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效应:别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关注你|心理词条
01
阐述定义
焦点效应(或也叫聚光灯效应)指的是人们高估周边其他人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和外表的倾向。它反映了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外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关注时的自我中心主义偏见(Gilovich, Medvec, & Savitsky, 2000)。
由于我们非常关注自己的行为,因此很难准确评估我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会被他人注意。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看待自己表现的方式(以及认为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和别人实际看待自己的方式之间经常会有差距。
与人聊天时的口误、上台演讲时漏读了某一段落,这些情况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可耻、难以忘怀的错误,但它们往往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就过去了。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02
背景/来源
焦点效应这一术语最早是由Gilovich, Medvec, 和 Savitsky(2000)提出,但更早期的一些研究也有暗示到焦点效应的存在。
Ross 和 Sicoly(1979)关于责任分配的研究发现,人们往往非常关注自己在组织中的贡献,受到自我中心主义偏见影响,人们在评估组织成员的贡献时往往会偏向于自己,认为自己做出了更多的成果。而这种对自己(别人对自己贡献的评估)的过度关注的自我中心主义偏见也很有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己其他方面的关注。
另一个与焦点效应相关的早期理论是朴素实在论(Gilbert, & Gill, 2000)。朴素实在论指的是人们认为自己对一个物体或事件的感知是对其客观属性的准确反映、而不是主观解释或解读的倾向。
这种倾向进一步导致人们会产生这样一个信念,即因为自己的感知是真实的,所以自己感知到的东西也理应会被其他大多数人感知到。这意味着人们可能很容易混淆一件事对自己和对他人的重要性,正因为人们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行为,因此很难判断别人对其的真实评价。
还有一个与焦点效应相关的理论是以自我为目标的偏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过度认为行动或事件是针对或指向自己的倾向(Fenigstein, 1984)。比如学生因为没有复习好会因此误认为老师会就此刻意提问自己,或者看到别人窃窃私语会以为别人是在说自己坏话等。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03
相关科普/案例分享
为探明焦点效应的强度和普遍性,Gilovich, Medvec, 和 Savitsky(2000)开展了若干项实验。
在第一项实验中,他们要求参与者在进入一个有其他参与者聚集的房间前穿上一件可能令人尴尬的T恤(正面印有美国歌手巴瑞·曼尼洛的头像)。随后,他们让参与者预估会注意到他们衣着的人数,并将参与者估计的人数和实际注意到他们穿着的人数做比较。
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参与者预估会注意到自己衣服印的是谁的人数,差不多是实际人数的两倍。
第一项实验的情景呈现的是「令人尴尬」的衣着,但在平时生活中人们也可能会同样经历聚光灯效应,比如穿了新买的衣服或者刚剪了新发型的时候。
因此,在第二项实验中,他们让参与者在三个选项中自己挑选一件上面描绘自己觉得心里舒服的名人的T恤(分别是鲍勃·马利、杰瑞·宋飞、马丁·路德·金)。实验结果发现,各组参与者预估会注意到自己衣服所印人物的人数是实际人数的六倍。
在第三项实验中,他们更进一步地探究了焦点效应是否还会体现在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关注上。他们让参与者参加到一个小组讨论中,并让他们从积极(谁为推动讨论做出了更大贡献)和消极(谁犯了更多的错误)两个方面预估小组组员对他们的评价。
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在积极贡献(推动讨论)方面还是消极贡献(冒犯他人)方面,参与者都显著高估了自己的行为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影响力。
第四个实验尝试探究了焦点效应的「锚定-调整」机制。与前面实验类似,他们要求参与者穿着一件令人尴尬的T恤并评估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衣服上的图案,但随后他们询问参与者为什么会这么回答,以及他们在做出回答前是否有考虑过其他答案。
除了和前面实验一样,参与者会高估其他人对衣服的关注外,实验还发现有73%的参与者表示曾经考虑过其他的答案,这些人中又有大约72%的人表示他们曾经考虑的另一个答案比最终答案的数字要高,即,这些参与者原本会更加高估关注他们衣着的人数。
从这个结果来看,参与者给出的答案已经是对最初评估向下调整的结果,但因为最初评估的结果过高,且向下调整的幅度不足,导致人们最终还是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对此的一个潜在解释是,因为人们常常专注于自己的行为及其对所在环境的适应性,这导致人们在评估自己行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时,难以摆脱过往自我关注的「锚定」影响。
「锚定」指的是人们可能会受第一信息影响而设定锚定点,从而左右后续的评估和判断。比如你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手机的价格,那么你知道的第一个手机价格(假设是6000元)就会形成一个锚定点,影响你对其他手机价格的感受,这时哪怕5000元的手机对很多人来说价格都过高,对于你来说这也是一台「便宜了1000元」的手机。
具体到焦点效应上便是,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自身行为,这会为自我印象设定一个较高的锚定点,因此在评估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时,便很难从客观情况出发,而是从这个较高的锚定点开始往下调整。考虑到人们本身对自己的关注度就很高,即便向下调整也很难消除自我关注度和别人对自己关注度之间的「差值」,最终导致即便经过修正,人们仍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的情况。
另一个测试「锚定」在焦点效应中的方法是,在保持环境刺激强度的同时,操控一个人初始锚定强度。
在前面提到的实验中,参与者在换上新T恤后便立马去和小组会面,参与者对T恤的深刻印象会为他们对自己的关注设定一个较高的基准值。如果让参与者适应T恤的存在,降低参与者对T恤本身的关注和印象,那么参与者对自己的关注度可能也会因此降低。
最后一个实验的设置和第一个类似,只是穿上巴瑞·曼尼洛头像T恤的人被分为两组,第一组人被立即送到小组讨论中,第二组人则是先被带到另一个房间中独自「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参与小组讨论。两组人都被要求评估会有多少人会注意到他们衣服上的头像是谁。
实验发现,那些立即参与讨论的参与者预估会有51%的人注意到衣服上的巴瑞·曼尼洛,而那些已经「适应」衣服的参与者预估的百分比则下降到了37%。
04
个人见解
焦点效应不仅会影响人们对别人如何关注自己的客观评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可能也会给自己带来实质上的负面影响。
比如当人们高估别人对自己负面形象的关注程度时,很有可能也会提高自己的焦虑程度(Gomez, & Wilder, 2021)。
但人们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会高估自我关注度的情况,因为从上述实验结果来看,即使是在设定一个较高的锚定点的情况下,人们依然会进行向下调整,只是这些调整的幅度往往还不够。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减少焦点效应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一)适应自己
从实验结果来看,当人们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或外表时,人们就有可能会高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突出位置。相反当人们不太关注自己、将自己的行为当成常态化日常、适应自己的外表时,人们对自己设定的关注锚定点就会相应下调。
所以关键在于「常态化」和「适应」。担心新理的发型糟糕?可以提早理发等自己看顺眼了再去见人。害怕演讲时出错?可以先反复排练试演烂熟于心后再上台。
(二)转换视角
焦点效应是自己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如果要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评估自己,那么可以考虑将自己换位成「别人」。思考一下如果别人做了这件事,我们是否会注意到那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呢。
比如我们担心别人会注意到自己穿着一件很尴尬的衬衫,那么就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回忆起别人的衣着打扮?是否能分辨出别人衣服上图案的内容?换位思考,看下自己是否真的会关心别人的衣服。
(三)获得反馈
焦点效应除了会让我们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外,也会让我们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觉得自己对团队贡献很大但别人不领情?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的贡献。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自己推测,而是从别人那里征求反馈意见,来获得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了解真实的自己才能为后续的提升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