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我为何总是需要寻求过度关注
在我们需求没有达到满足的时候,面对伴侣我们会做出一些“错误目的”。
简·尼尔森博士在她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当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受到失望与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是都会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目的。
-《秒速五厘米》-
错误目的主要分为4种:
寻求过度关注(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要赢!是你逼我的!)
报复心理(你对我的伤害我要一一还给你!)
自暴自弃(再怎么做都没有,反正我一点也不重要)
前两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两大价值(归属感和价值感),后两种则是孩子在认为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时,被失望、沮丧包裹而做出的毁灭性行为。(通常是自毁)
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长大后,不会重复童年时期的行为,其实它们依然伴随着自己,只不过换上了更复杂的外衣。
当我们因为欲求不满而生气时,我们会重新感受小时候的自己在同样情境下感受到的沮丧、难过、失望……于是,我们会做出和小时候同样的偏差行为。
这些行为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控制伴侣,并借机让彼此的滤镜一一破碎。
-《秒速五厘米》-
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
——罗伊·哈伯
为了吸引伴侣的注意,我们可能会出现这些行为:装可爱、亲切、有能力、坚强、有耐心、勇敢、害怕、脆弱、心不在焉、有深度、酷、辣……能够吸引伴侣的办法有很多,或许每个人每天都能想出新花样。
但是当伴侣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获得之前一样的关注,我们可能会出现寻求过度关注的错误目的。今天我们主要带大家一起了解亲密关系中的「寻求过度关注」。
-《秒速五厘米》-
01
如何识别伴侣在“寻求过度关注”?
1. 如果面对伴侣寻求关注,你的感受是?
——心烦和愧疚、着急、焦虑;
2. 这时你想采取的行动是?
——提醒;安慰和哄劝;帮助或服务
3. 这时对方的回应是?
——暂停片刻,但很快就回到老样子或换一种寻求关注的方式
4. 伴侣的目的是?ta在表达什么?
——引起关注,得到特殊照顾以证明自己是被爱着的;让别人为他忙得团团转,这样ta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人。你可以想象这些行为实则在说“看看我!我想和你一起!”
-《秒速五厘米》-
02
如何运用鼓励的语言和行动给予积极的回应?
1. 帮助对方养成一个长期有用的事情,并以此得到有益的关注,来转移其行为;
2.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
3. 说:“我爱你/我其实很在乎你,等会儿忙完了我再来陪你。”,并且避免给予特殊的照顾;
4. 相信对方能处理自己的感受(不解决也不解救);
5. 安排特别的二人时光(能够每周固定当然最好);
6. 让ta一起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7. 设定无言的暗号——轻轻抚摸、拍拍肩膀;
8. 认可感受,告诉对方ta很重要也很特别;
9. 如有必要,暂时离开现场。
-《秒速五厘米》-
作者:呀梨
责任编辑:日月银
互动时间
在亲密关系中,你有过“寻求过度关注”的苦恼吗?
你是怎么做的呢?以后你又会怎么做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