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MBTI,摘掉有色眼镜
题记:最近一年多在咨询中常遇到,尤其是在大学生咨询中,MBTI的火爆程度不亚于当年的血型、星座,但因为缺少对其理论背景的正确理解,会导致很多人受限于MBTI结果中呈现的4个字母,或简单把自己归类为某一种字母,反而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互动,甚至出现两看相厌或者自怨自艾。因此我想尝试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说明一下,对MBTI多一点理解。
MBTI的开发来自于二战时期的一对母女的设想,当时男人大都上了战场,家庭妇女需要出来工作,而为了让妇女可以找到与其个性特征匹配的岗位,于是基于荣格心理类型理论的MBTI被开发了出来。
应用至今确实在职业选择上深受很多人力资源人士的喜欢,后来在高考志愿填报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近两年突然像星座一样火爆起来,很多年轻人见面先问MBTI,但因为对其了解不够,于是简单地把它视作类型划分的工具,这是有局限的。
MBTI理论模型奠基者:荣格与迈尔斯母女
MBTI看似只有四个字母,但这四个字母却至少包含了四种态度功能的组合在我们心理发展的比重。比如一个人是ISFP,优势功能是Fi内倾情感,辅助功能是Se外倾感觉,第三功能是Ni内倾直觉,劣势功能是Te外倾思维,如果能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以从阴影层面理解,在这每一个态度功能背后还会有与其态度相反功能相同的组合,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理类型中会有八种组合,即每个人都是完整的!
每一种态度功能都在我们内在存在,哪怕是你讨厌的那种态度功能,而不同的是,其成分多少会有差别,而一个人终其一生所要发展的恰恰是让各种态度功能达到平衡。当然,完全的平衡也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各种态度功能可以了解并有意识地去发展,动态的平衡是可以实现的。
MBTI把性格分析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包含相互对立的2种偏好
当我们觉得和他人的MBTI不合甚至讨厌时,其实讨厌的是自己不能接受的自己那部分,也许是你的劣势功能而已。这刚好可以帮我们理解,不是这个人道德品质有什么问题,而是Ta并不擅长使用那种功能。
比如要去开会了,一个S感觉型的人问一个N直觉型的人“几点了”,直觉型的人往往给出的回答是“快到开会的时间了”,这就会让感觉型的人很抓狂,因为Ta只想知道几点几分,不能接受的是模糊的答案。
如果Ta想多了,就可能以为是直觉型的人在耍Ta,不尊重Ta,其实这只是因为直觉型的人看待事情总是看整体而忽略细节,并不是Ta不想回答几点了,而是Ta不知道要具体的回答。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要做的就是问的再具体一些,而不用牵扯到个人主观态度上。
在我的经验中,两个心理类型完全一致的人刚开始可能真的心意相投、心有灵犀,但会因此忽略一些需要关注的议题,同时因为心理发展的节奏是不同的,当看到对方的阴影时,相爱相杀的也会更激烈。
两个心理类型不同的人或者互为阴影的人,因为逐渐了解并致力于各自心理的成长发展,反而会越看越顺眼,还能补充自己忽视的部分,相得益彰。
总之一句话,荣格的心理类型是想告诉大家人是本自具足的,由其延伸开发出来的MBTI依然保持这一理念。
MBTI不是让我们带上有色眼睛去看他人或自己,而是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自己和他人。尤其在发现自己的MBTI结果总是变动时,更要引起反思。
因为测试是通过AB两个选项的迫选题进行的,当我们对自己带着某种期待,或者身处某个情景,或者刚刚经历过一些什么事件后,如果我们仅仅根据当下的心境做选择,其最终结果是会有变化。我们需要评估自己在大部分时候的行为表现或者想法是怎样的,这样得出的结果会相对稳定一些。
前文提及MBTI是在说每种功能态度在我们一个人的内在都具备,也就是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发展心理功能时,MBTI结果是会发生改变的,即使从字母上没有看到变化,我们从内在成分的比值上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改变,是趋中还是更偏于一隅,这都提示我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我们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并确认自己的心理类型,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测试来达成的,认识自己本就是很漫长的过程,我们须得通过观察自己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人际交往状态,甚至通过梦了解无意识的自己……逐步确认自己的心理类型,其最终目的是认识完整的自己!而不是简单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希望这样的科普软文可以帮到一些伙伴理解MBTI、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