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生怎么看高考作文题?(2024年版,多角度,超硬核!)
作者:蘭童鞋 赫尔辛根默斯肯 姜林屾
编辑:良久
美编: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01
全国甲卷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解析:
是否愿意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可能与我们的"心理地位"相关。
//人际交流与心理地位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指出,每一个人心中有四种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组合而成,分别是,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和我好——你好[1-2]。
(图源网络,侵删)
持有“我不好”信念的人,无论对他人的信念是好或不好,都容易回避社交,通过隐藏自己来避免冲突,避免展示不好的自己,因而不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可能有较低的自尊(self-esteem),更容易将人际关系中偏中性或模棱两可的信息进行负面解读[3]。
持有“我好,你不好”信念的人虽然愿意表达自我,但容易对他人挑剔,难以虚心听取他人观点中合理的部分,往往也难以展开真诚互惠的沟通。
只有那些持有“我好,你也好”信念的人能做到自信从容地向他人展示自我,同时也能友善谦卑地与他人交互,能在人际中同时照顾好自己和他人,迎来真正的相遇。
往期相关推文
沉默无法让彼此的误解得以消除,所以在高质量的人际交往中,有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保持真实和坦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02
北京卷—微写作
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解析:
点赞行为和不同的动机、人格特质相关。
//点赞与动机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具有激发功能、指向功能、调节和维持功能[4]。
研究发现,娱乐和维系关系是与点赞行为相关的最常见的两类动机[5]。一部分人通过点赞表达欣赏、喜欢、共鸣、共识或通过朋友圈内容获得了快乐等,另一部分人则通过点赞取悦他人、维系关系,保持与他人的联络。
//点赞与人格特质
有些人总是活跃在朋友圈点赞名单,有些人却几乎从不给人点赞。有学者认为,点赞行为的倾向性体现的是人们的行为风格,即人格特质。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到近来我们耳熟能详的mbti,心理学中已有多种人格特质模型。近年来,大五人格因素模型取得了较多研究证据的支持。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6]
它将人格特质分为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Neuroticism)(首字母可以串连为英文单词“OCEAN”)。
开放性体现人对未知事物的接纳度、好奇、审美等特征;
尽责性体现人的条理、自律、谨慎等;
外倾性体现的是是否在社交中主动、热情、果断、冒险、乐观;
宜人性高的人在关系中更愿意照顾别人、信任别人、顺从别人;
神经质低的人情绪更稳定、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和更少的冲动、抑郁焦虑等情绪。
有研究专门对点赞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那些具有更高开放性、外倾性和宜人性的人更愿意为他人点赞,而尽责性高的人会谨慎筛选点赞内容,神经质和点赞行为没有明显直接联系[7]。
当然,人格特质只是对个体简单的分类,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人格标签具有双面影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值得被看见和欣赏。
往期相关推文
当代社会的每个人都无法逃离这种数字焦虑,我们的社会已经悄然成为了一种度量社会(metric society)
03
北京卷—大写作
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解析:
“打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更代表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和能力。
//1.对内的打开:正念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会对自己设立一些门,这些门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情绪所淹没,也可能是为了避免面对某些不愉快的记忆或感受。
所以,也许最难“打开”的是我们心里对自己设的那道门。
近年来,心理学中有一个很热的名词,叫“正念”(Mindfulness)。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忽略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而正念是一种有意识地、非评判性地关注当下体验的状态。它强调对当前时刻的觉察,不论是对外在环境还是内在状态(如情感、想法和身体感觉),都保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
正念练习的核心是:
专注当下:集中注意力在当前的体验上,不追溯过去或预想未来。
非评判性:以一种不带批判或评价的态度观察自己的体验,接受所有的感受和想法,而不试图改变或逃避它们[8]。
正念加深了我们对自我内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这种理解不仅涉及认知层面,还涉及情感和动机层面。通过正念,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打开自己的内在世界,与自己的身心更加亲近。
//2.对外的打开
2.1 人格特质:开放性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是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一个维度,指个体对新经验、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
开放性就像一扇迎接新奇世界的大门,是“对外打开”的一种体现。拥有高开放性的人,他们愿意接受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积极尝试新的社交方式和活动。正是这种愿意接纳新事物的态度,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既能够建立多样化的关系网,又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支持和认知资源。
2.2 关系视角:信任
在人际关系中,信任被定义为一种信念,即相信他人会以预期的方式行事,特别是在自己处于依赖或脆弱状态时。信任涉及对他人的诚实、能力和可靠性的信心。它是一种基于过去经验和未来期望的心理状态,影响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和合作[9]。
Rempel、Holmes和Zanna提出了亲密关系中的信任模型[9],强调信任是通过三个主要因素建立的:可预测性、依赖性和信任度。他们的研究表明,信任在亲密关系中是逐步建立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双方的互动不断积累的。
对外“打开”的第一步是适当放下内心的防备,首先需要给他人一个机会去证明他们的可靠性。其次,学会信任他人也意味着接受他人的不完美。理解并接受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他人失误时更加宽容,从而维持和增强信任关系。
//3.认知视角:思维的打开
思维的打开,是指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能够跳脱固有的框架,从全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好奇心与创造力是科学发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3.1 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独有的一份礼物。
丹尼尔和萨拉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假如你面前此时放了A和B两堆外形完全相同的木块,研究人员让你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你能轻松地将A组的木块稳稳当当地摆在桌上,而B组的木块摇摇晃晃,始终无法被你平稳地放在桌上。在这种情境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3~5岁的孩子们和黑猩猩的表现:
根据实验结果,61%的孩子至少用一种方式检查了B组木块的底部,50%的孩子同时使用了视觉和触觉进行检查;而黑猩猩没有任何一只尝试去检查B组木块,只是不停地尝试把假木块摆正,也就是黑猩猩并没有选择去探索"为什么"。
事实上,A组木块是一堆正常的普通木块,B组木块则是一堆被实验人员做了手脚的“假木块”,内含铅块,是无法被平稳放置的。
(图源网络,侵删)
黑猩猩作为和人类基因最相似的一种生物,但因为不会问“为什么”,在进化发展的道路上最终和人类走向不同的岔口。
正因为有好奇心的存在,人类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和进步的物种。
3.2 创造力
创造力是思维打开的核心要素。在解决问题和创新领域中,创造力被定义为产生新颖且有用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10]。
创造力涉及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并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突破传统观念和限制。它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了发散思维、联想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11]。
Amabile提出了创造力的成分模型,强调创造力由三个主要因素构成:领域相关技能、创造性思维技巧和内在动机[12]。她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步培养和发展。
发散思维
创造力的核心在于发散思维,它使我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跳脱固有框架,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鼓励我们探索各种可能性,而不是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联想能力
创造力还依赖于联想能力,即将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观点和想法。这种能力帮助我们打破常规,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性构思。
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创造力的重要驱动力。它源自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外部奖励。内在动机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专注和持久的探索精神。
总而言之,通过内外兼修的全面"打开",我们才能不断成长,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外在的和谐,在追求真理与幸福中,实现自我超越与社会进步。
04
天津卷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解析: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外界环境相互影响的[13]。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他人和社会对我们的定义和评价。这些“被定义”可能来自家庭、学校、职场,甚至是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这些定义,我们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1.“被定义”——刻板印象(stereotype)
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一群体的固定观念和看法,它可以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刻板印象通常基于简化、过度概括的认知,对特定群体的成员施加特定的属性或行为预期。这些刻板印象可能源自文化、历史、媒体或个人经验,并在社会互动中广泛传播和维持。
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当个体被贴上负面的刻板印象标签时,他们可能会内化这些观念,导致自尊心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14]。
例如,性别刻板印象中,女性常被视为不擅长科学和数学,这种观念可能导致女性在这些领域缺乏自信,甚至放弃追求相关职业[15]。
同样地,某些种族或族裔群体可能因负面的刻板印象(如“不勤奋”或“暴力倾向”)而面临教育和就业歧视[16],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2.“自定义”——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个体由于相信某个预言或标签而导致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预言成真。
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揭示了个体信念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理解和利用自我实现预言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塑造自我,实现个人目标和成长。
通过“自定义”,我们可以主动为自己塑造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起对自己独特性的认可和自豪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在面对挑战时更具韧性,更容易实现个人目标[17]。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首先,主动选择积极的自我标签。个体可以通过内省和自我认知,识别并强化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其次,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从而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克服困难,还能激发潜力,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为自己营造支持性的环境。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水和肥料才能茁壮成长,我们也需要在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选择那些能鼓励你、支持你的人,你也会吸收周围的正能量,从而更容易保持积极的自我认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国家与群体的“自定义”——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
仅是个人需要自定义,国家和群体也需要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身形象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在与其所属的文化群体互动过程中,通过内化该文化的价值观、习俗、符号和行为规范,形成对自身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心理过程和状态。
(图源网络,侵删)
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性和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
想象一下,每个国家都是一位角色扮演的玩家,在全球这个大型舞台上展示自己。文化认同就是他们的“角色装备”。当一个国家穿上带有自己独特文化符号的装备,比如传统节日、语言、艺术和价值观,就像给自己的角色加上了独特的属性和技能。
这种文化认同不仅是国家的“名片”,还能还能增强国家内部的团结和自豪感,让国民在面对外界的挑战时更有信心和韧性,最终在全球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
//结语
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面对外界定义的影响,我们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效能感,明辨是非,去芜存真。
与此同时,勇于进行自我定义,通过自我决定和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通过这种内外结合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还能走出一条独特而辉煌的道路。
05
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解析:
认可度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机制,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行为选择,还在更广泛的社会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认可度的产生动力——社会认同需要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个体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于个人而言,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社会认同需要。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可,个体能够体验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需求驱动着人们不断追求认可[18]。
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拼图,而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板。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感到完整和安定。认可度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这个位置的关键。通过他人的认可和反馈,我们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和自尊。每一次被认可,就像是拼图的一块正确拼接,强化了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2.认可度的形成——文化和社会规范
认可度的形成原因之一是社会和文化的规范。某些事物之所以被广泛认可,是因为它们符合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期望。文化和社会规范为个体提供了一套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个体通过遵循这些准则和体系,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动力源自于社会对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追求。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教育、家庭和媒体等途径,内化了这些规范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一致的行为模式和评判标准[19]。
这种一致性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了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同时,文化和社会规范也可能导致排他性,抑制多样性和创新。个体如果过度遵循这些规范,可能会失去自我独立性和创造力。
//3.追求认可度的后果——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倾向于采纳他人的行为和观点,形成一致性。认可度作为一种社会信号,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评价和选择,来判断某个事物的价值,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
(图源网络,侵删)
从众效应就像是一场大型的舞蹈表演。当大多数人都跳某种舞步时,我们也倾向于加入其中,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认知负荷,还能获得群体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这种行为还简化了我们的决策过程,减少了不确定性[20]。
然而,从众效应也有其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盲从和非理性决策,抑制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某些潮流和风尚的迅速传播,往往就是从众效应的结果。长期来看,从众效应可能导致社会的单一化和同质化,减少多样性和创新的空间。
//总结
心理学告诉我们,内在的自我认同和外在的社会认可是相互影响的。我们需要从内心获得自信,同时也从外界的反馈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可能是一生的课题。
06
新课标I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解析:
问题越少,问题越多。
//认知或发展心理学视角
长期依赖技术解决问题对个体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是怎样的?
//社会心理学视角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还是会增加信息共享,从而促进问题解决与新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
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信息丰富、信息普及,是否有助于提升大众的认知,以帮助问题的解决?而相关的信息泛滥、信息误导与不准确传播,是否增加个体焦虑和压力,增加了问题的复杂度和解决难度?
//彩蛋
请关注将于本周日发布的书评“问题越少,问题越多 |《人类心理3000年》”,学堂君将和大家谈谈意识、行为主义以及我们与人工智能的爱恨情仇。
07
新课标II卷
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解析:
对未知不断探索的背后,是面对不确定性时,人类旺盛的、持久的好奇心与创造力
往期相关推文
好奇心是一种推动人们发现未知的机制
08
大总结(学堂君有话说)
可以发现,近年来,无论哪种“卷”的高考作文题目,都在悄悄地随时代改变。它们变得越来越关注在当今世界的生存之道,不仅考察考生们的知识和写作能力,更鼓励考生们去:
探索自我的内在世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甚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洞察世界运转的规则,培养辩证思维和批判能力。
希望考生们能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去思考自己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关系,探索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实现自身价值。
也许这是比“高考”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
学堂君
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作文题是不是很神奇?各位考生有没有对心理学有想法呢?(比如志愿填报心理学专业)
学堂君在这里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学业、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