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感到自卑和不够好”
作者:子瑶
排版:艺儿
责编:艺轩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考第一也不要骄傲,骄傲使人退步。”
“不就是考了90分吗?怎么不自己看看那10分扣在哪里了,就在这里瞎乐!”
“你这次怎么考这么差,我去开家长会都替你丢人!”
“我怎么不骂别人,就骂你,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女儿啊,我说这些都是为了你好。”
以上的这些话语,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许熟悉,似乎曾经在自己的生活中一遍遍的出现过?
每当小时候的自己获得一些在孩子的世界里看起来很值得骄傲的成就时,大人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到我们头上,让我们保持谦虚,吾日三省吾身,看到自己的缺点才能一直进步。
时间长了,当我们自己也长成大人后,这些话语慢慢变成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每当我们获得一些美好的事情或者经历时,总会有一个声音在角落默默的说:“这么好的机会真的会落到我头上吗?”,“ta这么优秀,怎么会喜欢我啊...”。
这些声音也许代替了曾经的“中国式家长”,强调着自己的不配得感。那么,究竟不配得感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01
什么是不配得感
在了解不配得感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白,为什么“配得感”如此重要?为什么“配得感”会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呢?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对自己的认知,包括对自己性格、能力、情绪的认识。所有的这些认知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比如,当人们评价自己的时候,有些人会评价自己为“性格温和,乐于助人,比较擅长学习语言,但是数理的学习能力不高”;同时,也会有人评价自己为"脾气比较暴躁"、“擅长数学”、“不擅长人际关系”等。以上的这些评价词语都是基于人们对自己的自我概念的认知而产生的。
基于我们的自我概念,我们会对自己的经历和成就有相应的期待。举例来说,当人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擅长数学”的人时,人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一定不如其他学科的成绩一样好。
换一句话来说,当这个人在数学上获得一个并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时,由于这个结果符合ta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于是这个结果对ta来说就是合理的、不意外的。
因此,自我概念帮助人们去预知自己拥有的东西是否符合自己认知的能力。当人们获得的东西符合人们的自我概念时,这个成就才会被人们解释为这是自己值得的。
相反的,当人们的获得的东西并不符合自我概念时,这些成就并不会被理解成“这是我能力范围内值得的东西”,反而会被当成某种“意外之喜”,甚至认为这些成就不是我应得的,从而产生焦虑、怀疑等情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配得感。
02
不配得感是如何被加强的?
不配得感,其实就是人们的自我概念与人们所拥有的东西不相符而导致的焦虑情绪。不配得感的出现,往往代表人们的自我概念出现了问题。
在家庭中,有些父母常常会用掌权者的身份来面对孩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试图脱离父母的管教时,有些父母会用打击孩子自尊心的方式来重拾主导权。
比如,当孩子给父母说自己数学考试考了90分时,出于羞于表达赞扬的心理,父母会说:“你看看那10分扣在哪里了!做人要谦虚...”
父母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教会孩子谦虚,因为谦虚是中国社会欣赏的美德;但是,这些话语却会让孩子的自我概念产生偏差,从而觉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获得的成就。
长久以往,这些否定的话语会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态度,当孩子长大成人时,还是会用一样的否定态度对待自己。面对自己获得的成就时,一遍遍的对自己说:“我还不够好,这些都是我侥幸得到的。”
结果,在面对这些成就时,人们反而会觉得惶恐、不安,甚至会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即觉得自己现在的成就完全属于同名同姓的另外一个人,而自己什么也不值得。
比如,在拿到了梦想中的offer或者得到了某个大奖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开心,而是惶恐,觉得自己是不是冒名顶替了别人冒领了这份荣誉。
03
如何缓解
诚然,童年时的经历也许会使我们经历不配得感,但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来改变这种不健康的心态。
01定期回顾自己的优点
我们可以通过可视的方法去记录自己的优点。比如,我们可以在备忘录里记下别人对我们的夸奖,或者我们某件事情做的很棒的记录。这样的一份优点备忘录,可以在我们质疑自己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提醒自己:我还是很不错的。
02多去想想“我为什么值得”
当一件好事突然发生在我们身上时,也许我们的惯性思维会提醒我们,我们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还不值得这样的好事;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多去想想我们为什么值得。
比如,当某一次考试考得特别好的时候,不要去想“我不擅长这门学科,我不值得这个成绩”,而是去想“考试之前我复习的很认真,所以我值得这样的进步”。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不自信的时候,但是当好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不要去怀疑是否值得,而是拥抱下自己,对自己说一声:
你已经做的很棒了,这是你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