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孤独到极致,会发生什么?浅谈荣格集体潜意识与自性
作者:Hou Sirui
来源:微信公众号:猴猴说话(ID:houhoushuohua)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学会了在各个场合戴上合适的面具,身后则拖着一个长长的、沉重的口袋,口袋装满了自己面具下的阴影自我,有懒惰的自我、自卑的自我、异想天开的自我、曾经被环境否定,被自己怀疑的自我。
如今,在你内心深处,那些被你忽略的自我,向你发出了声音。
“为什么明明取得了一些大家认可的成绩,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是厌恶自己?”
“我会害怕夜深人静的到来,会害怕听见心里的声音,也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恭喜你,因为你可能就要迎来向自己内心探索的契机,甚至找到属于你的精神宝藏。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带你从荣格的视角,来探索你的内心世界。
01
独处
荣格的童年其实并不顺遂,在他3岁时,母亲因为精神崩溃,住院了几个月。
而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表面上坚守对宗教的虔诚,但是实际上没有宗教信仰,他只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做这份工作而已。因此,他父亲经常发牢骚,变成了一个疑病症患者。这也让荣格感到很难受。
小荣格在学校里,也被同学疏远,还有老师冤枉批评他抄袭别人文章,甚至还遭受校园霸凌,被其他同学打到在地,头部受到重击后昏了过去。(《简析荣格》)
因此,童年时期的荣格更喜欢独自玩耍、做白日梦,或者在树林里闲逛,有一个自己的秘密世界。
虽然假装虔诚的荣格的父亲离上帝很远,但是荣格却通过独处,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
这种感受到上帝存在的说法,让我想到了《与神对话》这本书。
书的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也曾声称自己和神产生了交流。他曾是报纸主编,还自己创业,后来被大火毁掉他全部财产,经历了四次失败的婚姻,还因为车祸差点丢了性命。年过四十的尼尔,风餐露宿,靠捡易拉罐维生,在1992年,愤怒的他写了一封包含怨毒和咒骂上帝的信。这时候神奇的事发生了,他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些念头和声音,是来自于他意识之外的声音,就这样,尼尔开始了一场与神的深度对话之旅,这些对话后来被编写成了《与神对话》这本风靡世界的畅销书。
我们暂且不去纠结,尼尔是不是真的遇到了神,但是这种与内心深处关联的契机,其实也和我们专注在体育运动和内容创作时的心流状态很像。我们只用做的,就是臣服,然后交给潜意识来完成剩下的工作。
不管是荣格,还是尼尔,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进入到了某种独处的状态里,而这种状态,也正是我们通往内心深处的开始。
《思想录》里说,宫廷小丑的发明,是为了解决国王的孤独。到了现代,我们个个都像那个国王,有很多娱乐方式和浅层刺激,来取悦我们,帮助我们逃避孤独。现在的我们,也就很难进入到独处的状态里。
那怎么才算独处?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算是独处吗?如果你在房间里玩手游,刷视频,写评论,这肯定不算独处。
独处的目的,还是创造一个与自己对话的环境和机会。
所以,你不妨给自己定下这样的约定,哪怕再忙,也让自己每天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你的思绪自由发散。或者,你什么也不做,就是简单地扫描身体,或者体会呼吸。
如果你这个时候受不了一个人待着什么也不做,可以先问自己第一个问题:此刻的我,到底在逃避什么,害怕什么?
而当你下潜的足够深入的时候,你不仅不会迷失,反而还会发现,在你的无意识深处,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它就是集体潜意识。
02
集体潜意识
小时候的荣格,曾幻想着有一座安全的城堡,这座城堡只有他自己才能进入,还隐藏着属于他自己的秘密(下图是荣格的画,画里有一个有塔楼的城堡,与他小时候幻想的城堡很像)。
在这座城堡里,他体验到自己是由两种不同的人格组成的,荣格把他们称为1号人格和2号人格。1号人格,就是他作为父母的孩子,每天上学,应对生活而存在的;而2号人格,则是远离人类社会的自我,更接近自然和动物,和上帝在一起。
7岁的小荣格会坐在石头上玩思想游戏,就是想象自己是石头,躺在斜坡上,被自己坐着。然后他会问自己:我是坐在石头上的那个人?还是被上面这个人坐着的石头?
这是不是很像庄周梦蝶?
2号人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现实的人格,那这些奇幻的想象如果不是来自现实,来自哪儿呢?
荣格的观点非常神奇,他认为,2号人格是超越时空的存在,是从非常原始的、遥远的人类经验中遗传下来的。
其实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来自跨越了几千上万年的旧意识,然后潜藏在潜意识里,最后通过创作被呈现出来。
就像你可以看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家都会构建出类似的梦境和神话传说。而这种共有的梦境和想象,也被荣格称为「集体潜意识」。
在王芳的《我们何以不同》里,对集体潜意识有一个更精彩的比喻:
如果说个人潜意识是水下的冰山基座,那么每一座冰山之下还有把它们联结起来的共同基地,就像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海床一样。换言之,是集体潜意识的存在支撑着人类全体,让一个个个体不再是无根漂浮的孤岛。
现代人是孤独的,当你向下探索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你会感到更加孤独。但是如果你再继续向下探索,你会进入到人性的深层,发现原来自己不过是庞大宇宙中人性的一部分,你找到了那个潜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巨大共同体,你不再感到孤独,因为你就是人类本身。
我自己时常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共同拥有一个灵魂,只不过它分别安插在不同的身体里,经历不同的环境,长成各自的样子。你现在看到的屏幕里的我,其实也只是你的一个分身而已。
这么去想,是不是会觉得世界变得不一样了?这就是集体潜意识带给我的最大的感悟。集体潜意识里,蕴含着荣格的四大原型:
人格面具(Persona):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个体呈现给外界的自我形象。
阴影(Shadow):个体不愿意承认或隐藏起来的一面,通常包含被压抑的特质和冲动。
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分别代表男性内在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内在的男性特质,是个体潜意识中的异性形象。
自性(Self):作为人格的中心,自性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代表着个体追求完整性和个性化的最高目标。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荣格提出的“自性”这个原型。
03
自性
什么是自性?
你可以想象一个圆,代表你平时能感知到的意识,圆的中心,就是你的“自我”。
这个自我会感受到开心、难过、悲伤、愤怒,也可以感受到是自信还是自卑,是不是足够幸福。
这个圆其实附着在一个更大的球体上,球体代表着我们平时很难感知到的潜意识。在精神分析看来,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因为潜意识在作怪,让我们内心产生冲突。
这就需要你有一个更深刻的“自我”,来调和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这个更深刻的自我,就处在球体的中心,也就是荣格所说的“自性”。
荣格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在目的就是实现自性,最终都是要获得心灵的完整与统一。
比如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整合,在《我们何以不同》里说:
如果一个男性拒绝接受女性化的部分,就会过分强硬、冷漠、缺乏同情心、感受性甚至是创造力;反之,如果一个女性拒斥她内心的男性化部分,就会过于软弱和被动。
当你能平衡自身的内在性别,便能达到一种更强大、更完整的精神状态。
而且已经有现代的研究得出了结论:具备「双性化优势」的人有更为丰富的心理工具箱,他们的大脑也更具有可塑性,焦虑与抑郁程度也更低。
再比如内向和外向。
我们能看到现在很多人,会以“e人”和“i人”来自居,但是这种分类和标签,容易误导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因为人活着,就会不停地变化,任谁都不可能只固定在一端,而是在两极的光谱上不断地流动。
你看荣格小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内向、敏感,但到了中年以后,他形成了与各界人士相处的本领,在他不断追求自性化的路上,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拜访他,来向他咨询或者拜访他的人,都觉得他谦恭有礼的言辞、幽默以及和蔼可亲的成熟。
实现自性,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做起来,其实不难。简单来说,就是你要去尝试吸纳不是你的一切。
我曾经把对我和视频的负面评论,当成一种攻击。但是现在,我觉得它们更像我头脑中的一个个从未说出口的念头,是我在追求人格完整的道路上,需要补全的缺口。
我会犯错,我也有缺陷,但带着这些伤口和残缺,才让我看见了更完整的自己,我开始理解了荣格所说的那句:“不要完美,只要完整。”
这要比活在虚幻的自恋泡沫中去自我欺骗,来得更纯粹,更坦然。
04
结尾
即使过了中年,荣格也从未停止对潜意识的研究和对自我的探索。
1922年,他在苏黎世湖尽头的波林根买了一块地,建造了一座结构简单的塔楼。他保留了一个房间,只允许他自己进去,在那里完成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写道:“在波林根我处在我的真实生活之中,我成为内心最深处的我自己。”(《回忆、梦、反思》)
那个他小时候经常幻想着的秘密城堡,那个让他发现1号人格和2号人格的虚拟城堡,在如今,与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自我,一同从阴影走向了光明,从幻想走进了现实。
还记得开始说的那个身后的长长的口袋吗?
前半生我们拼命往口袋里塞进去的特质,在余下的时间,也要慢慢把它们从口袋里拿出来。
与其说这些是你心中的阴影,是你的弱点,不如说,它其实是一把钥匙,来帮你打开内心的宝藏,遇见更完整、更强大的自己。
感谢你花时间耐心读到这里,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同样需要通过独处来了解自己的朋友。如果我的经验和分享能因此帮到更多人,我也会很开心的。
内容参考
书籍《我们何以不同:人格心理学40讲》王芳
书籍《简析荣格》安东尼·史蒂文斯
课程《人心之谜: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思想宇宙》杨照
书籍《内在天赋:成长蜕变的潜意识源动力》陈安逸
作者简介:Hou Sirui,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猴猴说话(ID:houhoushuohua),关注我,一起深度思考和成长。
原作者名: Hou Sirui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猴猴说话(ID:houhoushuohua)
转载原标题: 当人孤独到极致,会发生什么?浅谈荣格集体潜意识与自性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