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被困住的19种表现
亲密关系中,越来越多的痛苦会“筑”成无形的围墙,任凭你崩溃嘶吼、拳打脚踢,你们的生活在坚硬的墙下变得面目全非。
当一个人被墙壁挡住的时候,他/她一般会认为亲密关系的问题是无法补救的。
“被墙困住的生活”的19种表现:
精神、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倦
难以捉摸的倦怠感
无聊
排斥伴侣或觉得被伴侣排斥
过度的幻想或做百日梦
外遇或三角关系
对大部分事物都失去兴趣,特别是对伴侣
有放纵自己从事不需动脑的娱乐或追求感官享受的倾向,甚至成瘾
上瘾的行为变本加厉
生病
性生活死气沉沉(包括性功能障碍)
令人沮丧的无价值感
困惑或失去重心
想逃离、放弃,甚至想死
沮丧,对生活失去热情,或觉得自己或亲密关系已经燃烧殆尽
自暴自弃,觉得不管你怎么做都不能改变什么
忙碌——你很忙或伴侣很忙,这样能让你们很自然地避免花时间在一起
其中一方极度厌恶对方
其中一方诉请离婚
01
是什么让我们陷入自困?
为什么在旁观者眼里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却能让当局者身陷其中难以脱身?
史蒂芬·卡普曼设计了一个简单模型,叫做“戏剧三角形”,《亲密关系》的作者针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小小修改,更贴近亲密关系中的困境。
卡普曼三角:
拯救者
帮助者,实行者,修复者,慷慨的救济者,牺牲奉献者,计划者,寻求解决者,分析者,指导者,道歉者,维持和平者,宽恕者,取悦他人者,慈善的在高位者,能干者,“有知识”的驱策者。
迫害者
不耐烦的训练官,恶霸,嘲讽者,理直气壮的完美主义者,多疑的在高位者,愤怒的,喜欢批评的,虐待的,严苛的,责怪者。
受害者
代罪羔羊,叛逆者,依附他人的,丧失行动力的,可怜的,绝望的,沮丧的,受虐的,倦怠的,怀疑自己的,受伤的,依赖的,抑郁的,放纵的,受到不公平对待,自艾自怜,停滞不前的抱怨者。
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首先会采取的位置是“受害者”,即使是短短几秒。
“受害者”经常会感觉被问题压得喘不过气,受害者的特征包括:恐惧、自悲自怜、有抱怨的倾向,或觉得自己为了不曾犯下的错而受罚。
处在受害者的位置,不管时间长短,都会让你害怕再次受到不平等待遇、被处罚以及其他形式的牺牲。
人类处理问题的机制会驱使个体采取一个更好的位置来处理问题。这时候,“迫害者”登场。
迫害者心里充满责怪、自认优越、追求完美,于是会通过愤怒逃离痛苦,他们会把问题怪罪到别人的头上。只要找到人来怪罪,就可以不被惩罚一一至少可以暂时躲一下。
就好比运动竞赛中,输的那一队 ( 受害者)通常会非常懊恼 ( 迫害者 )。他们会责怪裁判不公,攻击对方球队中他们认为“作弊”的球员,或是批评自己的队友所犯的错误。进到更衣室后,受害者出现,并且责怪自己“表现不够好”,不能让球队得到胜利。
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是因为已经没有人可以怪了,而责怪自己可以让你不必感受当受害者的可怜。
你是否也曾经在犯错的时候怪罪自己呢?
你会不会因为一个小疏忽而觉得自己笨或对自己骂个不停?
这时你心中的“迫害者”正在压抑你心中的“受害者”。
因为“迫害者”认为“受害者”的不完美是所有痛苦的源头。愤怒会让你否认所有痛苦感觉的存在,而强迫心中的“受害者”站起来继续进步,同时还会让自己跟软弱的受害者保持距离。
虽然有些人不介意一直活在愤怒和完美主义中,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过得轻松一点。这就是“拯救者”现身的时候了。
拯救者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我们处在没有痛苦也没有问题的理想境界。
拯救者除了同情受害者之外,也同情迫害者,并提供有用的建议。
我们会在3种角色中不停转换,伤心的时候是受害者,为了保护自己转变为迫害者开始指责,最终尝试解决问题唤醒拯救者。
在整个问题漩涡中,我们一般只会想去怎么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是我们忽略到了一个重要信息——不管身体的问题还是关系的问题,疼痛只不过是为了引起我们注意的办法而已。
02
如何跳出围墙重建关系与自由?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卡尔·荣格常说,问题不能被解决,但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出问题。
拯救者的存在,只不过是受害者为了逃避痛苦创造出来的人物,他永远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问题不能被解决,是因为我们在非常有限的知识框架里寻找答案,却不懂如何运用我们的直觉和想象来突破框架。所以我们需要吸收新的知识去获得成长。
2、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试着把“问题”当作上天赐予的“礼物”。
这时我们内心会把精力聚焦即将获得经验或礼物上,我们就会产生希望和信任,情绪会得到安抚,从而大幅度缩减解决问题的时间。
如果恐惧的反应带来的是拖延、抵抗、逃避,那么解决时间线会拉得更长,我们的情绪内耗也会加重。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如果你觉得伴侣在伤害你(攻击、指责、批评、嘲讽或其他方式),那么请你仔细思考这些问题:
Ta说的哪些话和你内心“对自己的批评”有重叠?
如果你的伴侣作为“拯救者”,那么他给你的建议,有哪些道理是你自己知道却又抗拒的呢?
如果伴侣是“受害者”的角色,你是否觉得对方和你自己——即便很久以前、早已被你遗忘的小时候的你(内在小孩),很像吗?
是不是你无法接受那一部分的自己,虽然很久以前就被你埋藏,但却反映在了伴侣身上?
或许,监牢中的3个角色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你可以选择重新养育你的内在小孩,和他合作,开启新生。
4、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百负责
只有当你愿意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负责的时候,你才能得到选择的力量。
当我们承认“这个问题是我的责任的一部分”,那“责任”将会从「罪恶和羞耻」中变为「回应和自由」。那么我们会感受到平静与清晰,做出对彼此更好的选择。
5、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我们已知的事物并不能让我们得到平静,或让我们了解自己是谁。只有在我们把误认为是“知识”的答案都抛开时,我们才能得到无限延伸的自由。——克里希·那穆提
了解自己的过程,从问问题开始,探寻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问题,如:
“这件事的事实是什么?”
“你有向我的伴侣说出我的真正想法吗?”
“你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呢?”
“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让双方感受好一点?”
请自己的内在小孩出来,和他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你就会从“已知”中剥离,进入“直觉——灵魂思想”的领域。
6、没有什么问题事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这项原则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只要我们相信直觉,相信“相信”的力量,如此就好。
要在墙的阴影下过多久,
总是由一个选择来决定。
穿越障碍,就是一个选择!
作者:呀梨
责任编辑:日月银
互动时间
你曾在亲密关系中被困住过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