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知识时代,缺少这个框架你将陷入信息焦虑之中
罗振宇说现代的学习要时刻学习
不适应碎片化学习就会被淘汰
于是很多人通过罗辑思维和得到
通过碎片时间
快速掌握知识
那么,要如何评价我们的学习效果呢
这是那兔说关于反碎片化的第3篇文章
(而且好长好长……)
快速掌握知识跟碎片化有什么关系?碎片化时代,我们学习的速度真的加快了吗?
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先分析“快速”、“掌握”和“知识”这三个词,之后再讨论一下,碎片化学习的利弊。
(特别提示:如果您有教育学背景,或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可以跳过前三部分。)
01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广义上讲,也许任何信息都能被称之为知识。
但是,有一类信息给人的感觉更值得被称为知识:
从历史上来说,这部分信息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固化下来的精华部分。用更像人话的说法,狭义的知识就是我们基础教育(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以及高等教育和自我钻研时接触的专业知识。
这种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内容相对稳定(尤其数学和物理领域)。
知识点与点之间,不仅有联系,而且会有明确的层级关系——理解了基础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后才能学习更高级的知识点,就像金字塔一样,底层的巨石托举着更上一层的砖瓦。
而非结构化的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未经沉淀,快速产生,同时快速变化。
非结构化知识之间关联弱,更谈不上什么层级关系,学习这些知识时没有先后顺序。信息时代,应该大部分信息都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只能被称为“广义上的知识”。
综上,我的想法大家应该有所理解了,根据结构化程度不同,知识的性质会有所变化,因此,结构化程度是描述知识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把知识的结构化属性看做连续变化的指标,原点是松散的知识,越靠右边结构化越高
当然知识本身的结构性是客观因素,最终知识还是要通过学习者主观接受才能发挥作用。下面,就接着说说“掌握”。
02
如何算得上掌握?
心理学对“学习”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大都引用了皮亚杰的“图式”概念,而学习就是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说人话:我们会以一种大脑自己能理解的形式储存我们学到的东西(而你未必知道它怎么做到的,甚至研究者也没完全搞清楚),这种储存形式即图式;
当有新的信息呈现时,大脑会根据自己已经整理好的内容把新知识融合进来,这种接受的过程即同化;
如果外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大脑还有可能重新整理自己已经储存的知识,这种转变的过程即顺应。
打个比方:假如大脑是一台电脑,处理器、内存、硬盘都预备好了,但想让它具有现实意义的功能,得先给它安装一个操作系统,比如windos,这就是基础“图式”;
之后你想增加专项功能呢,就要装一些应用软件,比如绘图软件啦、视频播放器啦,安装软件的过程就是“同化”;
如果用了一段时间,系统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我们就把windos7升级到了windos10,这就是“顺应”。
计算机的比喻,还表明了我对学习的一种观点:学以致用。我们给电脑装系统,装软件,是为了使用,为了让电脑发挥功能。
所以我们在单纯的记住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掌握知识,也就是在强调要以我们最终获得的“功能”来评价学习的结果。
因此,关于“掌握”,我们说的应该是学习了知识以后,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功能:
把外部的知识属性跟个体内部的接受程度
整合成一个坐标系
方便我们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越强大的功能就越需要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系统来支撑。
我们掌握的知识最终能实现什么程度的功能,通常也是受到知识自身的结构限制。
为什么结构化的知识能够实现的功能更大?因为结构化的知识通常起到框架和串联作用。
还拿电脑举例的话,就像操作系统虽然没什么“特长”,但却是运行其他应用软件的必须“环境”。
在学习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也仿佛获得了一种“语境”,将来不管什么样的新信息出现,只要符合该领域的语境,就能跟之前已存在的知识结构产生联系,这正是结构化知识的功能强大之处。
不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高度结构化的知识虽然能带来更大的功能价值,但是学习的过程也要投入很多时间。
下面就综合时间因素谈谈知识和掌握之间的关系。
03
怎样才算快?
其实我们都明白,快慢是相对概念,拿跑步的速度跟游泳的速度作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但一说起学习,我们却经常忽略“相对速度”的适用范围,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很多人着迷各种“速成”,很多人却鄙视“速成”培训。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速成教材往往是利用知识的性质差异做手脚,本质上是学习松散的、浅层的知识,但外表却包装得仿佛学习者能从中获得深层的知识结构(经常使用“精通”之类的字眼)。
事实上,对待性质相似的知识,才能比较学习的快慢,这时才有讨论学习方法优劣的必要。
目的是“知其然”的学习,与目的在于“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无论从学习方法还是耗时上都没有可比性。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知识和掌握的坐标系中,再加入时间因素,于是就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我根据投入时间的单位列出了五条学习曲线,只是质性的表达,没有数量含义:
如果您觉得下面五段太长不看,记住这两点就可以:
一,知识结构化低的知识,投入太长时间是浪费;
二,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投入足够的时间会带来功能性的裂变。
① 投入几十分钟时,知识-掌握曲线是递减曲线,因为时间有限,知识结构化程度越高越难吸收,所以实现的价值不断下降——说白了就是还没学会。
② 投入几十小时,曲线就变成了倒U型,上升阶段是因为随着知识结构化程度提高,价值在提高,而下降也是因为知识结构越来越复杂、掌握的程度下降造成的。
③ 投入几十天,情况与小时类似,只不过几十天时间投入,对复杂的知识体系也能有所了解了。
④ 投入几十周,曲线形态发生了变化。松散的知识由于自身性质所限,投入的时间再多,也缺乏结构化的功能。但核心知识结构在得到足够的时间投入后,学习者认识和应用该领域知识的能力会大幅提高。
⑤ 投入以年记,形状与④类似,只不过随着大量时间投入,学习者可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高结构化知识带来的价值也会大得多。
根据以上五条曲线的相互关系,再说所谓的速成策略就很好理解了:
松散的知识,是速成甜区,毕竟你投入时间超过一定程度以后,学习的效果提升就很小了。
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是钻研型学习的甜区,只要熬过“入门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知识分子,就是得益于这类知识的人。而没有接受过这种结构化知识的人,很可能理解不了其价值,因此才会出现部分人依赖“速成”,部分人鄙视“速成”的现象。
而说起怎样才算“快速”,我个人认为:
对于松散知识,鉴别最重要,少浪费时间就是快。
对于中等结构化的知识,归纳和总结很重要,如果能够把这类知识跟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就是高效的学习。
对于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可能目标和耐心才是重要的,投机取巧不可取。
(PS:这只是一个很简化的模型,忽略了人与人学习能力的差异,就当取个平均值吧,天才没准几天就掌握了核心知识结构;忽略了知识的领域,但一般专业知识都有自己的核心结构作为“钻研必备”,也有浅显的“普及型”阅读材料。)
04
罗辑思维和得到在什么区?
罗振宇提供给大家的知识,大部分在速成甜区。
以得到平台上销量最好的两个产品为例——《李翔商业内参》和《通向自由之路》。
李翔和李笑来都是经验丰富的人,这种“丰富”存在于他们的内在认知图式之中,谁也没法扒出来看。他们展现的内容是案例式的、人生哲理式的,在精心铺垫下会给人足够的震撼和感悟。
但是,学习者如果落下那么几节课,直接看最新的内容,仿佛并没什么理解上的困难,还是那么有道理。学习者也许隐隐觉得,某些篇之间有一种模糊的关联,但全部内容接受下来,并没有什么稳定的体系。这就是知识非结构化的表现。
知乎上的答主们评价罗辑思维之类的内容,大多冠以“别人嚼碎了吐出来给你吃”的说法。
我个人倒是觉得没有那么不堪,这些精于思考的人总结出的个人感悟,肯定是有价值的,问题其实在于从人家系统里拿出来的东西,能不能接到你的系统上。还拿电脑举例子,word2016制作出来的文档,你拿word2003也能打开,但遗漏了多少内容你永远不知道。
很多年前有个“大师”叫刘一秒,也是讲着让人恍然大悟案例和哲理,让很多私企老板花大价钱学习他的“智慧”。这些私企老板其实误会了“智慧”的含义——智慧是靠内在生长出来的,并不能像武侠电影“传功力”一样一对手掌就能实现转移。
现在,得到们看起来也在让人们混淆学习的不同层次。
05
碎片化学习的核心——系统和接口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暴漫:
这应该是吐槽我们学到的东西在面对生活时总是不堪一击,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学到了“鱼”,那下面这些二维码一样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明白他们的共性;而这些带“鱼”字旁的字,也给了我们一个快速认识它们的标记。
我有疑问经常会检索文献,于是就有人问我:“你总说碎片化的阅读不好,你一小时看10篇论文,跟看十篇公众号日推有啥区别呢?”
首先,我一小时根本看不完10篇论文……
其次,读杂文跟读论文的目的不同。看杂文读到的东西天南海北,但最多是个“了解”;但读论文时则集中在心理和社会领域,这些知识虽然也不属于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但我之前已经花了很大精力建立起了对应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能够依托先前的结构发挥作用。
这就好比我提前学了“鱼”。
并且,论文说话比较负责任,会提供证据或引用来源,因此我可以对文章的结论进行“追根溯源”。通过这样的追溯,我也能够找到现存知识与新信息的关系,方便我快速融会贯通。这就好比这些论文都带着“鱼”字旁。
借用罗振宇的“U盘说”,这些信息对我来说是“即插即用”的——
学习者自身有与新知识产生链接的内部知识结构,这是提供了“系统”
新知识本身为学习者提供了产生联结的最佳路径,这是提供了“接口”
而很多碎片化的学习内容,更像挨个教“魛”、“鱾”、“鱿”、“鲀”……结果就是学完觉得很多内容感觉仿佛道理相通、但就是说不出来的感觉,所以很有可能隐隐觉得自己学到了一些智慧。
当然,这也算是一种学习,如果我们只是把挤地铁、等公交的时间用于接受些碎片知识,这当然要好过让这些时间白白浪费掉。
但问题就在于,当前流行的碎片式学习,对用户造成了一种误导,即只强调了时间的利用,却掩盖了知识自身的结构化和其内化价值上面的差异。
甚至,这种学习方式正在被商业和利益烘托成一种“主流”,我们的常规时间(比如晚上的个人休闲时间)也开始被其侵占,甚至造成“我在快速掌握知识”的错觉——这,就是丢了西瓜拣芝麻了。
真正有利的碎片化学习需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为了达到这一点,就需要花大量的精力优化知识结构的传播便利性,而不是直接把学习碎片化知识包装成“最佳学习方式”。
当我们把知识分割成便于传播和随时获取的内容,就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设计知识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上图是可汗学院的数学课
可汗学院是短视频教育的开拓者
看创始人对课程的描述
不难发现课程设计者们在系统化上下的功夫
总之,我们有没有“系统”,新知识有没有接口,严重影响知识能否充分发挥其价值。
反过头来再罗振宇推荐给我们的知识,不管是李翔、李笑来那种无法直接嫁接的智慧,还是早年《罗辑思维》那种只讲精彩结论而忽略求索过程的“替你读书”,基本都不能满足这两点。
如果我们被这种“快速掌握知识”的商业措辞蒙蔽,那个人的知识体系构建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是结尾的结尾
学习知识是为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如果你得到的信息让你有“道理我都懂,但是然并卵”的感觉,那就算不上什么学习。
然而纵观市场上的内容产品,让人误以为自己在“快速掌握知识”的太多了,我不得不提醒一下:
如果您听了两三堂课,看了四五篇文章,觉得有帮助,非常好,这是速成;
但是,如果您已经在某个领域听了十几堂课,读了上百个小时相关文章(这说明您愿意下功夫),
那我真诚建议您先打磨知识框架——尽管很枯燥,但这种投入不仅是接受多少碎片知识都换不来的,甚至,它还能让碎片化知识更好的发挥作用。
最后,为了让大家花在我这些“不接地气”的文字上的时间更有价值,我制作了一个《碎片化时代对幸福感的影响》的知识地图,这好歹也算一个初级的系统了。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信息碎片化不利于我们建立知识框架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左边中间位置的内容,即碎片化信息对知识体系形成和概念关联的影响)。年内我应该会更新完这个框架下的内容,希望有助于您对碎片化时代的幸福和不幸福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