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向往的大城市,容不下「老漂族」的幸福晚年?
中秋节后,安迪把母亲和女儿一起送回了老家。往后要想多看看孩子,她只能利用假期,开车四五个小时回去。
同事们都说,安迪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她却苦笑着说:“比起让快60岁的母亲做「老漂族」,自己累点就累点吧。”
小镇青年能在大城市扎根,实属不易。
很多北漂、沪漂、深漂,都幻想着自己能在成家立业后,把父母接到身边,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然而,对于已经是爷爷奶奶辈的老漂族而言,有些人实在“无福消受”这份美好期待。
01
年过半百,
他们背井离乡当“候鸟”
安迪沪漂7年,终于在临近30岁时结婚、买房、生娃,成了半个上海人。为了在打拼事业的同时,把孩子留在身边照顾,她把退休的妈妈接到身边,请她照顾外孙。
让母亲享受大城市的便利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安迪最初的设想。可是老人来之后,对大城市的生活却有很多难以适应的地方。
家附近没有传统的菜市场,去大超市买菜,母亲总嫌菜既不新鲜又贵;家里买了洗碗机和扫地机器人,母亲从来不用,还抱怨她费钱……
比起难以适应的生活习惯,老人最大的难处是孤单。
产假结束,安迪回归职场,母亲的日常生活就只有带娃、带娃、带娃,几乎没人可以交流。母亲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再加上不爱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性格,在陌生的大城市,人际交往成了难题。
安迪能做的,只是在下班后多听听妈妈的牢骚,或者安排母亲和留在老家父亲,多打几通视频电话。
和安迪的母亲一样,很多老漂族都像随子女迁徙的“候鸟”,为孙辈继续操劳。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随迁老人达到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也就是说,如果以“是否照看孙辈”与“子女是否获得现居地户口”为评判依据,把「老漂族」划分成图中所示的4个类型,那么专程来照顾晚辈的「双漂型老漂」和「保姆型老漂」就超过了770万人,且这个数字还呈逐年增长趋势。
比起有工作的「民工型老漂」和享清福的「受养型老漂」,照顾孙辈的老漂族们既有任务在身,生活又相对受限、单调,似乎只有身心俱疲的无价(无=0)劳动。
面对孩子的难处,年迈的父母多半愿意帮一把,哪怕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故土,也甘愿奉献自己,选择这种“漂”的生活,为子女的事业、孙辈的成长保驾护航。
02
大城市的福气,
“老漂族”享受不了
豆瓣小组「关爱老漂族联盟」的组长@哗啦哗啦 发文感慨:
“我平时上班很忙,和她(来京帮忙带娃的妈妈)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感觉自己挺自私的,只看到了自己的难处,完全没考虑过我妈的情绪和诉求。
像我妈这样的老漂族,生活中面临着很多共性的烦心事,家务繁重、不适应大城市生活只是一方面,脱离原有社交圈,无处表达无人倾诉才是更可怕的,我身边就有同事的妈妈来北京三四年后,换上了轻微的抑郁症。”
即便子女已经成年,但在很多老人的传统观念里,他们还是有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的义务。
与子女的漂相比,随迁老漂族的“漂”是生活方式的被动转型,一把年纪背井离乡,一肚子委屈,却又担心给子女添乱,无处诉说。
老漂族的经济生活,难在不敢花钱、不敢生病。
虽然大部分老漂族都有稳定的退休工资,可是大城市的花销比小城镇高很多,再加上他们在现居地大都没有医疗保险,异地报销体系不够完善,体检、看病都需要自掏腰包。于是很多老漂族有点小病小痛,都不愿意告诉子女,生怕多花钱。
老漂族的家庭生活,难在不得不改变习惯。
年轻人适应能力强,加上在外漂泊多年,早就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与之相比,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老漂族就显得格格不入,智能化家用电器、出门乘坐地铁、出示健康码,对他们而言就像一道又一道难关。
在这种情况下,前来照顾孙辈的老漂族还要与子女磨合育儿理念。
用尿布还是纸尿裤,喂母乳还是喂奶粉,要不要让孩子看动画片,要不要喂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容易演化成一通牢骚、一场争吵。
老漂族的社交生活,难在没有朋友的孤独感。
据调查,四成北上广深的受访老漂族在流入地的朋友不超过5个,只有14.72%的老年流动人口愿意和本地人交朋友,感觉到本地人愿意和自己交朋友的比例仅有8.37%,80.1%的老年流动人口没有参与社区活动,绝大多数老年流动人口迁入地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强。
为了帮助落脚异乡的子女,老人们离开了原本熟悉的生活圈。
安迪的妈妈因为方言问题,难以在大城市结交朋友。其他很多老漂族,每天忙着带孩子、买菜做饭,很难有独立的个人时间,更难在陌生城市培养自己的社交圈。
与此同时,进城照顾子女的一般是婆婆、妈妈,老父亲多因为没到退休年龄等问题,留守家乡。老夫老妻分隔两地,让老漂族的生活又多了一份孤单。
老漂族的社交生活,难在明明很忙碌,却没有价值感。
日本NHK电视台,曾就老漂族的话题推出纪录片《中国的爷爷奶奶们:在大城市中挣扎着》。接受采访的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坦言:老漂族们觉得自己不是社区中重要的一份子,自我价值感并不是很大,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带孩子为主,跟外界的沟通比较少,所获得的支撑也比较少。
可就是在这种失落、不自信的情况下,哪怕老人希望多跟子女谈谈心,却仍然体恤孩子们工作一天很辛苦,不愿意给他们增加压力。
03
身为“老漂族”子女,
我们能做什么?
1、帮助父母适应新环境
身为“老漂族”子女,我们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带父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比如熟悉小区里的老人聚集的小花园,寻找附近的广场舞社团,或者带他们逛逛附近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小超市,帮助父母打开社交圈。
2、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
除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健康状况也是老漂族能否敞开社交的重要因素。
根据2018年《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流动与生活特征分析》,身体越健康的流动老人在流入地朋友数量越多的可能性越大,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利于流动老人在流入地社会关系网的建构。
父母放下自己熟悉的生活,以爱之名来帮我们带孩子,本来就很辛苦。我们在关心下一代的同时,也要多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定期安排体检,打消他们的异地就医顾虑。
3、给予父母高质量陪伴
至于老漂族与子女的矛盾冲突,除了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外,更容易改变的因素的沟通的频率和质量。
作为子女,我们时常高估父母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很难拿出对待孩子的耐心,认真聆听父母的无奈与怨气。
遇到难题的父母,不知道怎么抱怨,跟谁抱怨,与子女的隔阂越来越深,负面情绪像吹气球一样慢慢膨胀,不但痛苦倍增,还容易引发精神类疾病。
4、肯定父母的价值
中国式亲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擅长表达爱。
对于前来照顾我们的父母,很多人心中都有无限感激,对日常琐碎中的细小矛盾也感到后悔。可是话到嘴边,却总是难以“爱”的语气表达出来。这也导致了父母总怕给我们添麻烦,明明付出很多却毫无成就感。
老漂族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看不见自己的价值,想回老家过熟悉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忍心撂挑子,希望自己“还有用”。
作为“老漂族”子女,不妨跟父母来一次倾心深入的交谈,打开一扇倾诉的窗口,同时认可他们的付出,肯定他们的价值,帮父母在新环境中建立自信感,找到成就感。
“中国的老漂族挣扎于飞速发展的社会,与对家庭的爱之间。”
这是纪录片《中国的爷爷奶奶们:在大城市中挣扎着》的结尾,拍摄组对中国式老漂族的评价。
社会大环境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因素,让作为子女的我们,不得不在成年后继续依赖年迈的父母,也让年过半百的老漂族们,难以安逸地享受儿孙绕膝之乐。
这些爷爷奶奶们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以爱之名。
作为老漂族子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少一分无助、孤独,多一分自信、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