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累了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撒谎吗?
作者:我非鱼
排版:羽柔
责编:嘉璇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我们都知道,一定不要说谎,一个谎言是一套谎言的开始,一个谎言需要用一套谎言来维持,毕竟说谎真的很累;可是,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其实当我们很累的时候,更容易说谎。
01
我们是如何控制自己不撒谎的?
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认为,个体在执行任务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一旦出现耗损(即自我损耗),人们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进而导致自我控制失败的出现,因此会发生更多的攻击侵犯行为、冒险行为并引起亲社会动机的下降。
此外,自我损耗还会加剧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如欺骗行为、不道德决策等。据此可推测,自我损耗有可能导致个体因道德意识下降而出现非诚信行为。
02
内疚是如何阻止我们撒谎的?
自我损耗导致的一系列不良行为是否可以改善?研究发现,为维持个体正常的生理和认知活动,自我控制资源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休息、幽默或积极情绪的诱导得以恢复,通过提高个体内在动机水平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自我损耗而出现的不良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内疚情绪可缓解自我损耗效应。内疚情绪是人们由于不遵守道德规范,伤害到他人而产生的心理上的自我责备,或对自身行为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愧疚、不安、焦虑的负性情绪体验,为了避免或降低这种不安的感觉,人们倾向于采取利他等补偿性行为来减轻内疚感。
03
关于诚信与谎言的两个实验
实验1:探究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采用“ 非优势手任务” 操纵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水平(以往研究均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高资源损耗组大学生要求用非优势手(本实验中均为左手)写一篇 100 字左右的关于“智能手机的好与坏”的小文章,而低资源损耗组的被试则用优势手(右手)来写文章。
任务结束后,通过问卷的形式统计并记录被试的能量损耗程度。
最后通过“猜测硬币正反面”任务测试个体的诚信反应水平(该任务被证实为测查个体诚信反应的有效范式)。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相比低耗损者,高耗损者在完成非优势手任务后感到更加疲劳,这说明非优势手任务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水平是有效的。
以自我损耗分组为自变量,以正确率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高自我损耗组与低自我损耗组被试的预测正确率差异显著。
这表明高自我损耗状态下的被试更加倾向于谎报自己的预测结果,而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被试更倾向于诚实地报告自己的预测结果。
实验2:内疚情绪启动在自我损耗与诚信行为间的缓解作用
首先同实验1让被试完成不同的自我损耗任务,并记录被试的自我损耗水平。
采用高学德所用的自我报告法来诱发被试的内疚情绪。首先让被试回忆在以往经历当中让他们感到最内疚的事情,写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然后让被试报告在该事件中体验到的内疚情绪的程度(采用7点计分:“1→7”分别表示“完全不感到内疚→非常内疚”),得分越高表明诱发被试的内疚情绪程度越高,在本实验中能有效启动被试的内疚情绪。
让被试完成与“猜测硬币正反面”任务类似的“点游戏”任务(以往研究证明了该任务的有效性),测试被试的诚信反应水平。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低损耗者,高损耗者感到更加疲劳并感到自身的能量损耗更多。上述结果证实非优势手反应任务可有效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
对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进行2(自我损耗)×2(内疚启动)两因素的组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损耗组主效应显著,即相比于低自我损耗组,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低;内疚启动的主效应显著,即相比于无内疚启动,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
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自我损耗组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即低自我损耗组被试比高自我损耗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
同时,无论是高自我损耗组,还是低自我损耗组内疚启动后的被试在“点游戏”任务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控制组。
该结果不仅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同时说明启动内疚情绪可有效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04
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根据双系统理论的观点,自我控制可分为意识层面的控制系统和潜意识层面的冲动系统。自我控制资源的多少将会决定由何种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对后续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
该理论认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之所以会对诚信行为倾向产生影响,是因为个体在诚信选择中由于自我控制资源的缺乏,致使个体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控制,阻碍了个体对本能冲动的抑制,此时个体在冲动系统的主导下做出行为反应,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从而导致自我控制失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影响还与执行控制有关,执行控制是个体通过调节认知过程来确保认知系统发挥最优化功能的控制机制。
个体在做出诚信选择时会面临自身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动机冲突,这时需要采用各种认知评价手段来与不合理的欲望和冲动进行辩驳,这个过程需要执行控制的参与。
然而,自我控制与执行控制存在较大的重叠,自我损耗通过抑制执行控制功能的发挥来阻碍随后的认知加工进程,当自我控制资源受损时,个体对不合理的动机监控和调节失败,难以进行有效的认知信息辨别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导致非诚信行为的发生。
不过,感受到内疚的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决策过程,对事件作出事实和反事实的结论,并将事件的评估与内疚情绪储存于记忆中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行为。
由此可见,内疚情绪能够促进道德内化,使自制力和道德标准更为严格。
本研究认为,虽然自我损耗会导致自我控制功能的受损而表现出更多的非诚信行为,但是内疚情绪的诱发促使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进而做出更为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社会赞许的诚信行为以弥补内疚带来的心理负担,由此缓解了自我控制资源损失对诚信行为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聂衍刚、利振华、窦凯、毛兰平.累了会说谎?自我损耗削弱诚信行为及其缓解机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大学广州人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年.
作者简介:我非鱼。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上海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全球高校心理/精神医学硕博、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Google资深工程师联合创立,聚焦以「高校学生」「青年教师」「职场新人」为核心的年轻群体,致力于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互动时间
当疲惫袭来时,你是否也经历过“诚实值”悄悄下降的时刻?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