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她被“偷走”的人生
这是一个由社会、家庭、以及个体共同铸就的一个悲剧。
故事的主角小玥,在2021年仅11岁的她遭遇了退学,而后通过网络进入了“圈子”,遭受了性侵,半年后她所遭受的侵害升级为了强迫卖淫,2年后她已两度进入卖淫团伙,且涉嫌多次暴力侵害他人。
她的人生是如何一步步被“偷走”的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或许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01
个体因素:
缺乏关注的孩子,误入了让她感到被需要的“圈子”
小学四年级的小玥因成绩太差,被私立学校劝退。没能获得很好的基础教育,这导致了她没有很好的获得生活常识以及社会经验的渠道,同时也让她失去了收获友谊的场所。
在辍学前的这段时间,她还是表现得比较听从父母的话的。这个时候毕竟她年龄也还小,没有选择权。由于母亲看中私立学校里面有国学课,认为这种地方不会有校园暴力,她从小就被安排在了这个学校里。
辍学后她也依然听从父母的安排,去找其他学校求学以及在家里的杂货店帮忙……折腾了一通,但是也没得到什么好的反馈,就开始一直待在家里了。
很明显,小玥这个时期会被“失败者”的阴影所笼罩,毕竟对她而言,没有从任何人或事件上获得积极正向的反馈,因此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这些负面的情绪,并没有被她的家人所看到。
或许是自我压抑的原因,或许是没有习得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这些情绪就开始在她的心里积累了下来,等待着一次大的爆发。
随后,弟弟的出生也进一步剥夺了她从父母那里能获得的关注。但是人毕竟还是社会属性的动物,需要获得来自于群体的关注、安慰、陪伴,如果从家庭这个地方无法得到,那么她就会选择从其他渠道去获取。
关于这一点,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就能够很清晰地看出来。当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即一个人的人身安全以及衣食住行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满足之后,那么他就会近乎本能地去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
对于衣食不愁的小玥而言,现在最为缺少的就是家人/朋友的陪伴了,她一个人被关在家里面,终日只能以手机为伴。恰逢此时,她在网络上就遇到了这么一些“圈子”里的人。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大多数也是和她一样的缺乏紧密的家庭关系、与一般社会脱轨的孩子们,相似的境遇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且愈发亲密。
对小玥而言,这正是她此刻最为需要的,那是一个她能够融入的圈子,一个能够接纳她的圈子,一个能够满足她的社交/情感需求的圈子。去找寻这样一个“圈子”,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的一条必经之路,小玥也不例外。
另外,从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来看,当我们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时,都有着不同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接触到“圈子”的小玥,正处于从学龄期(7~12岁)到青年期(12~18岁)这样一个过渡的阶段。
在学龄期,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发展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也就意味着要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可以是学习成绩、生活实践、社交友谊等,这些都可以让人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体验到自己能力的实现。
而在青年期,我们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体验对自己的忠实,去探索/寻找自己的方向,并付诸于实际。
将小玥的经历代入来看的话,她在学龄期遭受了重大打击,也就是因学习成绩不佳而辍学在家,因此脱离了学习/社交的环境,同时也没能够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没能体会到自我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此同时,她带着自卑和怯懦来到了寻找自我的旅途,并且迷失在了旅途之中,看不清自己前途的方向。
在这场旅途中她遇到的是“圈子”里的人,她曾渴望而不可求的愿望,在“圈子”里面的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满足。她获得了来自于圈子人的关注、接纳、陪伴、甚至能“恋爱”,她感受到了自己是被需要、是能发挥价值的。
在“圈子”里的她找到了她的归属,也找到了仅属于她自己内心的被扭曲和美化了的“同一性”。再加上她缺乏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交流,缺乏社会经验所带来的判断力,从此“圈子”就成为了与她难舍难分的一个部分了。
对于她的个体而言,融入“圈子”是她自身生命力的一种体现,这也是一种机体智慧的体现。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机体都会更倾向于那个能够使其生命得到绽放的形式生长,即使那种生存方式是社会道德所不允许、所唾弃的,也在所不惜。
她在自己有限的选择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让自己的生命显得鲜活,有生命力。但这样的生命力能展示多久呢?似乎当下的她也没有余力能够考虑更多今后的事情了。
02
家庭因素:
混乱错位的家庭系统,将女孩推进更加黑暗的深渊
小玥的家庭成员包括:开杂货店的父母,一个哥哥,以及一个弟弟。
在2021年,小玥遭受性侵被母亲发现后,母亲也采取了一些行动。首先是报了警,相关性侵犯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另外,小玥的母亲也有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寻求帮助,比如:将小玥送进了“类似少管所”的地方。但是,这种军事化的学校也只是徒增小玥的创伤。在该方案失败后,又经朋友介绍,把小玥送去了寺庙,两个月修行完回来后,似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帮助。
对母亲而言,就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求助、一次次的失望,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选择又把小玥关在了家里。
这个家庭系统中的妈妈,自身就处于高压环境,情绪状况十分不稳定。她所要面临的除了“不听话”的女儿以外,还有瘫痪且患有精神病的婆婆、创业亏损百万、夫妻离婚、癌症晚期的爸爸、肾病住院的哥哥、患有乳腺癌的自己……
这些重担无一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样的情况下她又能抽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呢?按照小玥哥哥的话来说,妈妈本身就容易轻信朋友,也特别依赖朋友,容易上当,这一点上她和小玥很像。
在帮女儿讨要正义的判决的过程中,对判决结果不满让她感觉到不公,也挫伤了她作为母亲的自尊心。这个时候的她选择了全职奔走,要求改判,而这更多地是属于她自己的需要,而并非女儿所望。
她后悔陪孩子太少,但是我们能看到的却是,即使在事发之后她也仍然没有将自己的时间更多地花在陪伴女儿上,而是任由自己的情绪问题牵引,选择了背离女儿的道路。
在这种自身情绪本就不稳定的情况下,或许即使看似是陪在了女儿的身边,但她依旧没有“看到”她的女儿,没有看到女儿的需求,没有看到女儿内心的情感、情绪,也没能看清自己的需求,只能自顾自地被情绪所吞没。
极度的自尊,而又极度的无力,让她的情绪反复横跳,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她对女儿的态度中,一会表现得很关心,在女儿离家后频频发消息哀求女儿回家,一会又极度嫌弃这个败坏了她名声的女儿。她的整个人都已经被撕裂了,尤其是在得知女儿被侵害的事实之后,似乎她的状况也变得更加不稳定了。
哥哥对小玥的评价是“骂人、抽烟,一身坏毛病”,“跟她讲道理,她表面一套心里一套,有时还犟嘴,在家摔东西发疯,气得不行我就揍她,用皮带抽,拿充电绳打,让她长长记性”。
而在小玥的眼中,“外面一两个月才被伤害一次,但在家,一不小心就会挨一顿。”而这也是父母教给哥哥的对于“坏习惯”的教育方式。
当打骂、训斥被归纳为“爱”并传递给孩子的时候,我们又怎能期待孩子能正确地理解爱、接受爱和表达爱呢?
小玥一开始接触到的爱,就是扭曲的,但对她而言却又是真实的。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中提到的构成完美的爱的三要素“亲密、激情、承诺”,出乎意料的在小玥的“爱情”里都有所体现。
她在“圈子”里认了大哥,大哥带她吃、喝、玩,在她和别人吵架时还偏向她给她拉偏架,还可以和打手小弟“谈恋爱”,这满足了她在情感上对亲密和激情的需求。
他们提供性服务工作给她,给了她物质上的援助,使得她有本钱远离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到了承诺。但这份承诺是虚假的,仅仅是大哥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演出的一场戏罢了。但是,这一切又是她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在这份“爱”里,缺乏对小玥的真诚。这份爱虽满足了小玥眼前的各种需要,但她却不知道这背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她不知道性交易会给她带来的伤害。她对此全然不知,毕竟也没有任何人给她谈到过。她也不知道这份“爱”一开始就是由谎言所编织起来的,不知道身边的这个“亲密”的人,只是带着伪善的面具在利用、榨取她的价值。
就像文章中说的一样“侵害反复发生在这些女孩身上,在她们眼中,每一个都是恋爱/失恋故事”。侵害对于这些因缺爱、缺少陪伴的女孩儿而言,就是爱情或爱而不得,侵害被包裹在“爱”的名义下被侵犯者和受害者给合理化了。
在一个家庭之中,爱的流动更多地体现在与家人的互动之中。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互动模式都会影响着一个家庭系统的运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家庭系统的健康与否。
像小玥这样,处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家庭系统之中的个体,很难不潜移默化地吸收家庭成员之间消极的互动模式,也很难意识到自身/家庭存在的问题,也就很难脱离困境。
这个家庭系统中的哥哥,不但面临着与小玥类似的问题,在情感上很少得到关心,缺乏父母的陪伴。但除此之外,他还承担着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几乎代替了他的父亲成为了一个家里顶梁柱的角色,尤其是在父母离婚后。
在这个家庭中,哥哥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一个父亲/丈夫应该承担的角色,去协助妈妈管理、照看好一家人。他知道妈妈的处境的艰难,他对情感也很敏感,能感受到妈妈和妹妹的相似之处。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尝试去帮妈妈照管妹妹,但是事与愿违,妹妹的很多行为他无法接受。他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打骂,去惩罚妹妹,但收效甚微。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从母亲那儿习得的为数不多的对坏习惯的应对方式吧。
除此之外,他真正能够作为家庭中父亲/丈夫角色,去承担家庭重担的事情也并不多。换句话来说,就是他作为孩子,无法凭一己之力去撑起一个家庭。与此同时,他失去了一个作为孩子的权利,被迫成熟、长大,他在这个家庭系统中的角色是错位的,他也是这个家庭的受害者之一。
这个家庭系统中的爸爸,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对他仅有的描述也只存在于事发后让他接手哥哥管不了的小玥,并让她逃走而已。
2023年,当小玥的母亲在为女儿维权的路上奔走时,小玥通过“圈子”内经验丰富的朋友的帮助,逃离了父亲的监管,再次奔向了“圈子”内。期间他作为父亲的功能几乎是完全丧失的。
他没有成为小玥的强大的靠山,在女儿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教育方式也是简单粗暴,把孩子关起来,没收手机/砸手机。情感上也没有成为孩子的依靠,因为不知道如何管教就选择了放任。对这个家庭而言,除了和妈妈共同经营杂货铺,提供了一定的财务上的支持以外,几乎等同于一个不存在的人。
或许是他的不够重视,或许是由于他没有跟孩子接触的经验,才让小玥有了可乘之机,再次逃走,后续了也参与女儿的维权事宜。作为一个父亲而言,他总是在回避属于他的责任,回避这个家庭对他的依赖,回避那些他学不会/做不好的事,也就逐渐让自己与家庭的距离变得疏远了。
当一个家庭里的某个人出现了抑郁、焦虑等症状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他是家庭中症状最轻的人。小玥在第一次被发现遭受性侵的时候就被诊断为了重度抑郁,这就是家庭系统能给人带去的影响。
显而易见,小玥所属的家庭系统已经处于一个崩溃的状态了,这不仅仅指的是她父母已离婚,更多的是指每个人在这个家庭系统起到的是一种破坏的作用,而非一种积极连接的作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小玥选择离家出走,以及后续的一系列遭遇埋下了隐患。
03
社会环境因素:
援助和保障的缺失,也是未成年保护的漏洞
就如个体无法脱离群体,家庭也无法脱离社会,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家庭产生许多影响。家庭中的人如何面对外部环境,有何行为反应,如何处理面临的种种遭遇,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外部社会对家庭内部的影响。
在小玥这个事件中,以下这几个社会因素对她和家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网络因素
网络的便利性,使得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也更加方便了。小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即使她人身处于家中,她也有机会通过网络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接触到那些潜藏于一般社会阴暗面的世界。
2、社会援助因素
为了能够帮助女儿,其母也是尽自己所能在给她找寻新的环境。比如“类似少管所”的军校、寺庙、甚至有想过把孩子送入少管所。可是她能想到的所有路都没能走通,也没有人能够给她提供一条所谓的“正确的有帮助的”道路。
在对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以及相应的综合援助事宜上面,我们这个社会可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3、其他因素
关于这部分因素,更多的是我的一些疑惑,比如说,作为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她为什么会被学校因学习成绩而被劝退的,而又是因为没能够进入到其他学校入学?在此期间家长的行动固然重要,但是有些事情似乎并不是仅凭家长的力量就能去解决的。
04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小玥的经历在我看来是一个系统性悲剧的体现。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或许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呢?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那么,针对于上述情况,我们能够采取的行动又有些什么呢?
1、从父母的角度出发:
身为家长,首先,是要学会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情绪,并不意味着是去压抑情绪,而是通过一种更好的,不会给他人或是自己带来伤害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比如说:在表达的时候注意语音语调,同时注意对方给到的一些反馈,如果对方产生畏惧的情况下,这一点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观察出来。这时可能就需要适当地降低语调,缓和自己的情绪,不然容易引起对方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当接受信息的一方处于情绪紧张状态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抓不住信息想要传达的内容,而是更多地陷入情绪之中。
其次,对于孩子不良行为的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说,一开始发现孩子有某些坏习惯的时候,是可以批评的,但是并没必要上升为打骂。第一次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坏习惯、有了这样的坏习惯会带来哪些影响等问题,清楚告知给孩子,这样处理或许比较妥当。
当然后续可能也会再犯,但比起一遍又一遍地批评孩子做得不好的行为,主动去鼓励他好的行为,效果可能会更好。这就意味着,此时去维持孩子好的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及时给予言语上的鼓励或者小礼物,例如糖果、零食、小红花之类的,都是很好的巩固行为的手段。
再次,要重视对孩子情感层面的关注。
正如机器是需要油来润滑的同样,人心也是需要情感来浸润的,更何况人体比机器要更加的精密和复杂,相应地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用心地去维护。
无论是男女老少,情感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无法避开的一个终身课题。而对于这个课题,我们也存在着太多的误解了。其中很明显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每个人对情感的付出都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情感需求以及相应的情感满足方式。
就拿上述案例来说,妈妈对女儿表达她对女儿的爱的时候,是以一种“打鸡血”的方式,为女儿讨要公道、维护权益。而女儿所需要的,则可能是能和妈妈一起玩、妈妈的一个拥抱、甚至只是在她离家出走又被找回时的一句“你能安全回来真是太好了,我很想你”。
当需求和供给不能匹配的时候,情感的付出会被忽视、会被误解,而情感的需求也就无法得到满足。由此而引发的家庭矛盾,也数不胜数。
最后,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性教育。
这里所说的性教育,并不仅仅是指对于性行为相关的教育,更多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理结构、了解生理常识、并且对自己的身体要有保护意识。现目前我国在性教育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缺失。
就像案例中的小玥,她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没有节制的/没有保护的性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就会使得她对于性不以为然、肆无忌惮。事前如果她能得到这方面的教育,或许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了。
在我看来,与其单纯地从道德层面来批判、评价性,还不如以数字+相应后果的形式呈现可能更具有说服力一些,如果在加上相应的应对方式就会更全面了。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国初级中学性教育实施情况》中的数据来看,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57万7423人。新感染的人群中有1万6986人是15-24岁的年轻人,占新感染者人数的15%,而无保护性行为是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渠道。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艾滋病毒就意味着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会遭受巨大的挑战,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个人若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么即使是日常常见的感冒病毒,都会因自身免疫能力低下的原因,而成为致命性病毒,且目前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
有些学校可能会组织性教育相关的课程,如果学校没有组织,那么家长们也很有必要给孩子们上这样一堂课。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性教育并不低俗,性教育本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因此无需为此感到羞耻。
2、在家庭层面上,仅有物质基础而没有情感交流的家庭关系是很难维系的。
虽然各个家庭成员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但是彼此之间的沟通,尤其是情感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消极情感能够被接纳/包容,另一方面,积极的情绪也可以传达给彼此,这可能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经营的。
要注意的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在家庭里花很长的时间,可能即使是每周15分钟或是半个小时也好,彼此倾诉一下烦恼,给予彼此安慰也就足够了。
3、在社会层面上,增加和完善提供专业援助的机构。
能够提供专业援助的机构目前还是寥寥无几,不过好在也有不少人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也看到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采取了一些行动,比如杭州就一家心理机构可以全方面的托管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儿童,提供一般性的学习、社交等帮助。
愿这样的悲剧在现实中能越来越少,直至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