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却患上了“亲情冷漠症”
文:临界冰
来源:临界冰(ID:linjiebing_chang)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01-
家有“亲情冷漠症”的孩子
我的一位来访者菲菲的母亲,给我讲了自己刚上初中,12岁的女儿的事情。
菲菲开学上初一,爸爸在外企做销售,平时应酬比较多,工作繁忙,经常到外地出差,但是对女儿的学习要求比较高,期望值很大,平时回到家就是塞给女儿很多零用钱,女儿需要什么总是尽量满足。
菲菲妈妈是一位教师,她非常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家里也是尽心尽力。平时对菲菲的饮食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学习指导监督的比较多。
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无论工作还是家庭,对孩子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是菲菲似乎并不认同妈妈的想法。她总是跟妈妈发脾气,遇到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闹情绪。
菲菲妈妈表示女儿对自己态度越来越冷淡,平时那么辛苦的照顾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感恩,还很敌视的态度。
菲菲的爸爸好不容易休个假想要带女儿出去散散心,可是孩子宁愿在家上网看偶像剧,也不愿意全家一起出去,连话都懒得跟父母说。
对此,菲菲的父母感觉非常的委屈,也特别地寒心,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更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淡?
在我接触过的青少年个案咨询中,与父母关系疏离,亲子关系淡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曾经有一个孩子这样对我说,“我没有办法跟我的父母在房间里单独呆着超过5分钟,我会觉得很不自在,我真希望他们不要到我的房间里来。”
相信每个父母都很难接受,幼年时期那些对父母无比依恋的孩子,一下子变得跟父母形同陌路。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出现如此改变呢?
-02-
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冷漠?
过度被爱让孩子失去爱的能力
相比于父辈,我们这代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的关心和呵护要远超过他们,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把子女的抚育问题当成家庭中的第一要事,凡事以孩子为先,似乎成为每个励志成为好父母的家庭的第一要务。
即便很多家长工作繁忙疏于陪伴,但也都是以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前提。因此,相比与我们及我们的祖辈,现在的孩子得到父母关爱的指数恐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孩子真的这么认为自己得到莫大的幸福吗?
在与菲菲的交谈中,我试图引导她,你看妈妈那么忙还要每天给你做饭洗衣,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菲菲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不是很正常吗?难道这就算爱吗?
爱本是流动的能量,有付出亦有接纳,如果只是单向的流动,没有任何的回馈,爱就会淤积,而接受的一方也会变得麻木,感受不到爱。
我的手指做了一个小手术,晚上睡觉的时候,5岁的女儿主动帮我铺床,小小的人儿搬着重重的被子忙来忙去,我问她,“为什么要帮铺床啊,以前都是妈妈做的事情啊?”
女儿说,“妈妈,这是因为我爱你呀,你感受到我的爱了吗?”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现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
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互动。从小健康有效的亲情教育和与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形成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后盾,从而促进健康人格与健康社会交往模式的形成。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3-5岁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控制、学习掌握各种规矩和要求的关键期。
很多家长误以为,3-5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无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要求,对孩子千娇百宠、溺爱过度、事事包办代替。
比如:生怕孩子自己吃饭乱撒,吃不饱,以至于6岁多了,还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饭,养成孩子挑食和不按时进食的坏习惯;
再如,孩子想自己穿衣﹑洗脸,家长总嫌孩子穿得慢,替他穿,担心他洗不干净,替他洗,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无能,不可能做好这些事情。
到小学了,依然由父母帮着穿衣洗脸,觉得天经地义,一旦父母要求他自己做,他会抗拒或者应付了事;
有的家里有了好吃的,总是由着孩子吃,很少提醒孩子和家人共享;
家长的百依百顺会助长孩子的欲望,孩子习惯于接受,无法付出就会以个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快乐的标准。
强迫式亲子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
据一份调查统计,6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存在矛盾;82%的中学生认为家中有一个人最啰嗦;认为在家得不到尊重、父母经常不与自己交流的中学生有15.2%。
菲菲的父母对她从小要求很高,学习要努力,成绩要排在班级前三名,除了上学、补课、业余时间还要学钢琴、绘画、奥数,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艺多不压身”,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菲菲内心的感受和实际承受的能力。
像菲菲这样的孩子在当今的社会并不少见,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打着为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的旗号,不断用强迫的方式要求孩子提高生存技能,这些强迫的方式包括:责打、呵斥、讥讽、嘲笑、漠视、嫌恶,以及唠叨。
被强迫的痛苦体验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他们感觉父母和老师把自己当成了“分数的机器”,甚至是他们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这种体验使他们变得冷漠、孤独、自私、无法拥有驾驭爱的能力,甚至种下反社会的萌芽。前段时间,湖南沅江市三中,高三学生罗某用刀具刺伤其班主任鲍某致其死亡的案例正是这样一个极端的案例,令人痛心。
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
有别于那些经历父母离异或者亲子中断的孩子,菲菲以及绝大多数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看起来并不缺少跟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然而事实上,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回到家里还是跟孩子凡事讲到离,又是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又是教育以后如何生存和发展,孩子跟父母之间的有效的情感交流少之又少,孩子从父母那里感知不到真正的父爱和母爱,无法建立真正的感情支持系统。
菲菲的妈妈自身的社会角色是教师,回到家还是把女儿当作学生来对待,除了讲道理就是说教,导致孩子越来越厌烦和抵触。
父母对于菲菲的所谓的补偿,比如带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很多零用钱等,这些对于内心已经缺乏情感的菲菲并不领情。
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父母应该注重的是情感教育,而学校才是重视能力教育。
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国一所名校读博士,留学7年,他仅回家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他的父亲病危住院他才被迫回来,据他描述,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在父母的高压之下度过,每天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剩下只有一件事就是学习,父母跟他之间除了学习,几乎没有情感方面的交流。
父亲长年不苟言笑,唯独看到他的成绩单的时候,才会流露片刻的温情。他从小到大一直努力,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他说他拼了命的学习就是为了离开父母,离开那个让他无法喘息的家。
我常常在想,对我那个朋友的父母而言,用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成绩去换孩子一生亲情的淡漠,这代价到底值还是不值呢?
结果选择理论
孩子的好行为或者坏行为多半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特定环境产生。
美国的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安东尼·比格兰,40年时间去研究儿童兴趣、技能、能力、习惯与后天养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据研究结果,他提出了“结果选择”理论。
结果选择指的就是,人类的行为顺序总是:先评估结果如何,再反过去组织行动。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儿童任何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早期养育中,某个行为的产生的结果,被不断学习固化。
譬如幼儿教育工作者发现,爱打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打人的感觉,而是偶然发现击打能够赢得父母的关注,这种兴趣是在责怪中强化的。避免养出“暴力小孩”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对“暴力行为”的过度反应。
发展心理学认为0-3岁是孩子行为固化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同情心、安慰行为能力方面的正面教育,就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陷,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
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我们很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源于原生家庭,我们的父母。自己也没有真正的感受到“爱”,所以也不曾真正了解过孩子的内心需要什么。
比如当孩子满心欢喜的把自己喜欢的好吃的东西送到父母的嘴边时,父母出于疼爱孩子没有接受,让孩子自己吃了。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礼让,因为孩子原本真心的付出没有得到父母的情感反馈和接受,最后形成的就只是礼节礼貌,其中蕴含的感情成分慢慢的就消失殆尽了。
表面上的付出也是为了自私的得到,因此孩子根本无法养成感恩、真心付出的品质。
现在,你可以再回想一下,你家孩子是不是出现过以下情况:
妈妈不小心摔倒,孩子不问妈妈是否疼,仍旧玩自己的游戏?对小伙伴摔倒、哭闹不管不问?与比自己小的孩子争玩具?喜欢拉拽宠物的毛发?……
如果出现类似情况,请你一定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会同情别人,对孩子进行安慰、分享行为的教育。错失这一教育,将会让您后悔莫及!
-03-
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关爱呢?
首先,要善于向孩子索取爱。
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爱是双向的互动,有付出亦应有回报。
一味的付出,只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无所不能,根本不需要孩子的爱,这其实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爱别人的机会和能力。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比如孩子过生日期待父母的礼物,父母给孩子送上礼物的同时,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问孩子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给爸爸妈妈。
当孩子以自己小没有钱的理由拒绝时,可以启发孩子,礼物不一定要用金钱买啊,表达心意就可以了,可以自己做张卡片或者帮家长做件事都是可以的。
再比如生病的时候,可以跟孩子描述一下病痛的难受程度,鼓励孩子安慰父母。
久而久之,孩子会从这些日常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尽可能多给与孩子肤触和拥抱。
家有时是讲感情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所代表的含义,这个时候不要强行的灌输,尤其在孩子情绪失控激动的时候,摸摸头,给他一个大拥抱,孩子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爱,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也不迟。
人在拥抱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内啡肽,这种激素能让人心情安静下来,对制止孩子的暴躁脾气,以及填补内心的安全感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儿子今年10岁了,进入到青春前期的阶段,开始对父母有所保留,有些事情不太像小时候一样跟父母倾诉,喜欢自己做些事情。
我还是坚持每天都要给他一个大大拥抱,孩子有时候会有点不好意思,但看得出来,他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不用说什么,他也知道妈妈是爱他的。
然后,给与孩子更多的尊重和自由度。
增加与孩子心灵的沟通,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比如菲菲妈妈,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学钢琴,就不要强逼着她去练琴去考级,给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间,让她自己去选择。
我的一位读者,小林的妈妈,跟我说,看到孩子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就总忍不住去唠叨。现在小林每天回家基本很少和父母交流,上桌就闷头吃饭,撂下饭碗就回屋,不会多说一句话。
家里买了新房子,父母忙着装修,他连问都不问,仿佛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她跟我讲了一件小事,她觉得小林洗澡的时候,脖子总是洗不干净,就逼着孩子去澡堂洗澡,孩子不想去,她就气得不行,跟我说,她实在受不了了,必须得把他逼去。
我赶紧拦住她,小林已经是17岁的大孩子了,自己必然有卫生的观念,他不想去肯定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可以给他建议,但一定不要强迫他。
后来小林妈妈跟我说,听了我的建议,没有强迫孩子去洗澡,结果第二天孩子主动提出要去洗澡。
真心希望小林的妈妈能从小事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善跟孩子的关系。
再次,多给孩子一些发泄情绪的机会,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对一些刚到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让他们迷茫和不知所措。
父母要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而不是麻木不仁和火上浇油。
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共情和同情这两个概念,同情是我知道你的感受,但我不一定有你那样的感受,而共情则是我知道你的感受,并且我也有跟你一样的感受,这是两个不同程度的理解,如果父母对待孩子都能做到先共情,再解决问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一身汗跑回家,兴奋得告诉妈妈:“我们球队今天赢球了”。
如果妈妈回应“你的球衣好脏”,这叫“无关反应”。
回应“赢球又不能算成绩”,这叫“情感逆转”,孩子瞬间会感觉万分失望。
如果父母的情感没有被孩子的喜悦所感染,那么可以试着看到孩子的感受,然后去确认他的感受,“妈妈看到你好开心啊,这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这些情绪批判为“不好的”,然后处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这样做会让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的陪伴。
愿每个家庭给孩子一个他愿意自觉自愿拥抱健康生活的滋养环境,愿我们的孩子都变成温暖的孩子。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临界冰,一个内心温暖,享受生活的优雅女人。简书签约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HMI认证催眠师。专注儿童、成年人心理健康。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将于六月份正式发行。微信公众号:临界冰(ID:linjiebing_chang)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原作者名: 临界冰
转载来源: 临界冰(ID:linjiebing_chang)
转载原标题: 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却患上了“亲情冷漠症”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