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心灵源于其完整性
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只有心灵。
身体是不自由的,因为它是被限制在实际的存在层面的。它要遭遇生死的必然命运,这是人对它的普遍认知。这种普遍的认知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因此,身体既是心灵的载体,也是心灵的坟墓。
心灵是向往无限自由的,身体与心灵构成了压抑与被压抑的关系。心灵为了自由会不断撞击身体,身体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得不压抑着心灵的能量。
人的痛苦就是从身体与心灵的相互折磨开始的,自我的一生就是这样消耗在它们玩命的撕扯中的。
庄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是无法跟无限性进行对抗的,因此在《养生主》的开篇就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体悟到身体是无法满足到心灵对无限的需要。心灵还要反过了保护这个有限的身体,要“缘督以为经”,以实现“保身、全生、养亲和尽年”的目标。
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生命及其负责任的人。他理解到心灵的自由一定要通过心灵本身才能实现的,因此,他将心灵的修为提高到将一切“大而化之”的程度。人世间的一切问题都能通过“大而化之”,在心灵上得到解决的,而不会成为人生的困扰。
他告诉大家,我们的心灵应像“鲲鹏”一样,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像“上古神树”一样,能够从超越时间的限制;像是“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一样,超越事物的限制。经过他这么一番“大而化之”的妙论,世上还有什么能够让人痛苦的事情呢?就算泰山崩于前,也能岿然不动吧?
然而,庄子的想法只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一种极端的可能性,在现实层面上,有谁不是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
悲情的叔本华因此感概地说:“生命是痛苦的。”假设庄子的想法在每一颗心灵中都变成现实的话,那么炼狱般的人间就已经变成了蓬莱仙岛了。这就能实现李白狂傲的描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残酷的现实在鞭笞着我们的心灵:“汝等皆是蓬蒿人。”
我们都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关于自由有很多的说法,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思考这个问题。关于自由在方法论上只能得出折中的办法,比如“没有自律就没有自由,自由是建立在限制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结论都是对是为了缓解心灵与身体相互折磨而做的无奈的妥协。人类在面临冲突时善于用“打对折”的办法来将矛盾糊弄过去。但是,无论怎么糊弄身体的反应和心灵的情绪是真实的。
我理解到心灵的自由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受控于不自由的现实。然而,自由的心灵是可以现实的。自由成为心灵的一种状态,而非心灵本身。“自由”一词,我们古代的意思是“由于自己,以自己为由,自己是发生的原因。”
著名哲学家萨特则说:“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的。自由是选择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不自由,因为人无法逃避选择的宿命。”
萨特直接告诉大家没有自由,因为活着就要去选择,无论我们有多少选择都不得不去选。只要我们处于“不得不”的“无可奈何”的状态就是对自由的否定。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出关于“自由”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人说:“自由其实就是一条变色龙。”它在不同情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以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之中。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索自由与自由问题,让自由变成心灵的状态,而不是让自由变成心灵本质是完全可能的。心灵的真正束缚并非来自身体的有限性,或者现实的残酷性,而是来自心灵本身的不完整。不完整的心灵就像发育不良的身体一样,这是来自本身的限制。而完整的心灵不但有能力宽容身体的限制,还能帮助身体去超越这些限制。比如,一个人在遭受病痛折磨时,完整的心灵会抚慰身体的疼痛,并且帮助身体去调动抵抗的资源。
在蔡璧名的《正是时候读庄子》一书中叙述了她自己罹患癌症时的痛苦经历,她发现只要心灵感到痛苦时,表达对身体疾病的拒绝时,身体的病痛程度就会加深,出血就止不住。
后来,她恍然大悟地询问自己,教了二十多年的《庄子》,为什么不把庄子的精神运用于癌症的治疗中呢?她努力地将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在心灵上接纳疾病对身体的控制,在情绪上将癌症引发的后果“大而化之”。经过一番这样的心理训练之后,她发现出血止不住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积极地配合治疗,在心灵上朝着完整性的方向训练,让心灵去帮助身体超越困境,她的身体得到了康复。“死而复生”的她在心灵上也像是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
心灵越完整对限制的超越能力就越强。那么,完整的心灵是什么样的呢?像庄子那样的吗?像拿破仑那样的吗?
我依据不同来访者心灵成长的自发性目的以及后天轨迹之间的差距做了一些总结。完整的心灵的内容是由丰富的意象构成的,再加上意识对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能力就构成了心灵的完整性。
意象是储存在心灵中具有意义的图像。荣格的原型说的就是:“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过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荣格列举出人类共同的原型意象,如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阴影与人格面具等。这些原型作为意象存在于集体无意识心灵之中。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心灵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对于更深层次的原型意象,我们的意识很难直接感知到,但是通过梦这样无意识的活动就能认知到。在个体无意识心灵中,荣格说:“其内容主要是由情结构成的。”
我的理解是个体无意识的内容同样由大量的意象构成的,不过这些意象几乎都来源于生活经验的;同样的个体的意识心灵的内容也储存着大量的意象,也是来自生活,包括个人想象的。
来自集体无意识的意象并不能直接整合到意识中,因为个体无意识中情结会阻断这种整合。来自个体无意识的意象是有概率被转化为意识的资源的,因为它被整合需要通过现实的刺激来启动的。如此,唯有意识心灵中的意象能直接被运用于现实中。这是人们存储在注意范围之内的心理资源,能被意识直接调动和加以利用的。
根据意识作用于现实的原则,它因自身意象储备而能主动将意象转化并应用于现实。因此,完整的心灵的一个表现是意识心灵由充足的意象储备。
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积极的意象,比如父母的微笑和信任的表情会储存在意识心灵中;那些消极的意象,例如父母的愤怒表情,受虐时的情形,一般都会被意识遗忘,转而进入到个体潜意识心灵中。意识为了能够更好适应现实一定会对意象进行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筛选。
在意识心灵中储存的积极意象越丰富,个体对生活的主动性就越高。相反的,如果意识心灵中积极意象匮乏,来自于生活中的消极体验的意象又被遗忘于无意识心灵中,那么,个人对生活就感到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某些刺激被动地去使用那些消极意象裹挟的情感经验和冲动能量,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逃避退缩,防御阻抗等。
个人面对现实能力一定是源于现实的。人们无法直接整合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心灵的内容。无意识中的内容能够被意识觉察到需要在现实中由特定的条件来激发的。集体无意识里面意象也是由现实经验启动的。
比如集体无意识中的阿尼玛会以现实对女性的经验启动并确定下来。一个孩子经验着糟糕的母亲,那么他的阿尼玛也会跟现实母亲一样糟糕,甚至会对女性意象否定。
因此,意识心灵的成长意义在于它一方面积累和运用积极的意象,另一方面培养感受和整合无意识心灵意象的能力。前者让人更能专注现实,后者则让人能够超越现实。这就是心灵完整性的表现。这样的心灵即能适应现实的限制,又能突破现实的制约,它是自由的。
心灵的意象不是凭空而来,它是以现实的互动关系作为原料在精神中加工而成的。每一个意象都包含特定的情感和能量。精神对现实加工其实就是把情感和能量压缩为一个个人格化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无意识和意识心灵中成为作用于生活的资源,为个体做更有利于自身的判断,选择和行动给予内在支持。
将自由的心灵源于心灵的完整性,以及完整的心灵由丰富的积极意象和转化能力构成这两个原则运用于生活中,心灵的成长将朝着完整和自由的方向挺进。
在育儿方面,父母跟孩子的互动的基本目标就是父母能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回应孩子成长需求,而不是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喂给孩子。
无论是孩子的陪伴者,还是教育者,都应该表现出孩子的意识心灵能吸收的积极形象。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活着的第一目标就是能在现实中活下来,接着活下去。而支撑个人成功适应现实的只有意识心灵。由此可见,教养的基本目标是养育出一颗完整的心。毕竟,我们只有扛得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能容得下我们。
为生命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