的同龄人的憧憬之情上。作为父母,免不了要产生孩子“被带坏了”的担忧,并出手干涉。然而,2011年Loes Keijsers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家长对青少年之间的友谊的禁止,反而会使青少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与离经叛道的同龄人接触更多,并预示着两年后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7]。此时,被禁止的友谊就成了“禁果”,让孩子们更想去摘取品尝。
正所谓“堵不如疏”,想要打破禁果效应的不良影响,不如顺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成长”、“成熟”,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思考;对于异性学生,可鼓励他们进行友好、适度的交往,促进相互了解、互相进步。
对于其他对青少年具有诱惑力的东西,如手机游戏、网络小说等,也是如此。家长与其一味禁止,引得家中矛盾不断,不如与孩子共同商定一个固定时间段用来进行娱乐,不仅能减轻孩子心中的逆反心理,还能借机引导孩子做好时间规划,何乐而不为呢?
04
结语
好奇和逆反是人之常情,顺从本能去思考和行动,有可能收获惊喜,却也很容易掉进陷阱。因此,当禁果效应还未完全决定我们的行动时,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是禁止和限制赋予了事物吸引力,还是事物本身真正富有价值?
学堂君
千万不要转发这篇推送!不要点赞!不要留言!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