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什么是福流
作者:彭凯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彭凯平(ID:gh_4df2d44a4ac3)
最近,赵昱鲲老师和我合著的新书《清华积极心理学十六讲》正式出版,在书中第九章的开篇部分,我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福流,现将这部分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福流、体验福流。
0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什么是“福流”(flow)?我们先从心理学家马斯洛谈起。积极心理学不是凭空而来的一种新观点、新思想,它其实深深地植根于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就是马斯洛。1954年,马斯洛就提出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类的积极方面。他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发现一个人在基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会有更高级的需求,包括安全、尊严、隶属和爱。这些人类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人们会产生的更加高级的成长需求,叫“自我实现”。
02
什么是巅峰体验
什么样的人能够有自我实现的体验,自我实现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马斯洛特别介绍了自我实现的人有一种特殊的体验,他把这个体验叫作“巅峰体验”。这种体验就像一种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幸福感,也可能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敬畏情绪,或者是一种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欢乐感觉。凡是有过这种体验的人都声称自己仿佛在生活中发现了真理,窥见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这种体验让人一下子觉得找到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发现了人类存在的价值,有一种尽善尽美的愉悦感觉。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在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之后,一定能体会到这样一种巅峰状态。
03
巅峰体验的特征
“巅峰体验”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有研究发现,“巅峰体验”有六个特别鲜明的特征。
(1)突然性。这是一种毫无预兆的、突如其来的感觉,一种喜出望外、很难计划、很难盘算、很难设计的巅峰状态的体验。就像清华大学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当我们达到巅峰状态的时候,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2)强烈性。这种体验有一种压倒一切的感受,令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
(3)完美性。凡是有过这种体验的人像突然步入了天堂,产生了奇迹,达到了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
(4)普遍性。它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普遍。普通的人,甚至身体有残疾的人也可以有这种巅峰体验。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这样一种巅峰体验。
(5)结构的同一性。获得这种巅峰体验的条件、状态、场景、对象可能不一样,但是对于个人来讲,获得这种体验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巅峰体验的结构是同一的。
(6)短暂性。这种体验非常强烈,可惜它不会永久地存在,可能转瞬即逝,但它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甚至可以伴随我们的一生。
所以,巅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状态之中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心理感受。
04
巅峰体验的心理表现
那么,这样的巅峰体验有些什么样的心理表现呢?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和巅峰体验紧密相连的,一个是全神贯注的“投入感”,另一个就是知行合一的“融合感”(Privette &Bundrick,1991),这二者不可或缺。凡是处于巅峰状态,一定有一种沉浸于其中的感受,一定有一种行动自如的体会,所以这两个要素是巅峰体验特别重要的心理表现。当巅峰体验出现的时候,身心状态一定是放松的、自信的,且聚精会神、精力充沛;人对事物充满了掌控感,与外部环境及周边的一切好像都有一种脱节的感受(Garfield &Bennett,1984)。这样的巅峰状态让我们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愉悦、积极、乐观、向上、淡定、自信、高度集中;这样的巅峰体验也让我们沉浸在当下(Loehr,1982),能感觉到所有的反馈,身、心、灵有一种愉悦的结合。所以,巅峰体验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05
巅峰体验的时刻
那么,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能不能得到巅峰体验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说,爱可以让我们获得巅峰体验,当两个陌生的男女相亲相爱走到一起的时候,这样的体验一定是一种极致的巅峰体验;当一个母亲经历漫长的等待,最后顺利地生下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带来的就是一种巅峰的体验;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巅峰体验;创作的冲动和激情、写作的愉悦和快乐、工作的投入和成功,都会给我们带来巅峰体验;融入大自然,发现真理,顿悟灵感,天人合一的感受也是一种巅峰体验;曲艺比赛、翩翩起舞等,其实都可以产生巅峰体验。
06
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巅峰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伊·契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提出,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够经常地找到、发现、体会这样的巅峰体验,生活的质量就会提升,幸福的感受就会更强烈,人生的意义就会得到充分体现。契克森特米哈伊教授特别欣赏人类的巅峰状态,1960年他开始了一个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想看一看那些已经达到自己人生极致状态的人是什么样的,并声称自己已经发现了许多实现巅峰体验的人,包括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企业家、发明家,所有这些人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契克森特米哈伊教授就想看一看这些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结果发现,他们的智商不一定比别人高很多,情商也不一定比别人高很多,家境也不一定比别人好很多,学历、教养、容貌、体重各个方面其实未必比别人好。但这些人往往说他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体验,即当他们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时,当他们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往往有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酣畅淋漓的体验,他把这叫作“flow”(Csikszentmihalyi,1975)体验。有心理学家把这个“flow”体验译成“心流”,或“爽”。个人觉得“心流”太学术、太抽象,“爽”太庸俗、太平凡,于是我把它翻译成“福流”,兼顾音境、意境、神境。
07
福流的特点
“福流”体验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全神贯注,沉入其中,注意力、心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忽视了外界的存在,排除了外界所有的影响。
(2)“知行合一”,即行动和意识的完美统一,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3)驾轻就熟的控制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完全有意识,不担心结果、不担心评价,知道自己能够做好,而且特别喜欢自己行动的感觉。
(4)物我两忘,此身不知在何处。
(5)时间扭曲感,感觉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之中百年犹如瞬间。
(6)陶醉其中的快感,一种明显超越世俗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强烈、积极、震撼、快乐,如痴如醉,欣喜若狂。
08
福流产生的条件
要产生福流需要一些外在的条件,契克森特米哈伊提出了福流产生的三个特别重要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经过追求、奋斗,它不是唾手而得的,也不是别人赠予的,而是自己追求来的。就像习近平主席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一种行动的结果。
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及时的反馈。丝丝入扣、点滴入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样的一种感受是特别强烈的福流状态。
第三个条件是难度和技能的匹配。不能太难,太难会产生恐惧感、焦虑感;也不能太容易,太容易会产生无聊感。做能做的事情,并能够做好,这就是福流产生的条件。
09
中国文化中的福流
庄子在《南华经》里特意描述过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福流体验,即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幸福酣畅的福流状态:“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意思是庖丁为文惠君宰牛,在他手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顶的地方、膝盖碰撞的地方,每一次碰撞都有声音,每一个声音居然像音乐一样动人,每一次碰撞都有动作,每一个动作居然像跳舞一样优美,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非常震撼,就问庖丁:“你是怎么做到如此出神入化、行云流水的?”庖丁说:“三年前解牛,我眼中看到的就是牛,三年后解牛,眼中无牛,只有自己心中澎湃的福流。”这就是福流,中国文化中早就有对人类积极心理体验的深刻描述。
10
如何产生福流体验
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够产生福流体验呢?其实福流比大家想象的更平常、更普遍。我们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发现中国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能感受到福流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你喜欢摄影、爬山、涉水,所以餐风饮露仍乐此不疲;你喜欢集邮,看着邮票就会全神贯注,福流满满;你喜欢运动,打球打到天黑都不想回家吃饭,因为运动可以产生福流,并让你沉浸其中。艺术欣赏也可以使你产生福流。一部好看的电影,3个小时犹如瞬间而过,这就是福流的时间扭曲感。音乐可以产生福流,跳舞可以产生福流,工作也可以产生福流。一本好看的书让你爱不释手,一个喜欢做的事情让你沉浸其中,和朋友、亲人在一起可使你有天伦之乐、夫妻恩爱,都是福流满满。人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平凡世俗的普通方式中得到福流,产生福流。
我们发现,有些事情很少产生福流,甚至不产生福流。比如说做杂务,三心二意、一心多用做事,很难让人产生福流;看电视老换台、老挑剔、老批判,很难产生福流;闲逛、无聊、无所事事,也不能产生福流。
2012年,中央电视台《你幸福吗》那个节目,我觉得其实可以换一个话题,问一问:“你福流了吗?”只要有件事情让你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痴如醉,这就是你的福流。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福流,祝贺你。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工作中多多体验自己极致的福流状态,这就是巅峰体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自强不息地修炼出来的一种心理体验。
书籍推荐
《清华积极心理学十六讲》是由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课堂讲义整理而成,旨在普及积极心理学基础知识,进而使学习者具有积极心理学工作领域所必需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内容包含:美好人生、幸福、品格优势与美德、习得性乐观、积极情绪、亲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关系和沟通、亲密关系、福流、积极动机、价值观与意义、积极自我、坚毅与自律、创造力与美、积极身心、积极心理学应用。适合心理学专业师生用作教材,以及对心理健康、心理疗愈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彭凯平。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彭凯平(ID:gh_4df2d44a4ac3),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 积极是一种修炼,幸福是一种能力 愿你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原作者名: 彭凯平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彭凯平(ID:gh_4df2d44a4ac3)
转载原标题: 彭凯平:什么是福流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