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游戏给孩子建立生活习惯?
文:陈义萍 | 壹心理专栏作者
先来欣赏几则游戏案例,感知何为“游戏力”。
分享人·言妈,女儿2岁半
孩子不愿意吃饭,我往饭上面洒了一些芝麻粉,说:“我们来讲一个米饭和芝麻的故事吧。”
于是她坐下来,我一边随心所欲地编写芝麻跟米饭如何做好朋友的故事,一边把饭弄成团给她吃。几口以后,她便要求自己吃了,还喃喃自语,米饭和芝麻粉是好朋友,要在一起。顺利的完成了午餐。
分享人·昊昊,男孩6岁
一次吃饭的时候,儿子勺起米饭说:这是沙子,指着鹌鹑蛋这是恐龙蛋,我要吃恐龙蛋。
妈妈马上接口说:快吃些沙子进去用来孵化恐龙蛋,再指着汤说:“这是什么呀?”
儿子回答:“这是大海。”妈妈说:“太热了,喝些海水滋润下沙子。”
儿子喝了口汤后说:“太晒了,种些树木来挡太阳。”说着就吃了青菜。
就这样,这顿饭就在妈妈和儿子的故事中吃完了。
分享人·蓝梅,男孩2岁8个月
孩子现在睡觉不愿意垫尿不湿了,可是又老是尿床,他还会为了躲开在床上跑来爬去不盖被子,天冷了又怕他着凉。
于是我将被子窝成个洞口,对他叫到:“小兔子快进山洞。”他总是会很快速的钻进被子。然后再把尿不湿拿在手上对着小熊的图案说:“小熊你想进山洞吗?我问问小兔子愿不愿意带你进去好吗?”这时候孩子伸出小脚丫,我就说:“啊,小兔子同意啦!小熊可以跟小兔子一起进山洞睡觉喽!”孩子会很配合的伸出脚配合着我穿上拉拉裤。
这样的连续了几天,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到了睡觉就满床跑,然后为了躲我垫尿不湿大喊大叫蹬双脚了。这段时间不用游戏也很配合了。
分享人·言妈,女儿2岁半
晚上孩子有些兴奋,还不愿意入睡。换了睡衣躺下后,她虽然打了几个哈欠,看起来却依然毫无睡意。关灯后我躺在边上,摸她的鼻子:哈哈,这是小熊的鼻子吗?她也摸摸鼻子:妈妈,这是小熊的鼻子。我又摸她耳朵:啊这是小兔的耳朵吗?她说:是的,这是小兔耳朵。又摸嘴……她一直咯咯地笑,配合我玩。忽然没反应了,响起了呼呼声。小家伙睡着啦!
分享人·璐璐妈,女孩
孩子头一天把紫药水弄了满地,还弄到了衣服上。第二天穿衣服时发现紫药水的痕迹就哭着说不想穿这个,想换一件。
妈妈说:“好吧,妈妈现在就把变色龙(爱探险的朵拉里面的人物)送回家,然后换一件来穿。”孩子说:“我不换,我要穿变色龙的衣服。”
轻松把哭声变成笑声。昨天看到一个裤子上也有紫药水,孩子就说:“它也是变色龙,屋里有好多变色龙啊。”
分享人·夕夕,女孩19个月
女儿19个月,穿衣服、脱衣服,洗漱,她会反抗。但每次只要用游戏的方式,比如晃动裤子的裤脚,假装这是一条会跳舞的裤子,让她穿上和裤子一起跳。诸如此类,女儿一般都会咯咯地笑。我就顺利给她穿好了。
游戏力激发家长无限潜能,并且不再对患有“育儿理论强迫”。
分享人·言妈,女孩2岁半
开车过隧道了,孩子很喜欢在洞里驰骋的感觉,自娱自乐很开心。很快,我们出了隧道,她顿感失落极了,忽然开始大闹起来。其实我明白是她困了,还没有午睡呢。我正酝酿着什么方法,老公边开车边说了一句:闭上眼睛,就是过山洞啦!对啊,玩个游戏吧。我闷上她的眼睛,说:过山洞喽!她也附和着。拿开手说:出山洞喽!她笑了。就这样玩了一路。
分享人·萧萧
一天下午,我正抱着儿子(7个月)喂奶,姐姐(2岁3个月)突然大叫:“妈妈,救命呀!”我转过头一看,只见小姑娘腿在床上,头和手倒趴在地垫上。本来很想说妈妈现在没空,等会儿再来救你,可转念一想,这样小姑娘肯定不开心,免不了又是一通哭闹。这时我想起了游戏力,于是我伸出一只脚,并用吩咐的口吻说:“大脚趾,现在我派你去救我的大宝贝!”姐姐听了,哈哈大笑,顺势抓着我的脚趾头爬了起来。然后我继续说:”大脚趾,你真棒,谢谢你。”她也学我:”大脚趾,谢谢你。”一场潜在的纷争瞬间化为无形。
后来,姐姐竟然喜欢上了这个游戏,几乎每天都要玩一两次,有空的时候,我就伸手去抱她起来转个圈亲一下,没空的时候,我就命令我的大脚趾去搭救,无论哪一种方式,她都很开心。
各位爸妈,透过这些案例,您对游戏力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或想法呢?
游戏的第一个意义:认识世界,处理信息,体验成长
小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得面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信息,需要转化吸收;在他们的生活周围,每天都会涌现大量的新鲜事物,需要筛选分类。游戏作为孩子的最爱,这时就能帮上他们的忙。通过游戏,孩子们体验到了生活,由一个自然属性的人发展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比如说,孩子借由游戏来认识世界。或许,两岁左右的孩子不停地把东西扔到地上,是在体验和感受地心引力。或许,孩子撕纸,咬各种物体,是在体验和感受每一种物体的不同特性。或许,孩子们玩医生看病的游戏,是在企图了解自己的身体的奥秘。
孩子通过扮演尝试着这个世界中的各种角色,体验自己的能力,探索着世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和成熟,也越来越独立。
经常会有些家长向我咨询,问:“我家孩子这样……正常吗?”而不会考虑: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孩子有好奇心,孩子有求知欲。孩子对他看到的一切都没有评判,而只是在用心地感受体验,运用他生而具有的游戏力,模仿,只不过可能模仿的时候有些走样而已。这种游戏力,对孩子来说,或许就是一种学习成长的本能吧!父母们,你是否相信孩子具有成长本能呢?你是否可以保持一颗童心,对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敬畏心呢?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给孩子力量,给孩子包容。或者哪怕是撒娇为什么不可以呢?问题在于,父母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那些不自信、挫败无力感和被抛弃感呢?怎样能帮助孩子完成属于他的成长主题呢?
游戏的第二个意义:建立及修复人际间的情感联结
游戏也是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甚至如何与别人重归于好的方式。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说:“从父母与婴儿第一次深情的目光对接开始,游戏就成为联结亲子关系的一根纽带。”身为父母,我们一定都同样无比珍视自己的孩子。只是,我们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她)的珍视呢?说教?唠叨?批评?
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的核心是什么?在我看来,亲子关系的核心就是情感联结。有了情感联结,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爱自己的父母,信任自己的父母,懂得体谅自己的父母,孩子也能感受到并确信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就自然会“听话”,就“乖”了。
遗憾地是,有很多亲子之间,家人之间,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结是断裂的状态,相互之间充满着隔膜,甚至是怨恨,可是,血浓于水,真要断又断不掉,藕断丝连,于是,就更加痛苦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和家人之间建立情感联结,保持着情感联结的状态,也需要懂得在不可避免的隔膜和争吵发生之后怎么修复情感联结。
游戏的第三个意义,涵容并疗愈情感创伤
父母对新生儿往往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注,时时刻刻守护左右,寸步不离。饿了,及时喂奶,哭了,不假思索地搂进怀里抚摸安慰。总之,对小婴儿的每一个需求都尽力地给予及时满足和照顾。
但当孩子长大,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错过孩子的某些需求。细数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时时处处,都有可能要面对挫折和创伤。创伤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妥善地处理和解决。孩子们是怎样面对这些人生处境的呢?孩子有游戏!比如:打针游戏,摘自《游戏力》,作者美国劳伦斯·科恩。
一个三岁孩子在诊所挨了一针,回家后,他会玩什么游戏呢?当然是打针游戏。他会想当谁呢?当然是医生或是护士,那个给他打针的人。那谁会被打针呢?他的第一选择通常是爸妈或是别的大人,如果没有大人在场,他会拿一个毛绒玩具或是洋娃娃。
那他会要你做什么呢?你得一边装得你真的很痛、很害怕,一边大声喊:“我不要,我不要打针,请不要给我打针。我讨厌打针!求你了,不要!不要!”
这个游戏让孩子处于强势的一方,让被打针的一方变成给别人打针的一方,这种角色转换虽然简单,效果却令人满意。被打针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是无能,使他想到过去的那些小挫折,想到自己不能选择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以及其他数不尽数、无法由他决定的东西。去医院当然不是他的主意,但是打针游戏却能让他心情好起来。他看到大人也有无能为力、绝望、丢脸的时刻,而他这次却是强大无比。
游戏可能只是假装的,但游戏中的心理体验却很真切。孩子选择这个幻想游戏,是因为他需要克服打针所留下的真实痛苦。它不仅仅是好玩而已,而是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它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再次经历整个过程,让恐惧感通过哈哈的笑声释放出来。这就是孩子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玩游戏的原因。
我认为:游戏力,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份生活态度,更是一门人生智慧。所以说,父母们的自我成长、自我修炼,才是育儿的最大法宝。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