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夕:年轻人求爱不得反求财
作者:坊间人类观察处
来源:微信公众号:坊间人类观察处(ID:gh_c4124cb8589f)
今年感觉这一点特别明显:大家都好务实,只求荣华富贵,不求一丝真情。年初情人节忙着迎财神,刚过去的七夕又主打一个不消费。很多人说,年轻人终于清醒了,不恋爱脑了。但从心理学意义上,这件事还有一个比较可悲的原因:因为爱靠不住,所以只能靠“钱”。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不稳定的关系带来的不安全感是很难通过“人”来弥补的,唯有“钱”这种踏实可靠的物质能抵御一切,稳定地提供“情绪价值”。
01
钱对爱的代替作用
其实心理学界对“钱对爱的替代作用”这一课题早有研究,很多研究发现,在一定情况下,钱能够成为爱的代偿。
比如,心理学家基费尔(Keefer)在2012年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想象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亲近的人不能及时出现,那就会表现出对物质高程度的依恋(平均分3.16,满分4分);但如果人们想到这时亲近的人能陪在身边,那他们对物质的依恋就会降低很多(2.66分)[1]。
也就是说,当他人的可靠性被感知为不稳定时,人们可能会选择物品作为安全感的来源,以弥补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其实这很好理解,当亲近的人,比如父母、朋友或者情人,开始展现出一定的不可靠性——他们的关心和理解变得越来越忽忽不可及,那这时唯有钱可以让我们购买舒适的生活,满足我们对食物和住所等基本需求,甚至可以纵容我们用昂贵的商品和奢华的生活方式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
那这时,钱就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有力之物”,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找不到依靠时唯一的支点。
02
钱也能缓解痛苦和焦虑
在一些场景下,钱除了能代偿感情,也能缓解人的痛苦和焦虑,所以人们求财大于求爱倒也不无道理。
比如死亡焦虑就是焦虑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心理学家谢尔顿·索洛门(Sheldon Solomon)在著名的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中提出,当面对死亡这样的重大事件时,个体对自己终将死亡的恐惧就可能导致过度追求物质财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2]。
在很多心理学家看来,死亡焦虑是人类文化和个人行为的一个根本动力。这种焦虑源于人类独特的能力:意识到自己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人类会努力寻求符号性的和实际性的不朽。
在符号性层面,钱代表的不仅仅是购买力,它也是成就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在心理层面,这些符号能够提供一种“生命之上”的存在感,帮助个体在心理上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
通过积累财富,人会感觉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生活、赢得尊重,并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痕迹,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对抗死亡恐惧的心理安慰。
而在实际性层面,钱则可以提供物质上的安全感,使人们能够应对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包括疾病、灾难和其他潜在威胁。这能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担忧,因为生存资源提供了活下去的底气。
然而,恐惧管理理论也指出,对钱的过度追求可能会让人忽视人际关系和感情,变得专注于物质、执着于对自身价值的证明。
也就是说,当钱大于一切时,人就会变得“冷血”,看不到爱。心理学家 Kathleen D等人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金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让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更倾向于独自行动[3]。在钱的暗示下,人不仅会减少对他人的帮助,更会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即使是在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钱反而会带来缺爱的“可怜鬼”。
03
正确看待钱的问题
所以说,钱虽然能带来安全感,但对钱的过分重视也会让人被它所“反噬”。其实当真正得到钱的时候,钱的力量反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200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 Czajkowski 的研究发现:有钱和生活满意度好像没太大的关系。在他们的研究中表明,收入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只有12%,甚至连一半都不到[4]。
而最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其实是:掌控感。这一因素影响度可以达到55%。也就是说,相比有钱,也许我们活在一个熟悉的、可控制、可预知的环境里,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比如你每个月挣5钱,但你就爱吃街边摊和咸菜,每顿饭才几十块钱,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口腹之欲买单,那你可能也觉得幸福。相反,如果你每个月挣2万,但就是爱买5-6万的消费品,那你就会很痛苦。
无独有偶,心理学家 Diener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说明这个结果可不是一个偶然,我们总会高估一些得不到的东西的影响力。
就好比钱钟书在《围城》中说:“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参考文献
[1] KEEFER L A,LANDAU M J,ROTHSCHILD Z K,et al. Attachment to objects as compensation for close others' perceived unreliability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2,48 (4):912-917.
[2] Solomon, S., Greenberg, J., & Pyszczynski, T. (1991). A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The psychological functions of self-esteem and cultural worldview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 93-159.
[3] Vohs, K.D., Mead, N.L., & Goode, M.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5802), 1154-1156. DOI: 10.1126/science.1132491.
[4]Nes, R. B., Czajkowski, N., & Tambs, K. (2006). How Money Buys Happiness: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Linking Finances and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4), 755–763.
[5] Arndt, J., Solomon, S., Kasser, T., & Sheldon, K. M. (2004). The Urge to Splurge: A Terror Management Account of Materialism and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4(3), 198-212.
作者简介:坊间人类观察处,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坊间人类观察处(ID:gh_c4124cb8589f),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原作者名: 坊间人类观察处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坊间人类观察处(ID:gh_c4124cb8589f)
转载原标题: 今年七夕:年轻人求爱不得反求财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