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学,晚上种田
作者:
排版:夏天
审核:心理中心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
从古老的QQ农场
到如今风靡一时的星露谷物语
从温馨可爱的动物森友会
到主打国风田园模拟的《桃源深处有人家》
这类游戏以其独特的魅力
从众多火爆的竞技型网络游戏中脱颖而出
成为一股清新的游戏界潮流
这类以模拟经营为核心的网络游戏
被称之为“种田游戏”
通过种植系统、养殖系统
与模拟经营系统的设置
使得玩家能够感受回归田园的过程
体验丰富的剧情、角色互动与建造可能
以其轻松愉快的氛围和贴近自然的体验
吸引了无数年轻朋友们的喜爱
白天学业科研打工已然非常辛苦
年轻的朋友们
为何还会在夜晚选择打开种田游戏
继续“辛苦劳作”?
种田游戏背后
又有哪些惹人喜爱的心理机制?
01
人们为何爱“种田”?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带来的“掌控感”
在种田游戏中,玩家通过辛勤的劳动,如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可以亲眼见证作物的成长与收获。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而在种田游戏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带来的确定性与掌控感有助于人们缓解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焦虑,
玩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策略,规划农田的布局、选择种植的作物,这种对游戏进程的掌控,让玩家在游戏中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成就感。
2)文化基因:深藏心中的田园情结
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具有农耕文明的特性,对自然山水、田园的喜爱源远流长。这种由同类型生活经验与文化心理积淀形成的“田园情结”,也促使人们格外喜欢种田游戏。当下,大量模拟经营游戏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了极具中国田园风情的游戏背景,以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
3)种田+社交:建立社会联系,获取社会支持
除了单人种田的玩法外,许多种田游戏还融入了社交元素,让玩家能够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和合作。通过交换种子、共享资源、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陌生的网友们为个体提供了弱连接的社会联系,玩家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取信息性、情感性的社会支持,满足了自身的社交需要。
02
“种田”还是“爆肝”
种田游戏的理性反思
虽然种田游戏一定程度上
缓解了人们的压力
一些游戏程序的设计为了增强用户粘性
要求玩家定时定点登录
每天都需要在游戏中签到打卡
才能最大化种田游戏的收益
虚拟耕作的游戏时间
使人缺乏对于现实时间流失的感知
部分玩家沉迷于种田游戏
以至于种田游戏成为了爆肝游戏
事实上
游戏只是生活中解压的一类手段
走出房门,呼吸新鲜空气
感受真实世界的田园风光
与真实的人交流感情
也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星露谷物语》主角的爷爷留下农场时曾说:
或许某天,你会被
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重担压垮
你的精神不堪重负,变得麻木空虚。
到那时,孩子,你便可以接受这份礼物
丢开这一切的勾心斗角
去找回人与人,人与自然间
真正的、纯粹的和谐
去追寻心中的宁静。
我想爷爷的嘱托并非停留在虚拟世界
也表达了对每一位玩家拥抱真实生活
感受自然的期待
你都玩过哪些种田游戏?
又在互联网中留下了
哪些美好的种田游戏回忆?
一起来评论区聊一聊!
参考文献
[1] 郭赫男,陈堃. 折叠与展开:模拟经营类游戏的时间“治愈”特质分析——以《动物之森》为例 [J]. 当代传播, 2021, (03): 96-98+102.
[2] 图古丽·斯依提. SNS实名制下的网络游戏——以“开心农场”为例 [J]. 青年记者, 2011, (35): 62-63. DOI:10.15997/j.cnki.qnjz.2011.35.016.
作者简介:小坛,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官方公众号~面向清华在校生提供咨询预约入口,兼顾活动招募、心理科普~偶尔抖机灵,专业不保守,有爱不鸡汤~
原作者名: 小坛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清华小清心(ID:THUxinli)
原文标题 早上上学,晚上种田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