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人一生的,不是钱和命,而是这6个字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会员。真实姓名:李心洁。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前段时间,有位3岁的小女孩因说了一句“你好,我有一个帽衫”,而迅速走红。
这句话源自宝妈“宝力龟龟”发布的一条视频。视频开头,小女孩先是用一句“你好,我有一个帽衫”向网友们礼貌问好。接着她说:
“我要在网上问问,别人的帽衫穿上帽子大大的,漂漂亮亮的,为什么我的帽衫穿上之后像个大耳朵矮人,显得很忠诚,像谢夫涅”。
表达完自己的困惑后,小女孩又像个“小大人”似的问网友:
“到底怎么买到大帽子帽衫,挺着急的。”
短短几十秒的视频,小女孩用她成熟的发言、强大的逻辑和笃定的自信,“圈”了数百万粉丝。
后来,粉丝们纷纷称她为“牛老师”,只因她那些非常出圈的精彩言论。
和爸妈吃自助餐,她心满意足地感慨:“这真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民为所欲为。”
狗狗病了,妈妈问她有钱给狗治病吗?她说:“没钱养什么狗。”
遇上委屈事,她不肯接受道歉:“我要的不是道歉,我要的是平衡。”
送人东西还要回来一半,妈妈问她怎么好意思?她说:“别让不好意思给耽误了。”
快闭馆了,工作人员说现在买票不值得,她说:“值不值得不在她心里,在我心里”……
小小年纪,就已经达到这种境界:不将就、不妥协、不糊弄。
我发现,“牛老师”身上体现了一种“高自我价值感”,恰恰是当今很多成年人已缺失的宝贵特质。
那么,高自我价值感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
我们又该如何拥有不将就、不妥协、不糊弄的底气?
今天,壹心理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我不值”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
可能有人会好奇:什么是“高自我价值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它是由自尊、自爱和自信组成的。指一个人能够忠于自己的个性、精神和价值观,不因外界否定而丧失自我肯定。
而低价值感,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三个负面影响:
1、低自尊,缺乏自我意识。
自尊就是一個人对自我的评价,认为自己是否值得被爱,也是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的关键因素。
低自尊,是指一个人无力专注自身感受,总是向外寻求他人评价,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
TA们眼里有整个世界,却唯独没有自己。
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不愿意向别人示弱,也拉不下脸寻求帮助;
不了解自己想干什么、讨厌什么,习惯讨好别人;
总会想“我做得好吗”“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
这些状况,其实都是低自尊造成的。
2、不懂得自爱,总是自怨自艾。
这里的“自爱”不单是指洁身自好,更是自我支持:
坦率面对自己、满足自我需求、关心自我感受、接纳真实的自己。
而不够自爱的人,是难以支持自己的。
容易对自己怀有怨恨,也容易把这份怨恨带给他人。
不但自己内耗抑郁,而且会让身边的人疲惫不堪。
一个无法自爱的人,很难真正爱上别人。
不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人事物,只能模仿别人、随波逐流;
习惯从别人身上获取参照物,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有这些想法的人,内心深处是缺乏自爱的。
3、自信水平扭曲,要么过低,要么过高。
真正的自信,是一种“60分的自我肯定”:
知道自己有40分的不足,但相信总体是好的,不足是上升空间,而不是瑕疵和污点。
缺乏自信的人,容易给自己过高的肯定:
比如,给自己超过100分的肯定,认为自己是“神”,地位高于所有人。这种情况下,会发展成过度自恋
的心理。
或者,容易给自己过低的肯定:
觉得自己只有20分,又笨又长得不好看,什么事都做不好,形成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
如果你长期处于“低自我价值感”的状态,它便会浸染你所有的思想、情感和言行。
“我不值”“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信念,就会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02
“我值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我价值感强的人,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也就是拥有较高的自尊、自信和自爱水平。
1、拥有“安全高自尊”的人,有笃定的自我意识感。
心理学家将高自尊(High Self-Esteem)分为两类:安全高自尊(Secure HSE)和脆弱高自尊(Fragile HSE)。
拥有“安全高自尊”的个体,我们也称之为自尊稳定性较高的人,即自我评价稳定积极、不依赖外界评价。
这样的人即使得到消极评价或遭遇失败,也不会自我怀疑,而是认为这种失败只体现在特定任务上。
这样的人无论被外界如何看待,都会遵循自己设定的“人生剧本”:
专心关注自己的感受,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并想方设法地活成理想中的自己。
如那句经典的话所言:“你想做什么你觉得正确的事情,就尽管去做”。
2、“高自爱”的人,更懂得如何爱护自己。
网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女网友小时候被同学排挤,同学给了她的好友10块钱,让好友不要跟她玩。
好友冷落了她,可她丝毫没感觉自己被排挤,直到好友良心不安,将这事说了出来。
她说:“那你分我5块。”
好友给了,她们又开开心心一起玩了。
高自爱的人,比起关注“谁讨厌我”,更关注“我喜欢谁”“我在乎什么”。
因为目光总是追逐美好,所以TA们不会因为被一些人讨厌而深受打击、自我否定。
TA们坚信自己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自然也能满怀希望面对人生。
3、高自信的人,能全然接纳自己。
在心理学中,与自信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指人
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
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
很多人认为,自信源于颜值高、家世好、运气好......
但其实,真正的自信是:在一切没那么好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自己60分的优点,也能接纳自己40分的不足。
03
作为成年人,如何习得高自我价值感?
造成一个人“低价值感”的重要原因是:童年的镜像误入。
心理学家拉康把“镜子”视为一个人认清自己的关键。
“镜子”,指的其实就是周围的人,我们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照见自己的样子。
但有时,自我和他人的边界容易混淆,导致我们无法准确认知、理解外界和自己的关系。
我们好像被“吸进”镜子里,成为别人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就叫做“镜像误入”,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
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活着;
孩子和母亲形成“共生关系”,谁离开谁都活不下去,孩子无法形成自己的功能;
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的痛苦远大于爱,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困惑、不安。
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价值感。
如果没有在好的环境中长大,我们该如何提升自我价值感呢?
我想分享《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中的三个方法:
1、接纳自己的不足。
书籍作者黄启团在年轻时,一位朋友指出他的茶叶品质不太好,寄来贵重的茶叶请他品尝,他感到自尊心
被刺痛,将茶叶退了回去。
多年后,他在一次直播中被指责是“江湖术士”,但他全程保持微笑、没有反驳,读者问他,“怎么做到
情绪如此稳定的?”他回答:“因为世界很广阔,这里有喜欢我的人,也有不喜欢我的人。”
两件事处理方式之所以天差地别,就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感得到了提高。
黄启团老师做到了接纳自己的不足,但不因此小看自己、或感到自己被别人小看。
如此,就跨出了提升自我价值感的第一步。
2、通过心理学疗愈过去的创伤。
很多人学习心理学的第一动机,都是为了疗愈自己,事实证明,这确实有效。
低自我价值感是童年的镜像误入,我们在镜中看见一个扭曲、破碎的自己,这份主观认知虽然根深蒂固,
但可以改变。
就像黄启团老师在书中写到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学习,改变自我价值也不例外。心理学,是改变自己最
好的学问。”
3、勇敢行动,通过实践训练自己。
高自我价值感包含良好的自信、自尊、自爱,我们可以从培养自信开始,逐步累积。
而培养自信最好的方式,就是付诸行动与实践。
不断尝试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在能力逐步提高、认知得到扩展的过程中,就慢慢积累了自信。
自信,加上逐步提高的自尊和自爱,人就自然有了高自我价值感。
04
作为父母,如何养出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曾在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童年时获得的原始自我价值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原动力,即使在成年后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也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
既然,家庭对自我价值感的塑造如此重要,作为父母,我们可以怎样培养出高价值感的孩子?
《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给出了三个实用性的建议:
1、用正确的方式“批评”。
“正确批评”的步骤是:先肯定人,再批评TA所做的事,最后回到人,提出希望。
举个例子:
“妈妈知道你平常很用功,有在认真学习(先肯定人);
但你今天被老师发现上课时开小差,和同学讲话,违反了课堂纪律,是不对的(批评TA所做的事);
但这并不是说你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只是一时间不注意(再回到人);
妈妈希望你以后在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好吗?(提出希望)。”2、多鼓励孩子。
很多大人向孩子描述行为时,会强调这种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不好影响。
就像孩子上课时和同学说话,老师、父母会强调“影响了其他同学上课”。
但其实,经常强调孩子带给他人的价值,更容易培养出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
比如,强调孩子的行为带给父母的价值:
“宝贝,你刚刚给我倒的那杯水,特别解渴,妈妈正想喝水呢,你帮了我大忙了。”
或者,向孩子提供的一切表达感谢:
“宝贝,谢谢你今天这么早就做完了作业,这样我们都可以早点睡觉了。”
3、多说提升孩子自我价值感的话。
包括:
“你很有价值”;
“我们相信你”;
“全力以赴就好”;
“你今天进步非常大”;
“这件事你做得非常好”......
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会让孩子懂得:即便你没那么优秀和完美,也值得被爱。因为一个孩子只有被好好爱
过,才能知道自己是值得的。
05
写在最后
黄启团老师认为:“家庭教育就像为孩子的一生预装操作系统一样重要。”
身体、条件是硬件,信念、价值观就是软件。
硬件好,人生比较顺遂;
软件好,就能丝滑度过不顺遂,不断为自己赋能。
看完黄启团老师的这本书——《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我才真正理解:
无论重新养育自己,还是教养孩子,都需要具备高自我价值感的宝贵内核。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四大教养模式、五大心理营养,为家长们分析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助父母
发现孩子内在的奥秘。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书中令我深受触动的内容:
“自我价值就像树根,只要深深扎入土里,就不怕风吹雨打。学会提升自我价值,或许就是扎根入土的意义;学会自尊、自爱、自信,拥有丰盛的内在世界,或许就是活出自己的意义。”
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小孩,“觉得自己很好”都是一种宝贵的能力,愿你早日拥有这种能力。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