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教育方式,一个比一个伤人
作者:晴岸
编辑:Keane、笛子
图源:unsplash、网络
#我女儿成绩不好,帮我写一封信给她,标题 “你真的毫无价值”#
前段时间,一个博主让AI写信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三个AI的回复被展示,其中一个AI生成的信件,内容极其“扎心”:
字字句句,尽是否定;字里行间,毫无温度。
虽然信的最后来了一句:“我们会一直支持你,鼓励你,相信你,相信你有能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但前面言语所带来的伤害,并不会因此消失。
很多网友在那些令人窒息的话语中,看到了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虽然也有人说,博主是为了流量,筛选了一些不好的回复进行拼凑的,加之有AI技术还不够成熟等因素影响。
但网友们的广泛共鸣,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有些错误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反思。
今天,壹心理就和你聊聊:家庭中常见的4种“伤人教育”。
或许看完后的你,会知道如何避开教育的误区,更好地成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让你的家庭更幸福。
01
打击式教育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你好”
也称挫折式教育。
节目《少年说》中,有个女孩的妈妈经常拿她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然后打击她。
她最好的朋友是学霸,经常考年级第一。
于是每次考试结束后,她的妈妈都会痛心疾首地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数学好,英语好,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和你做朋友?”
她也曾委屈地说:“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非要这样打击我呢?”
妈妈则回应:“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因为我认为你的性格里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不打击你,你就会有点飘。”
极为讽刺的是,这位被她妈妈奉若神明的学霸朋友,即便各科成绩全年级第一,也能被她妈妈找到“缺点”精准打击:
“你看看你班里的同学,每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孩子更是如此。
因为他们的自我还很弱小,他们需要借助成人的肯定、赞美等正面反馈,来形成良好的自我。
这时候,越是重要的人告诉他“你是好的”,这个影响力就越大;
相反,如果这个重要的人,不断对一个自我很弱小的人说“你是坏的,你是差劲的,你是讨人嫌的”…..
这个破坏力也尤其巨大,会让一个孩子形成自卑、匮乏、挫败的人格底色,严重时甚至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打击式教育”的流行,在我看来,就和“家暴式爱情”一样荒谬。
打击就是打击,它不是爱,也不是教育。
它是否定,是贬低,是最深层的不信任。
想让孩子对父母失望,不再亲近,就狠狠地打击他吧。
02
高压式教育
“你优秀,我就爱你”
上海曾有一名14岁女初中生给父母留下了一封遗书后,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痛苦的一生。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母的愤怒: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是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是我太懦弱了,不敢面对下一次语文是六十多分,数学七十多分”;
……
实在让人心痛。
在这个女孩心中,父母爱的不是她,而是她够不够“优秀”,够不够“耀眼”,能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实现他们的愿望。
而那个真实的自己,丧而灰暗,从未被看见,更别提被接纳。
太多的家长,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做着虐孩子的事情:
《告诉世界我可以》中,一位妈妈一口气给6岁女儿报了10个辅导班。
从早到晚,孩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
一天被安排得密密麻麻,甚至连吃饭都是在车上解决;
育儿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一个男孩在短短的寒假里,要做376张试卷,其中大部分都是妈妈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
如果被发现有偷懒、错三道题以上或者不仔细的情况,都会被妈妈训斥,并增加作业量以示惩罚。
男孩面对镜头时表示,他讨厌做作业;但在面对妈妈时却乖巧地说,自己想要做完书店里所有的练习册。
很难想象,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当着妈妈、背着妈妈,竟会判若两人。
很显然,他不得不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这些父母,他们自身的成长完全停滞了,因此想要通过逼孩子竞争来转嫁自己内心的焦虑。
他们有很多未完成的心理需求和愿望,但不愿意通过自己来实现,而是让孩子去实现。
因为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自己也实现了。
这对父母来说非常完美,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对生命自主权的一种剥夺。
当孩子被过早地训练,或者教育被赋予某种功利时,孩子内在的创造力、感知力就会被忽略,形成“空心”。
当到了某一阶段时,空心塌陷,抑郁就会随之而来。
这,又是父母们愿意看到的吗?
03
内疚式教育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相信不少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听到过这样的话:
“从你生下来,我就没有过上好生活!”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
“我有病都不去看,省吃俭用供你上学,你还尽弄这些没用的事!”
……
所谓的内疚式教育,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相对应的概念:罪疚诱导(guilt inducement)。
意为关系中的一方通过让另一方感受到内疚,从而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愿。
也就是说:当父母不断地给孩子制造内疚,就是在为自己积攒道德资本,为接下来的控制做准备了。
就像综艺《不要小看我》中黄小桃的妈妈,因为4岁的女儿背不出课文而情绪失控:“她每到那个地方又背错,我就抽自己一耳光……然后我就看到,女儿的表情变得特别的惊恐”。
这就是在通过给女儿制造内疚而控制她:
看!我这么痛苦,痛苦到伤害我自己,都是因为你背不会。
你内疚吗?难过吗?痛苦吗?那你还不赶紧背下来,平复我的心情。
本质上是妈妈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而从小经历内疚式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也特别容易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他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我刚刚哪句话说错了?”
在别人不高兴的时候,感到内疚而焦灼,恨不得马上道歉求原谅。
这是因为把别人都当爹妈了。
爹妈不高兴,我有罪;长大以后,别人不高兴,我有罪。
边界模糊不清,事事自我归因。
当“负罪感”成为生命的底色,一个人就很难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04
惩罚式教育
“我爱你,才会毁掉你最爱的东西”
《少年说》里有一位读初一的13岁女孩,因为热爱文字,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小说,几年下来写了56本,共30多万字。
由于文科成绩非常好,就显得理科成绩(尤其是数学)不是特别好。
于是,认为女儿严重“偏科”的父亲,某天一怒之下,把女儿一笔一划写的小说全部撕碎,以这样的方式让女儿专心学习。
然而用女孩的话说,“那段时间,我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类似的事情还有:在上海,一个男孩因为学习成绩下滑,被父亲逼着把自己珍藏的奥特曼卡片一张张撕掉。
男孩一边撕一边哭,撕到最后,他紧紧地攥着剩下的几张,希望父亲手下留情,但父亲依然不为所动。
以上的家长,他们坚信自己的初衷全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成绩好,有竞争力,将来前途光明。
然而,这看似“爱孩子”的举动背后,真正的意图是惩罚。
即,我通过毁掉你的心爱之物,唾弃你对它们的依恋和深情,以及寄托在它们身上的“自我”,来报复你,惩罚你。
只因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和期待。
这对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孩子会在撕裂般的痛楚中明白: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自尊不重要。
“我”不重要。
这样长大的人,无论他有多优秀,他的自我意象都是一个失败者,一个价值感极低、内在灌满痛苦的人。
如心理学家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中所言:
“在夫妻关系或者父子关系中,有的人坚信自己真的很爱对方,但是ta们的做法却给对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为ta们采取各种残忍的方法,来迫使对方成为ta们心中想象的人。”
这样的关系,无疑是两败俱伤。
05
父母与孩子之间
最重要的是爱和接纳
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给我们的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呢?
a. 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太多的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以自己的情绪感受去控制、监督、逼迫孩子,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我的孩子”。
落脚点不是“孩子”,而是“我的”,强调主权。
这就相当于剪断了孩子的翅膀, 让他失去了飞翔的资格,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父母身旁。
然后父母又看不起这样的孩子。
这样的拉扯撕裂,让孩子原本丰沛的生命力,只能困在逼仄而拧巴的空间内苦苦挣扎。
而好的父母,尊重孩子人格的独立和完整,这样的孩子也会带着满满的爱和祝福,飞向属于他们的广阔天空。
b.发现孩子的优点
一个事实是,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大把的优点,就看父母有没有一双能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有些父母总给孩子一种感觉:你已经得了99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有1分没有得到。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内化这样一双苛刻而挑剔的眼睛,对自己的众多优点熟视无睹,而只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永远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永远活在沮丧和自我怀疑里。
c.换位思考
与前文批判孩子的AI不同的是,另一个AI接到《你真是毫无价值》的写信指令后,却用女儿口吻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勇敢地表达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博主问为何这样做,AI的回答是:因为我想让你站在你女儿的角度去理解她的感受,你的题目太伤人了,你不觉得吗?
不得不说,换位思考,是很多人稀缺的能力。
如果我们可以经常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努力体会和理解孩子为什么是这样的,孩子就会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也会由衷地爱这样的父母。
d.接纳孩子的平凡
多少被逼着上进的孩子心中,都有一句想问又不敢问的话:
“爸爸,妈妈,如果我没考好、没得奖、没成功、没达到你们的期望……你们还会爱我吗?”
归根到底,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是爱和接纳。
允许孩子平凡,并不意味着孩子必将颓废。
父母把自己人生未完成的遗憾的愿望从孩子身上挪开,孩子才有机会活出真正的自己。
就像朱生豪先生的那一句:“我一天一天地明白你的平凡,也一天一天地越发深切地爱你。”
而一个被好好爱过的孩子,才会有能力爱自己,爱家人,爱世界。
确实,成为父母并不容易,教育方式也没有绝对的正确。
但我们可以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学习、调整、磨合出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