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迷恋爱情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揭开爱情的神秘面纱
爱情,这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最绚烂、最复杂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艺术几乎都在围绕着“爱情”这个话题。
我听伍佰、李宗盛,会听到很多他们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身在其中的喜悦、痛苦与纠缠:
我感慨的是,即使有如此丰厚阅历和恋爱经历的人,依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这些丰富的艺术表达)。
这驱动我写一篇关于“爱情”的心理科普文。
01
爱情是什么?
当我们恋爱的时候,会变得和平常不一样,我们每天都要联系,见面要拥抱,称呼上我们会叫“宝宝”,或者自称“宝宝想你了”,我们会说一些在平常看来比较是废话的东西,想要对方很琐碎的温暖。
比如“吃了吗?睡了吗?饿了吗?今天过得好不好?”会问对方“你爱我吗?”也会常常不由自主地说“我爱你”。我们会很幼稚,甚至可能会无理取闹,我们会像孩子一样快乐,也像孩子一样吵很幼稚的架。
我们只有在恋爱中乐此不疲做这些无聊无趣、幼稚的事情,为什么呢?
想想在我们的人生哪个阶段,会有这样的需求,要求对方百分之百关注我爱我,给我非常温柔体贴甚至非常幼稚的一些关注呢?
常常是小时候和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会要求爸爸妈妈“你抱抱我”“你要叫我宝宝”“你每天要关心我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玩的怎么样”,希望他们每天关注我对我温柔呵护询问我“今天过得开心吗”。
每一对真正进入爱情的人,我们便和对方一起手拉手退行到童年,特别是退行到我们童年受伤的时候。我们会回到从前,用6岁以前的心智去恋爱,向对方索取,要求对方像理想的父母那样爱我,弥补童年的缺失,重复我们童年与父母的依恋。
小时候看琼瑶剧《还珠格格》,我才10岁,但连10岁的我都觉得小燕子和五阿哥ta俩咋那么幼稚啊!!
02
爱情是怎么产生的?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专属于自己的“爱情地图”
全球知名的性科学家约翰·莫尼专门创造了“爱情地图”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说:我们在小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一种叫做“潜意识铭刻”的现象,我们的“爱情地图”就是铭刻在我们大脑里的痛苦和欢乐,而这些情绪都来自早年生活中我们从家庭成员、童年伙伴以及其他偶遇那里得到的回应。
那些刻痕非常深重,有些甚至一生都无法痊愈,但它们会静静地留在那里,等待合适的刺激发生时再一次血流如注。当我们长大后,再次看到(听到、闻到、感觉到)这些很早之前就已深埋在我们的潜意识类似的东西时,心中强烈的感觉就会奔涌出来——这就是“爱情”的发生。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副“爱情地图”,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变成潜意识的一部分,比如:
异性父母的音容笑貌或ta们身上我们喜欢的特质;
我们儿时的邻居、老师、喜欢的人甚至某位不熟悉或陌生人身上的外在特点或品质;
我们追过的剧中对于爱情的叙述方式、甚至男女主的穿搭;
我们接触的文学、诗歌、音乐等艺术表达中描绘的爱情影象;
……
任何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小事都可能进入我们“爱情地图”的潜意识,长大后诱发我们们心中的爱情。
2.爱人的脚本
根据“人际关系理论”,我们的人生都是有脚本的,我们总是会按照幼年时被家庭暗示形成的那个程序来成长。而我们会爱上什么样的人,也是有脚本的。
我们的爱人脚本,往往来自四个部分:
我们的潜意识寻找熟悉的感觉
这些熟悉的感觉——
可以是外在的,比如单眼皮、长脸型(长在审美点上),或身板正,或一瞬间灿烂的笑容;穿着打扮等;
可能是气质方面的,比如爽朗大方、忧郁冷清、清秀文静、温柔婉约、性感、痞帅、斯文等;
也可能是性格特质上的,比如阳刚的、可爱的、幽默风趣的、温暖细腻、任性不管不顾的、自由不羁等等;
也可以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如直接大胆、果断自信、成熟稳重、严谨自律等;
甚至ta身上有我们熟悉的某种味道;
……
《还珠格格》里面的尔康和紫薇相爱,比较可能是这种,双方都是温文尔雅、博闻强识、才华横溢的人。还有一些婚姻中持续被家暴的人,很可能ta从小就成长在被家暴的养育环境中。
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总要去寻找熟悉的感觉,有时候即使这种熟悉的感觉会带来不舒服,那也比未知的、我不熟悉的恐惧要好。
我们的潜意识寻找自己身上有却被压抑了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面的性格特质,当我们面对不同的环境刺激时,我们不同的面就可能被激发出来,但是一般我们只有一个人格会成为的“主人格”,其他的人格就被压抑下去成为“子人格”。
被压抑下去的子人格也有高低之分,而我们爱上的人往往是我们被压抑得比较明显的子人格。
《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和五阿哥,比较可能是这种,五阿哥从小燕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被压抑的洒脱、自由自在、不管不顾的子人格。
我们的潜意识寻找完满,这驱动我们去“找补”
发展友谊,我们喜欢找相似的人,有很多共鸣;但是谈恋爱,有很多找的是互补的人,或者心目中“理想的自己”,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变得圆满。
心变得圆满的意思是,两个相似的人在一起,世界还是这样的;但如果两个很不一样的人在一起,这个世界就扩大了,双方可以透过彼此的眼睛看到更广阔而不一样的世界,心智范围便拓宽了。
比如我觉得我能力不强,于是拼命去寻找优秀的人;或者我是个很理性的人,反而容易被情感充沛的人吸引。
而很多年轻人追星,有喜欢的爱豆,还有之前沸沸扬扬的粉丝杨丽娟追刘德华的故事,都是在追求心中“理想的自己”,想以此圆满内在的心,似乎我“拥有了对方”,便“拥有了对方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但这样很容易出问题在于:差异难以磨合;当彼此因为差异整天吵架、折腾,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很多可能以分手告终。但如果折腾到最后磨合成功下来的,心智便扩大了。
自己没有的东西企图通过恋爱的对方拥有来获得,可能是幻想。
我们的创伤反应
比如,“越是困难,越是我得不到,我越想得到,锲而不舍”,可能是自虐型人格倾向;
或者,我小时候家里被人欺负,爸爸妈妈无能懦弱,不能保护我,长大后如果有一个看起来强大、阳刚有力量、感觉能够保护我的人,就会成为倾向于爱上的人;
前面讲到的从小成长在被家暴的养育环境中,长大后倾向于找个家暴自己的伴侣,也属于这种;
还有的人有拯救情节,对于落魄的人、弱小无助的人容易陷入爱河;
明知道对方渣,可就是放不下,强迫性重复儿时的依恋创伤;
甚至可能是“病理性迷恋”(表现为对某个人有过山车般剧烈的情感波动,这个人超过了所有其他人,且这种痴迷的情感具有强迫性,不能自我控制,甚至人会对这种感受上瘾);
……
这种情况的最好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疗愈。
另外,当爱情到来时,我们头脑中会产生一种叫做苯基乙胺(Phenylethylamine简称PEA)的物质。但是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紧张也会使PEA的分泌水平提高。
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吊桥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危险感到恐惧和紧张的处境下,会对身边的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与依赖感——令你心动的不一定是爱情,也可能是“吊桥效应”!
在我们身体或心理很脆弱的时候,也很容易爱上任何一个人,却忽视了看清这个人。
03
依恋模式在恋爱中的影响
我们在恋爱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是儿时与养育者的依恋问题再现,却也恰是疗愈彼此的契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后经玛丽·安斯沃斯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理论认为,儿童在早期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的互动中形成了不同的依恋模式,这些模式会在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而爱情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是我们童年时期与父母依恋问题的重现,这种重现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以更为复杂和微妙的方式在成年后的情感生活中展现出来。
除了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长大后,在爱情中通常能够信任伴侣,自如地表达情感,也能较好地应对分离和冲突,因此相对能够建立健康、稳定且充满幸福感的恋爱关系。
回避型、焦虑型、紊乱型这些带有童年依恋问题的个体进入爱情关系时,ta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过去与父母的互动模式投射到伴侣身上,导致冲突和矛盾。
例如,一个有着回避型依恋历史的人,可能会在伴侣表现出需要关心和陪伴时,像自己的父母曾经那样选择忽视或逃避,从而触发伴侣的不满和伤心;而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会因为伴侣的一次晚归或未及时回复信息,潜意识中小时候被父母忽略的痛苦体验被激活,进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愤怒。
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是最适合结婚的人,因为ta们心理最健康。但是我们可能并不会爱上这类人,我们就是会被一些不安全型依恋的人深深吸引,那就需要有一些自我探索和成长。
伴侣之间,相爱的那一刻只是吸引,并不意味着有多少感情。如果有的人觉得一见到对方就瞬间产生了强烈的感情,那往往并不是感情。
因为这很明显和ta们的关系进度不匹配,而通常是人们把儿时未被满足的缺失投注到了对方身上,以为对方可以深深地满足自己,之后很容易在发现对方不如自己期待时陷入深深地失望。整体来说,一个人内心缺失越大,越渴望被弥补,越容易饥不择食般地快速进入亲密关系,恋爱中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也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到彼此内心痛苦的机会,看到这是缺失与创伤的结果,进而修复童年依恋创伤。所有的爱情,都是为了满足我们人格的成长,是疗愈彼此的契机。
04
关于爱情,我的小建议
1.爱情并非没有道理,它有迹可循,不必迷恋“爱情”!
尤其是女性,容易为了爱情牺牲奉献一切甚至一辈子,是否值得?
很多人陷入爱河会说“我就是爱ta,没有道理”,不,“爱情地图”藏在你的过往经历中,仔细回溯,你一定能找到答案,了解自己。
我个人觉得爱情、尤其一见钟情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但在大量的影视剧、诗歌、艺术形式等创作里非常多,它们往往夸大了爱情的美好,王子和公主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然后呢?
正如电影《爱在》三部曲中,前两部我们看到soul mate式的爱情多么美好,可现实是第三部这俩人结婚后照样大吵特吵,差异的磨合对每一对伴侣来说都不容易。
如果是原生家庭很好(安全型依恋)的人,一见钟情大概率是重温童年的美好,但是大部分的人并没有这么幸运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2.爱情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爱情需要一瞬间感性的心动,同时也需要理性的多角度深入了解彼此,尤其原生家庭不好、容易根据童年创伤和情节去恋爱的人,不要一味陷入情绪波动的感觉,以为那便是“爱”。
3.你们最终是否在一起,压根不是爱情成败的准则
恋爱包括婚姻,最大的意义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成长自己,完整自己,压根不是所谓的最终有没有走到一起,不是分手了、离婚了或者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就意味着失败!
如果发现真的不合适,那一定要有“与坏客体分离”的能力,这里的“坏”不一定是真的坏,也可能只是不合适或单相思。我们爱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类人甚至几类人,不必执着于某一个人。
如果不能“与坏客体分离”,觉得“我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人了”“离开ta我不能活,生活没有意义”,都意味着我们内心的匮乏、恐惧和创伤,所以不能对分离进行充分的哀伤——所有爱情的苦,都意味着成长的需要,你也可以借助心理治疗的方式。
那些总是让我们感觉焦虑不安,总是让我们的不安全依恋状态被激活的人,或者总是让我们情绪过山车波动的人,很可能都不是适合的人!
最后,清醒归清醒,爱(这里的“爱”包括所有人世间的爱)是一种深刻的体验,爱可以破解一切难题,爱值得为之奋斗、为之勇敢、为之冒险,因为你如果不愿为爱冒险,你反而面临更大的风险,大胆有觉察地投身去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