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提问|我特别爱生气,学习正念有用吗?
今天我们继续回答一位粉丝提问。
小Z:我今年28岁,已婚未育,打小就脾气火爆,一点事就忍不住发脾气,觉得别人都在顶撞我、反驳我。最开始以为是生理性的,于是吃中药调理肝火,效果也不明显。很多都是小事,比如吃完饭该老公刷碗,他只是拖着,说:我玩会儿手机再去刷,反正都是我干,你别管了。
虽然每次他也说到办到,但我就是看不顺眼,很生气。他嫌我嘴巴碎碎的,两个人经常为这种小事吵架,我事后也觉得挺后悔的,觉得不值。
后来接触心理学,也改善了一些,不让自己过分要求别人,因为我是做HR的,在公司本来就忍气吞声处理很多人际关系的破烂事,这么一来自己心里反而憋屈,感觉受了委屈,一到家给老公更没好脸,经常莫名其妙被我骂。
我想改善自己,学习正念该从哪一部分入手呢?
(发布内容已征得本人同意,请勿私自转载)
?咨询师说
下面是闫琳老师的回复:
觉得别人都是在顶撞我,反驳我,我想这是一种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感觉到什么,是认定为一定是这样的,来判断别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
比如:一个从小被虐待,被打骂的小A,她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坐地铁,因为在大家都前拥后挤的进入地铁站时,她会感觉到强烈的窒息感与恐惧感,非常不安全,因为她觉得这些人都是在故意针对她,是在欺负她。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她可以观察到,咦,怎么别人被“推”了一下,就没有反应,只是挪了下身体?
她对此有一些好奇,咨询师鼓励她做一个试验:小A故意在地铁上碰了别人一下,那个人只是看了看她,什么也没有说,小A才意识到,哦,原来是我将自己的想法——“针对我”“欺负我”这样的想法与感受——投到了坐地铁的其他的人,其实别人没有真的针对自己或者是欺负自己,其实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原来自己是在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其他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绪是一种姿态,一种情绪,可以被用来保护和防御,也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去沟通、劝诱和组织。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工具,可以拥有很多目的。
像小Z,充满了愤怒的情绪。
愤怒会关闭我们的感觉输入,我们会拒绝接受那些不支持我们愤怒理由的信息,愤怒的人会很少知觉到真实的世界,他们会忽略掉那些不支持自己愤怒的事实,所以,他们常常会采用一些高风险的决策和策略做出糟糕的决定。
愤怒,也总是充满了歪曲的认知,特别是两极化的思维,经常就会分裂成泾渭分明的两种情况,敌人/盟友,好的/坏的,黑的或者白的。
愤怒,还会限制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并以抗拒的心态来解读这个世界。我们对外发出的信息是:“给我滚出去!”
在愤怒的内心深处,可能储存着一种缺乏感,这种感觉让我们看到了威胁和不公正,虽然真正的威胁并不存在。这有助于揭开和根除这种感觉和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
愤怒,也有一种积极的后果,比如说它会创造出力量和一种目的性;愤怒,可以保护我们,免于伤痛,并且为我们的注意力加入强而有力的关注;愤怒,会帮助我们把事情完成,它也会给我们一种自己是正确的感觉。
有一些运动员,就是说在比赛过程当中,会运用到愤怒,这样的力量,让自己感觉不到身体上的伤痛,出色的完成比赛。
那另外的一个方面呢,愤怒的情绪,也意味着,我们内在有很多的渴望。
通过内省和静默,有助于我们了解愤怒的内在丰富、复杂、强大的特质。关于情绪爆发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
正念练习:探索攻击性
当你发现自己感到愤怒和变得充满挑衅时,把你的注意力转向身体感受。
愤怒在身体的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当你留意到你的身体感觉发生变化时,有意识地呼吸几次。
倾听自己的想法,不要加入内心的对话,也不要试图让自己的想法安静下来。
你的想法是什么?当你被冒犯的时候,通常你对自己和容忍限度有一个严格的边界,所以问问你自己“谁”被冒犯了,为什么?
忍受这些不愉快的感觉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提醒你自己带着自我慈悲去观察此刻的愤怒,然后找到你的愤怒教会了你什么?
如果你愿意,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也许会帮助你减少投入的精力。
你可以默默地问自己:“我可以找到办法来理解和转变我的愤怒吗?”或者 “我可以同时照顾好我自己以及别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吗?”
请记得,紧抱着强烈情绪不放,是一种自我监禁。随着正念练习深入你的思考历程,无论是愤怒,还是担忧、恐慌与焦虑不再是无法管控的“恶魔”,你视之为中性的心理状态,可以跟它合作,也可以接纳它,如同其他心理状态般。
然后,你会发现那“恶魔”不再如此频繁地围绕与困扰着你,过一段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它不知何时何地已经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