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建人与人的信任感
随着疫情的变化,政策的调整,迎接2023的空气中满布希望的味道,也带着机遇与想像。
原本三天两头要报到的核酸亭停止运作,出入室内场所也不再需要健康码。在电视屏幕上,看见许久没步入的浦东机场撤除种种隔离设施,还原本来面貌,仿佛一切回到三年前。
然而,有些事情似乎回不去了。互联网上,各个平台随处可见因为意见不同而展开的论战。说得出道理的、带着个人意见的;诉诸理性的、诉诸情感的;想引起讨论的、发泄情绪的……
各种标签都出现了,就像《三体》中的情节,有些人被贴上「XX派」、「OO派」。
朋友之间、家人之间,也有因为想法不同而争吵,不相往来。在生活逐渐恢复正轨,疫情远离我们之际,这些在人际关系中飘散的戾气仍有待人们化解。毕竟大家都是同胞,都因疫情受罪,何苦成为彼此眼中的梁木。
对此,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处理好人际之间的矛盾,让生活真正回归祥和?
§01
信任:关系的内核
当关系出现裂痕,包括猜忌、矛盾、冲突、对抗等,这些心理活动的核心动力是「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当我们信任某个人,我们往往就能和他保持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遇到我们不信任的人,我们很容易和他出现摩擦。
一般来说,信任有六个内涵。这六个内涵是人际之间出现信任的指标,也是了解信任,而非盲信的主要判准:
一、价值交换
信任出现在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关系,这个关系存在某种交换行为。交换可能是情感性的、经济性的或社会性的。比如一位孩子需要被父母关心,员工需要从老板那里取得薪水,或是一位学生为班级尽他的学生义务。如果交换的过程中发生利益的损失,那么信任就会受损。
关系越深,信任越高,出现利益损失所造成的不信任感受也越强。所以当所爱的人背叛我们,我们会特别痛苦。
二、抽象化与概念化
信任是一种信念,比如我们认为一个人可信;也是一种意愿,比如我们试图相信一个人。信任本身不一定会有所行动,而是仅作为心理上的认同。所以信任其实也挺个人的,会因为个人主观的判断而所有不同。
比如有的人防卫心重,你对他好,他还觉得你是不是有其他企图。有些人比较容易信任别人,你什么都不用做,他就能对你做出信任的后续行动。
这也说明信任不能强求,并且很容易因为主观因素而变动。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不被信任时,我们不一定要急著解释,因为当对方认定你不值得信任时,你说什么都没用。
不难发现,这就是许多网络论战的原因,论战双方根本不信任对方,因为信任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一旦不信任对方,对方即使说得再有理也没用。
三、风险评估
信任与风险是一体两面的概念,没有风险就没有信任存在的意义。风险牵涉个体在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受伤害性」,比如恋人之间没有确定关系,就会让另一方感到不安;或者恋爱双方,A表示想给恋人更好的生活,但A没有工作、没有存款,就可能让另一方难以信任。
人们对于政策的信任,或者不同政策支持者彼此的不信任,多少都和他们各自所做的风险评估有关。大家都想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对于喜好投机的人,他们可能更容易高估自己承受伤害的能力,盲目信任。
四、利己与利他倾向
信任和个人利己与利他的倾向有关,利己者更强调自身利益,在评估风险时,会更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更倾向利他的人,更愿意对他人采取信任,更愿意维护「共同利益」。
一些关于疫情的论战,有些人言之凿凿,但他并不是从共同利益出发,而是更注重个人利益,那么一旦相关措施对公众有利,但有损他的利益,他往往会表达更多的反对意见。
所以有些论战很难有共识,因为对于一个注重个人利益的人,和一个注重共同利益的人,他们探讨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五、理性导向
理性对于信任的出现与增强、削弱仍有一定影响,因为多数人的信任和他的「理性判断」有关。然而,有些人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和知识储备,导致他的信任无论强弱,都缺乏理性基础,这除了会给自己身带来危害,还会造成「滥用信任」的现象。
比如有些专家的言论,他们并不是出于专业考量,而是其他考量,乱带节奏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人们对专家产生信任贬值,社会弥漫一股「我不信任你,你不信任我」的低气压。
六、情感性
人除了有理性,也有情感。信任也会受到情感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几个因素,包括双方关系的深入和联系时间长短,是否存在彼此依赖,是否双方处在一方依附另一方的关系。
另外,也会受到大家的出身背景、家乡、种族、语言、文化等是否属于「同一个圈子」的认同感影响。
某些网络上的「地域黑」,某种程度上就是诉诸情感性的不信任。相反的,因为同乡就盲信,也很容易吃亏。有些人就利用同乡心理骗自己人。
§02
修复关系,携手共进
走出伤害身体的疫情,如今我们还需要修复在疫情期间受伤的心灵,包括人际信任。
以下几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尝试:
一、主动降低信任成本,说人话
想让别人信任我们,我们要让他们更容易做判断,更容易识别那些他们能理解的证据。所以今天我们想跟别人科普保护自己的方案,那么我们多用大白话,而不是诉诸学术用语,更容易让对方了解我们在说什么。
二、强调共同利益,大家是同胞
有些人在沟通之前,已经把双方划出一条「我对、你错」、「敌我」的界线。即使你是出于好意,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并且因为你的高傲和敌意,使信任感大打折扣。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多用「我们」,以及「我们共同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剖析观点,更容易卸下彼此心房,展开沟通。
三、创伤知情(trauma-informed)原则
疫情对人们的影响,有些是看得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有时我们忽略了那些看不到的伤,导致我们想要帮助别人,却在无形中造成他们的二次伤害。
当我们遇到在疫情观点上和我们不同的人,遇到质疑我们的人,我们先别急着捍卫自己的正确性,而是我们先试图辨别与理解对方在这几年受到的心理压力、打击,乃至于创伤。他们不是生来就要跟你吵架,而是一种创伤后的反应,包括不信任他人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因此而无法互相抱持,但因为双方都受伤了,影响对他人的信任感,导致双方都为了保护自己而拿出伤人的刺。
但只要我们提前有创伤知情的理解,我们就可以避免不当反应,包括避免增加彼此的伤害及社会中的戾气。
§03
结语
回首过去三年,我们共渡难关。我们保卫了彼此生理上的健康,现在轮到要修复心理健康的时候。这件事需要我们一起来实现,而我相信我们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