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危机根源,“不够努力”该背锅么?
作者:李少加
来源:少加点班(ID:lishaojia2015)
我一亲戚爱调制柠檬茶,琢磨改进了好些年,每次聚会都给我们做,味道确实不错。最近我家附近开了家手打柠檬茶店,我买来一试,比我亲戚做的好喝,尴尬的是,做茶的小妹才刚入行。
两相比较的尴尬中,隐含的是两个时代差异的缩影。
职场“35岁危机”本身就特别诡谲。一个职场人,三十岁出头,无论处事经验还是知识创造力都正当巅峰,然而到了就业市场,却倍受嫌弃,这是唱的哪出?
网上有不少主流解释,咱一起看看在不在理:
1.“职场中年人”性价比低
一般说法是,老手资历深,薪资也高,所以做同样的事,企业更爱招聘“便宜”的年轻人。但这真的符合现实么?
众所周知,今天的职场“薪资倒挂”(没经验的新人比老人工资高)现象严重;其次,职场老人因起薪低、求稳定等“弱势心态”影响,薪资要求反倒不高,据我的招聘经历,不顾客观能力,狮子大开口要价的反倒是年轻人居多。
2.“职场中年人”工作效能低
这观点的理由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乏术,影响工作效率。
但我观察到的却是,中年人普遍更有担当,工作生活冲突时中年人也更倾向于牺牲个人时间,我倒不是提倡这一价值观,只是陈述现实,而年轻人的确更容易情绪用事。
此外,职场老人还有职业稳定度更高、做事情有首尾“留雷率”更低等优点。将“工作效能低”扣在他们身上实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创造力衰退说
还有人认为,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年纪是25岁左右,中年人创造性思维后继乏力。持这一观点的人恐怕是混淆了“天马行空”与“创造力”,我在辨别知识优劣的专题中探讨过,年轻人的优势是行动力,但绝不是创造力。
高价值的创造力需要缜密自洽的逻辑,需要知识经验的大量沉淀,这些都不是年轻人的长处。
其次,绝大部分工作实际上并不需要多少创造力,更需要的是在各种情境中仍能确保关键业务稳定运作的处事经验,这一点,中年人仍优于年轻人。
可见,上述常见理由,没有一项经得起现实推敲。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年人难以适应新兴行业,这倒没错,但它却是个伪命题,因为职场人中年危机的挫折往往不是来自“转行”,而是被本行业“被抛弃”,是在简历环节仅因一个“35岁”就被直接砍掉的悲剧。
一些运气好免于中年危机的群体,既不了解也不去思辨真相就将“好逸恶劳、不够努力、缺乏长远规划”扣在那些不幸的失业者身上,一副“受害者有罪论”的嘴脸,更是冷漠无耻。
35岁职业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它实际上并非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它从一开始就内嵌于社会机制中,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35岁职业危机给人冲击如此之大?学历偏见、名校门槛、女性就业歧视……哪一样不是同等严峻?
原因令人悲伤,只因前者不那么“符合直觉”,而后者却是“情理之中”。
诚如开头所言,一个三十多岁的职场人,正是其综合能力巅峰之时,而恰在此时却被市场弃如敝履,实在匪夷所思。
但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匪夷所思”上,才能触及更深层意识的反思。
为什么会匪夷所思?因为我们「默认」劳动者经验增加、工作产出提升,那么理所应当需匹配更高的报酬。
这一「默认信念」实际上源自我们根深蒂固的“农人意识”,如果“农”字让你感到刺眼,把它转译成“匠人意识”也行。这一问题我在人性变化简史中已深入剖析,此处不展开。
但工业社会的运行机制却奉行另一套逻辑。
我们听到「工业」两字,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什么?无外乎是标准化的机械、自动化的流水线。
流水线、螺丝钉,隐喻的是工业社会不便拿上台面的机制——一切皆为「可替代性」设计。
工业社会必须配套市场经济才能正常运转。
市场经济需要每个消费者拥有完全自主权,所以需要宣扬人文主义的自由、人权等释放“人性”的思想。这是商品消费端主体的需求。
但供应端主体要想在市场竞争规则中取胜,却必须奉行与这一光鲜亮丽思想背道而驰的另一套规则。最终目标却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效率?无他,唯流水线尔。
要让流水线顺畅运作,最可靠的办法是扼杀整个链条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人性。所以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企业追逐效率的最终结果都是迫使员工「去人格化」。
那又该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这取决于成本大头在哪。
很多老板必须长期与精神分裂症同行,他们招聘时高呼尊重人才的口号,常见的有“人才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句话有几分真几分假我们不得而知,但要说“人才是企业的最大成本”,这句想必才是老板们想说而不能说的心里话。
所以要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釜底抽薪的办法是从人力成本着手。
前面谈到了,提高效率的结果必然导致「去人格化」,这倒为降低人力成本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力中“最贵”的部分是稀缺性,是「不可替代性」,「去人格化」之后,企业就能自上而下的展开人力资源的「可替代性」设计,其思想精髓就是将岗职往「标准化」设计,而员工则像螺丝钉一般,用“坏”了换一个就行。
所以作为一枚螺丝钉,怎么能指望“越老越吃香”呢?
上述「去人格化」或是「可替代性设计」并非企业家道德沦丧,或阴谋为之,而是工业化社会这套机制运作的“自然”结果,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必然走向这条道路。
至此,我们得以透过社会学的透镜,一窥35岁危机的根源,正是工业社会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其必将人力的「稀缺技能」往「可替代性」的方向改造,进而降低“人”的成本。
我们姑且称这一过程为「工业化进程」,但需要特别强调,我用“工业化”三个字指的是它们背后的思想起源,而不是说它仅属于制造业,任何自由竞争的行业,泛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甚至大量“知识产业”都会出现这一进程。
薪酬博弈中,员工依赖践行中的经验沉淀提升业务技能,而企业是借助资本的力量用「流水线」拆解业务、稀释技能权重。
前者有利于提升劳动力薪酬,后者则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个人经验沉淀的速率哪赶得上行业的工业化“升级”?
因此,当劳动者毕业若干年后被改造成一名出色的螺丝钉时,也就彻底失去了薪酬的“定价权”。
这便是35岁危机的实质。
越是成熟的行业、成熟的企业,我们就越能清晰的看到这一「工业化进程」。在小企业里,不少员工都充当“多面手”,而大企业,往往岗职琐细,边界清晰,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个新兴行业,之所以一开始入行的人能有可观的收入,究其根源,正是因为该行业不成熟,工业化进程还没来得及贯彻,因而劳动者得以沉淀经验,获得稀缺技能的“高额溢价”。
我们反观那些“越老越吃香”的岗职,它们必然具有「抵御工业化」的特性。
要么是核心业务难以「工业化」,比如涉及到社交人际关系,以信任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的岗位;或者其「价值本身就与工业特性」背道而驰,比如艺术创造等。
虽然略微悲观无奈,但我们仍得看清这一现实——工业化社会存在严峻的原生问题。劳动力价值被资本进行“可替代性”的「工业化」“升级”,以至于被剥夺了定价权。
实际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早已各自尝试“打补丁”,比如西方的“高福利”及“去工业化”组合拳,日本提倡的“匠人精神”等。但这些补丁效果目前来看尚不尽人意。
宏观层面我们无法发力,但在个人层面,有了上述对工业社会运作机制的剖析,我们便能获得启示,从而在这一工业化浪潮中,尽最大程度的保护自身免于中年职业危机。
下面我抛砖引玉谈几点推论。需再强调一遍,本专题所说的「工业化」是指思维模式、意识形态,而不是具体的制造业、机械等。
启示一
新兴行业高收入难以持续,财务决策建议下调预期
我大学毕业那会,职场人普遍认为,未来的收入将指数级增长,所以那时不少人脑门一热就敢疯狂上杠杆买房,并且赌赢了,不是他们多有见地,而是恰好踩对了时代的阶梯。那会改革开放也不过三十年,工业化进程方兴未艾,大量新兴行业正在崛起,随便跳个槽都能坐享“不成熟的高溢价收入”。
但今天的年轻人,却面临更为“成熟”的「工业化」阶段。
行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时间周期,趋势是越来越短。比如PC互联网大概有十多年窗口期,到移动互联网就缩短成三五年,到近年的各类新媒介几乎短至一两年甚至昙花一现。
只要社会的运作机制及竞争逻辑不变,那任何新兴行业都将从依赖从业者能力的“个人英雄主义”向“自动化、标准化、流水线”的工业化方向演化。
这意味着从业者收入在前期的“不成熟溢价”及“投资泡沫”的双重刺激下的迅速走高难以持续。
我了解到不少刚毕业的年轻人仍保留以前那种“收入指数级增长”的过度乐观预期,尤其是在此预期的基础上做激进的财务决策,这是对风险缺乏敬畏。
新兴行业的结局无外乎两种,幸运的能在更大的产业链中站稳脚跟,趋于成熟,但收入中的“不成熟溢价”必将不再;而不幸的,是直接消亡或被取代。
一个理智的新兴行业从业者,最好是保守看待当下的“高溢价收入”,适当下调未来的收入预期,尤其是作重大财务决策时别盲目上杠杆,确保未来能「进可攻退可守」。
启示二
做事要追求工业化思维,学习要抵制工业化思维
职场里秉持“专业”(标准化)、“高效”(流水线)、“职责清晰”(螺丝钉)的行动意识,这没问题。甚至可以说值得鼓励,毕竟这已经是职场人的“通用语言”,人在职场,就得融入其中,获得信任。
但很多人融入这一套思想后就出不来了。
有些人把这套职场面具在家里戴着,这自然会引发家庭矛盾。
还有更多的人,将这套思想用在业余时间的学习充电上,用不着企业洗脑,自发的将思维「流水线化」、「螺丝钉化」,人间悲剧莫过于此。
如前述剖析,对个人而言,能够积累沉淀、有价值的能力始终是「围绕人性」。
哪怕是应试教育,追求高效机械式的学习也不过是“考完即忘”,更遑论践行式技能。
在学习的具体内容上,许多人更是眼中仅有实用类知识,对于泛人文类知识,像是历史、社会、审美、形而上哲思等等是一概视作“不实用知识”丢在一边。
这就不怪乎网络流行语中会冒出一个“工具人”,许多人也得确在事实上将自身「工具人化」。
记住,再好的流水线最终也是欠修理。有价值的不是流水线,而是设计流水线的人。
启示三
择业要尽可能朝「逆工业化」属性强的方向靠拢
典型的「逆工业化」属性有:
人际信任关系
个人化/个体叙事
洞察人性、社会,创造性
这些属性都具有「纵向可积累」的特质,因而得以“越老越吃香”。
比如,第一项「人际信任关系」的典型职业有客户关系维系。
现实中人际间的信任关系必须投入大量的“同理心”、“为人处世”、“持续履行承诺”等等,这些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极高的信任壁垒。
越是涉及重大决策,这个信任门槛的价值就越高。而且人际关系有个奇妙的特点,一旦我们信任某人之后,哪怕久未联系,一旦联系起来,仍能快速“找回感觉”。这意味着,信任关系实质上可以持续叠加积累。
第二项「个人化/个体叙事」的典型职业有医生、律师。
无论是病人还是辩护人,要得到最好的服务,都是建立在多样的个人背景(生理或家庭、经历)之上,其次还涉及到主观心态、人性关怀等更为复杂的因素,这些都是难以被「标准化」、「流水线化」。因而这类领域的经验亦能随着积累沉淀而愈发有价值。
第三项的职业较多,任何涉及到“创”字的领域都属于。
无论是创业还是创造各类实体或虚构的“作品”,有价值的必然都“吸引人”,属于一种广义的“审美”。
所谓“吸引人”,背后实际上就是对人性、对社会变化的敏锐洞察。这些都需要大量知识经验的积累及综合运用才能达成,亦有“越老越吃香”的特质。
一句话总结,「逆工业化」岗职的共同特征是——需持续“投入脑力资源”。
这里说的“脑力”不仅是我们狭义上理解的“专业知识学习”,其实社会人情的各种“共情”、“同理心”、“设身处地”、“多方考虑”等等都非常消耗脑力。
我记得刚毕业那会同学们都还挺追逐那类“无需持续学习”的工作,现在想想,这类缺乏持续耗脑的岗位,一着不慎即失业。
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既想要轻松不费脑,还想要稳定高收入,恐怕也就只存在偶像剧里了。
结语
虽然人们常称呼今天为“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但我们不要被这些口号式的俗称蒙蔽了双眼,就社会机制及思想意识而言,我们正处于「工业化」时代。
「工业化」机制内嵌了两个相互矛盾的要素,消费端需要「解放人性」,生产端需要「压制人性」,这两互为矛盾却也产生了强大的张力,推动着历史浪潮汹涌向前。
只要工业化社会的秩序不发生质变,劳动者的技能稀缺性就很难免于「可替代性化」,如果我们任由自身被职业思想同化,中年危机这一剧本仍将反复上演。
这也是本专题的初衷,愿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