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专辑#02 抽红塔山的朋友
我打算写一段时间关于青春期的专辑,希望能够丰富对青春期的认知,有助于拓宽自己对青少年的理解。当然,我并不是希望这些材料最终成为理解青少年的范本,要去理解青少年真的太难了。
与青少年工作也是一件变幻莫测的事情,有时候像是在坐我不太能够享受的过山车,过程跌宕,惊心动魄,下了车还惊魂未定。但不得不说,青春期是让人充满好奇和具有充沛能量的一个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对青少年来说,这个阶段强大的能量就像是麻瓜捡到了魔法棒却不知道如何去驾驭,只能被强大的能量所牵着走。但偶尔能够挥动魔法棒的时刻,又会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力量真的发自自己的内心,而忽略了自己其实作为麻瓜这个真实而脆弱的现实。
这样的风光时刻一般并不会持续太久,一次考试的失利、一个忘了带伞的下雨天、一次生病带来的冲击、一次怦然心动的告白被拒或者无来由地被谁盯上看不爽等等的事件就可能会折断这根魔法棒,让青少年感受到魔力不来源于自己,魔力会失去,自己不再是无所不能的……
而由我虚构的青少年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02 抽红塔山的朋友
“从婴儿的反应里找答案……”烟男轻轻敲了敲我工作室的门,他提前到了,但此刻我还在参加Leonie老师带领的婴儿观察小组。小组还有2分钟就结束了,我决定先等小组结束。
老师还在继续说“就像是咨询师休假,也是离开来访者一段时间再回来,来访者会体验到客体的恒常性,也可能会感受到客体会分开的失望,也有的来访者会在这个阶段就消失了,好像他们从未跟我们有任何的联系。如果是婴儿观察,我们需要从婴儿看到父母离开一两天后回来的反应里寻找他是如何自己度过这段时间的答案;如果是来访者,她们也会给我们很多不同的反应……”
老师到点就干脆利落地结束,我稍作休息后就已经临近烟男的咨询时间了。我打开了门,看到他在狭长的走廊尽头,一道剪影竖在那里。他消瘦的身躯变成黑影后更显得单薄,如同一张黑色纸片。
我喊了他的名字——
“烟,到点咨询了。”
他闻声一颤,随后有微微火光落到地上,被他一脚碾灭。他转了过来,光线打在他的侧脸上,我还没来得及看清表情,又陷入黑暗。
我先回到沙发上坐下,不一会他就走进咨询室,表情显得尴尬。
他先开口,“你看到了?”
“看到?”我表示疑惑。
他伸出左手,向我比了一个抽烟的手势。
我立即明白他的意思,“是的,看到你抽烟了。”
“那没什么好说的了,反正你会告诉我爸妈的。”他往后靠向沙发,抬着头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一贯用来表达不爽和拒绝跟我沟通的方式……
第一次咨询的时候,他是被父母强行送过来了,理由是逃学和跟街头混混一起抽烟。到我工作室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一顿争吵,父母推着他进门,塞下一句“你才15岁,给我在这里好好接受管教”就关门离开了。
在与儿童青少年见面之前,我都会先做家长访谈,以此来初步评估父母对于心理咨询的了解与期望的程度。在沟通后如果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并且家长有一起合作的意愿,我才会继续去见孩子。所以父母是知道孩子来我这里并非接受管教,或许他们是出于迫切希望改变孩子的意愿和看到他这样就很愤怒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但确实也让孩子对我产生了强烈的抵触。
他往后靠向沙发,抬着头闭上了眼睛。
“烟,我们聊聊?”我向他提议。他没有任何反应,维持着这个动作。
如果我之前没有先进行家长访谈,那眼下的情况对我来说将会是更加棘手。从家长访谈里得到了父母双方对于烟的一些观察和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去耐受他对我的拒绝和让我靠近理解他带来希望。
“‘他们不是小混混!’这是你刚刚跟父母吵得很凶的时候你一直坚持没有让步的一句话。”他依旧沉默,“我想你不希望有人诋毁你朋友,哪怕是父母,是这样吗?”
他睁开了眼睛,表情惊讶地看着我。我也看着他,这是我们第一次目光有了接触。但一旦更靠近他一些,或者谈到他感觉伤自尊的话题,他便下意识地如同刺猬一般缩起来,你说什么都不理你,通过这种方式让你既恼怒又无力。
今天这次咨询也再次出现了。这是我第一次目睹了他抽烟的现场,我在想,他在等待我出现的过程中抽烟,是否跟他这次提前敲了门但迟迟没有得到我的回应有关。
“我刚刚叫你的时候,是不是让你感觉到好像被抓了现行?”我的感受并没有逮住他抽烟了,或者他抽烟让我很愤怒很烦躁,反而我从他在走廊尽头抽烟的场景中,感受到烦闷和孤独?他似乎把我当做了抓他现行的父母,所以也把我感受为会站在父母那边的人,把他抽烟的消息告诉他父母。或许在他的想象中,我看到他抽烟也是会感觉愤怒和讨厌的。
他没有理我,这让我想到在他敲门的时候,我也没有理他。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为什么这节咨询他会提前过来敲门”上,因为以往他都是等到准点或者迟一两分钟才进来,跟上一节咨询有什么关联吗?还是在他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让他希望更快地来见我,这个部分我暂时无法得知。我选择从上一节咨询里去思考这一节他提前敲门的动力,我想到了他说到的抽红塔山的朋友。
他是这么说的,“香烟是一个很方便的东西,可以用来给朋友分类,比如说我有一个抽红塔山的朋友可以一起消遣无聊的时光。比如说抽上一根烟,可以把它当作手中的玩具,随意摆弄,它可以作为社交的工具,递烟过去,点烟,抽烟,关系一下子就好上了不少。我知道,香烟不见得是一个好东西,但它真的是一个方便的东西。”
聊着聊着,他说起了这位抽红塔山的朋友,也就是父母口中的街头小混混“他是跑外卖的,美团、饿了么都跑。有时候我跟家里人吵架跑出去的时候,就跟着他一起去送外卖。他开电动车,我就踩一个共享帮他一起送。
搞笑的就是这人好像不用吃午饭的,中午高峰送餐时间过后,一般也快要到两点了。他都是去便利店给我带一份饭,自己买一包香烟,他说过了饭点就没有胃口,吃了也是浪费。我也说没胃口不想吃的时候,他反而说你跟我不一样,我是香烟体质,吸烟就能饱,你那么瘦,饭还是要吃的……”
他讲了很多关于离家出走跟红塔山朋友一起经历的事情,外卖汤洒了被顾客破口大骂,为了不超时闯了红灯差点被路口右转的车撞到,放在车上的外卖被偷了看到红塔山朋友把嘴唇咬出了血然后跟笑着跟他说没事,平台有理赔,不会让他承担的……
烟男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但咨询时间已经到了,我跟他说咨询时间到了,我知道你还有想说的话,下次咨询再听你说。他说好,抿着嘴站起来,好像如释重负般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是因为我在房间里,你敲门但我没有理你让你生气不想理我吗?”他还是闭着眼睛,不一样的是他点了点头。我说,“抱歉”。
“没事,习惯了。”他低着头,看着我茶几上街机造型的浅绿色时钟,“也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提前了,今天没戴手表,所以上来了也不知道几点。你没有开门,我以为你不在。结果你在,我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好像被耍了一样,很生气。”
烟男对于有没有被尊重很在乎,这可能跟他过往很少从重要的养育者身上感受到被注意、被在乎有关。这是心理动力学的假设,他的家人似乎也很难理解他的感受,经常能够听到他们形容烟男的一句话就是——小时候很乖,也很好相处,长大了怎么变成这样。
我想,当我们感觉到孩子是突然变化的,这意味着孩子的心跟我们的心已经远去很长时间了。这也能帮助我去理解刚刚那个抽烟场景里,我感受到烟男的烦闷和孤独。
我告诉他“我在的,这个时间点是每周固定预留给你的,如果我有什么事情无法咨询,我也会提前让父母转告你的。”我尝试去回应他在我这里感受到的不安,接着我把重点转向了被耍很生气的感觉,“你说感觉好像被耍了,很生气,你可以多说一说吗?”
“不知道怎么说,就是被耍了,像个傻逼。”
“那在我还没开门叫你之前呢,你敲了门却没有回应的时候,是啥心情?”
“有点懵,平时来门都是开的,我也不知道是我时间提前了,还是搞错时间,或者你不在,忘掉了之类的?”
“焦虑不安?”
“反正烟就到手里了,然后就走到另一头抽烟了。”
“平静下来了?”
“不那么生气了……对了,很生气,我有个古怪的念头,就是觉得你的门是开着的,我推了两次,确认了它关着。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烟就到手里了。”
“对,下意识的。怎么会这样?”
“你说觉得被耍了,这个感觉像是在说我是故意把门关了,耍你。”
“对,你难道不是吗?”
“你觉得呢?”
他依然看着我桌面的绿色时钟,“你还是在这个时间点开门,如果你不是故意的,难道我朋友他也不是故意的?”
“抽红塔山的朋友?”
“嗯,上次结尾想说的,某天他说不想跑外卖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烦死了。我以为他说的是我,从那之后我就没有再去找他了。父母以为我好了,不出去了,问我要不要去上学,昨天我也去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很怪异的感觉在心里挥之不去。”
“跟刚刚的感觉很像吗?你对我的感觉。”
“觉得你其实是厌烦我的,不开门也不想见到我,觉得……”他停顿了片刻,像是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把话吐出“朋友也是厌烦了我。”
“被厌烦可是相当难受的,特别是被自己在乎的人……”
他打断了我,“是,有没有可能,他也像你一样,并不是真的厌烦我,而是——”
“误会!”
“误会!”
我们一起说了出口,我补充说,“兴许,被厌烦是你害怕的,所以隐约感觉到的时候,你就不敢往下打听了。”
“烟就到手里了。”他笑了,用左手比了一个刚刚进来就做给我看过的抽烟的动作。
我看到也笑了出来,“那你后面打算怎么做?”
“递烟过去,点烟,然后打听打听。”他搞笑的眼神,像是在说我知道你不希望我抽烟,但我还是要这样。
“看来烟还是很必须?”我也承认自己是有不希望他抽烟的态度。
“烟很方便。”
我能够安慰自己的部分是,如果对烟男来说,有其他也方便的表达想要亲近一个人的方式,或者他更能在自己感受害怕的时候敢于去打听打听,那烟或许就变成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