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获得做真实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十分畅销的书,有很多名人都大力推荐过。在我第一次读完后有很多想法完全被颠覆。读这本书,会有两个最大的收获。一个是它提出了我们生活中很普遍的心理困惑的模型,另一个收获是作者还就这些问题它提出了方法论,简言之它是一本教人成长、教人幸福的书。
在广受推崇的同时,对这本书的评论也伴随着不同的声音,有的人会说这本书像是一本鸡汤满满的书,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这本书的书名,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为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日本人,这样的题目其实是契合了亚洲,尤其是东亚文化下一直以来的一个常见社会现象。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从小被家庭和社会文化所束缚,似乎恭谦、收敛、压抑是被认同的;长大后依然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展露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不敢恨,不被爱,不被人讨厌。这本书是在告诉我们,活出真实的自己,去除被讨厌的自我定义,不纠结不压抑,首先就要有勇气。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三大心理学巨头之一。阿德勒重在强调勇气,而非技巧,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勇气。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这本书采用了对话体的书写形式,比较散,似乎是不聚焦的,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又说那个,很容易让我们读完后不知所云。
读这种文章有一个诀窍就是把自己代入对话的情境,还可以在读之初设立几个问题,例如:
为什么这么一本书他会以勇气作为题目?
作者所说的被讨厌是什么意思?
怎样才能坦然地做到不被讨厌呢?
带着这样几个问题,在读的时候,尽管跟着作者的思维前行。
而之所以采用对话体,其实是作者的一个巧思,我们每个人的自性是聪明的也是自恋的,如果别人十分直接地告诉你,你的生活应该这样过,你应该放下你执着,你应该怎样怎样,那你的潜意识一定会负隅反抗,更有可能对着干。
而这种对话体,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与青年们对话,也像孔夫子与他的学生的对话,对话的目的在于:“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的,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因此,整本书都只是哲人与青年,两个人的对话,不断将话题引入深处。
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有五个章节,二人对谈了五个夜,正好是书的五个章节。在这里,夜似乎是一个隐喻,代表了正处于迷茫的黑暗中,不停在摸索的青年:看不清自己的问题,看不清来时的路,也看不清前行的方向。这何尝不是每一个在迷茫中摸索的我们呢。
让我们就随着他们的对话,一起进入探索之夜。
第一夜:
在第一夜里,青年就将头脑中最大的困扰抛了出来:
“我感觉不到幸福”,“要是能变成别人,像某某那样开朗的人就好了”,“要是有人能给我答案就好了”,“我没办法改变,要是有人来拯救我就好了”……这会不会是你常常在心里面发出的声音呢。而书中哲人也是毫不客气地直接给出了终极答案: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是为了让痛苦维持而不改变的”。
这是一剂猛药,哲人并没有去共情我们因想改变而无法改变的、固化甚至僵化的模式,而是在一开始就当头棒喝。但我们也别被这样的开头吓住了,因为在接下来,哲人就与青年一起来探索,这不变的后面都有什么样的动机。
哲人首先引出了原因论和目的论两种主观认识偏好。
原因论也叫因果论,也就是我们成为今天的我们,是由先前随机事件决定(早期决定论、心理创伤)。
有很长一段时间,讨伐原生家庭的声音十分响亮。在我们内心一直有个渴望,在童年,在早年内心受过的那些伤害,我们在如今,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甚至四五十岁,依然在潜意识里抱有期待,并且在此后的生活中,不断裹挟气味相似的经历和感受,也在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渴望能够在这些经历中修复内心的创伤和受伤的感觉。也就是那句引起很多人共鸣的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了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就是一种原因论。
原因论似乎更像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这种信念认为其他人过去对你所做的事,需要对今天的你负责,要对你的情感痛苦或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而负责。
用原因论去解释自己的人生问题,看似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保留人生问题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保留了“我本可以更好”的幻想空间,也就摆脱了低价值感。同时,它会有一些继发性的获益,是利用弱势换取帮助,例如收获家人的关心,得到他人的同情,用内疚感去控制他人,逃避担负责任等等。
但阿德勒认为正是因为我们一直想要达成实现内心被爱被满足等等的渴望,才使得问题一直延续至今,原因论的这种认知方式,使得这些强大的无意识的渴望,像电脑中一个庞大的后台运行程序,占了我们很大一部分内存,故而我们也无法过好当下的生活。
而目的论是一种反向解释的过程。目的论侧重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我们对结果承担责任。这种解释方式虽然有一些严苛,但我们是能够去掌控一些事的。哲人先给出这样的认知视角,接着就在后面的章节中指出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如何形成的,并给出了实现获得勇气的方法论。
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追溯原因也是有意义的,只是不必陷在这个归因里。我们找这些的原因,是为了了解自己成长的来龙去脉,了解自己成长的困境,真正被原生家庭困住的,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尽管身体已经成年,但内心仍然停滞在小时候,然而,小孩子无法解决的问题,成年人是可以解决的。
只有建立了这种以理解自己为目的的联系,在成年后就可以选择再次去养育自己,让自己能够带着现在的智慧,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之后,就可以得到新的成长,这才是探索的意义。否则会一直陷在某种缺失中无法动弹。
无论我们偏好的是目的论,还是原因论,去解释我们的人生问题,书中有一句话说到了本质: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第二夜:
在第二夜里,哲人给出了无法改变的其中一个原因。很多人都声称自己因“自卑”而无法优秀,哲人便通过分析,呈现面对自卑的不同应对方式而产生的不同结果,以及这背后的原理。
自卑感是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相比较而产生了不如别人的一种心理。它是一个描述主观感受的概念,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的产生是因为人有追求优越性的特点决定的。而且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
阿德勒出生时排行老二,他的哥哥相貌英俊,身材挺拔,体格健壮。而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患有佝偻病,到了4岁才学会走路,也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所以阿德勒一度活在哥哥的阴影下,觉得自己又矮又丑,在他的内心中长期体验着一种自卑和对抗情绪。但阿德勒最终克服自卑,成为伟大的个体心理学家。
健康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的个人成长领域的知名导师史蒂夫.帕弗利纳,曾在自己写作的《聪明人的个人成长》这本书中自曝了青年时期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高中时他是一个全科得A的荣誉学生,数学协会会长,学院十项全能项目的队长。1991年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上学,读计算机科学专业,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然而19岁那年因为盗窃被捕,在看守所的一个牢房里待了很多天,他每天都在思考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搞砸。待到被放回家后收到学校的通知信:他被开除了。
帕弗利纳回到了家,一开始只是做一份薪水微薄的销售工作,不愿意尝试薪水高的工作,只想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所谓“勇气”,在那时似乎已经变成了他的敌人。
在接下来一年的平静生活里,他进行了向内的探索,并且设定了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目标:每个学期完成别人三倍的课程量,只用三个学期拿到学位。为了准备好应对高负荷的任务,他学习了时间管理技能,听激励人心的录音、运动,所有的方法,就是为了显著提高自己的产出效率这一目标。
同时,参与了学校的很多事务,他没有选择在过往错误的痛心和愧疚中沉溺,而是通过补偿式的学习和积极参与各种事务,把罪错的自卑化作前行的动力,创建了个人成长网站,并以帮助他人个人成长为自己的事业。
阿德勒在自己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卑本是一个信号,不同的使用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而那些认为自卑感越强,人就越消极,从而无法逾越优秀,则是属于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我们可以理解为内心某些相似内核的情感体验,例如感到自己无价值、不配得等负面感受,凝滞在一起的心理模式,这些感受是我们的主观现实,但却不一定是客观真相。这样的人一直陷于对过去的讨檄的虚无之中,长期活在一种向别人追责,无法跳脱出来,沉溺而无法自拔,改变也就不可能发生。
前几年网上流传一句话,“我们懂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的,懂了很多道理,但是这是理性的部分,理性背后的情感没有被理解,没有被看到,就会始终处于循环之中。渐渐发展成某种情结,有一部分一直凝结住,而当我们理解了这些道理背后的真实的心理需求,是寻求一个童年未被看到,未被珍视的遗憾,那些复杂的情感有了指向,我们就要记得,如今成年的我们是更加有能力的,有选择的人。
那么通过这一章,我们就可以试图对照一下,究竟我们自己是属于哪种情况呢?而这些都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善恶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
第三夜:
第三夜中,哲人引出了全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生产价值,在交友中产生连接与归属感,在亲密关系中爱他人,也被他人爱,同时在这些关系中又要保留自主性。
这些关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人际距离和深度,是我们人生当中不同阶段的挑战。这就是阿德勒提出人生当中最主要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爱的课题。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就拿亲子教育来说,有些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喜欢干涉孩子的选择,甚至代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上学婚嫁,而过度干涉孩子的课题,就同时代替他承担了后果和责任,这样就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而在此后的人生中,当孩子独自遇到相关课题,等到孩子已经成年,再让他学着去面对,为时已晚。我们常常听到的啃老、巨婴都是被过度干涉的情况。
另一种无法课题分离的情况是寻求他人认可的欲求,在意他人评价,期待受到喜欢或欢迎,当有这样的期待的时候,做事的出发点往往是努力被不讨厌,以付出自己“说了算”的自由为代价,也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求他人认可就是让渡了自己的被定义权。课题分离,就是自己怎么样做是自己的权利,但也不去期待他人如何回应,这是需要强大的勇气的。
因此,课题分离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也就是说,“我无法改变的事”,不是我的课题,“我能去改变的事”,是我的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哪怕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我们想要实现人际关系中的自由,不干涉彼此的人生课题,是人们最好的相处方式。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是克制,也可以看出这一概念的实现路径。在咨询中,咨询师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但就是克制住倾泻的欲望,没有一定要给的欲望,没有洞察后指出一切的欲望,不迷恋话语权,而是在生命深处的陪伴和等待。这种克制源自咨询师对来访者深刻的信任,信任人性里总有光辉向上的力量,信任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只要耐心等待,静候春暖花开。
第四夜:
课题分离也并非是一分为二,黑白对立,在第四夜的讨论中,作者还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现象。很多会觉得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定位是对立的,例如,员工觉得老板处处在压榨自己,老板认为员工都是只拿工资不担责任的,学生觉得老师处处针对自己,领导给自己穿小鞋等等,这是一种受害者思维。
书中提出的“共同体感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共同体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任何个体内心都希望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因为人总是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种自我价值不是通过人获得,我们需要在集体中担当职责,对集体有贡献体现出来的。
例如,一个学生在学校总觉得老师是在针对自己,提问总问自己不会的,留下来背书不能按时回家,这时候有受害者感受的时候很可能会让学生不喜欢这位老师,甚至会连这门课都不喜欢了,但如果是一个没有受害者感受的同学的话,他很可能理解为老师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他好,帮助他提升学习的。练习用“共同体感觉”去解释身边的事是给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加上了层温暖的底色,是能够提升一个人幸福感指数的有力工具。
另一个书中提出的工具是建立横向关系。无论是亲子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密关系,都一定会出现强弱、权力、力量、资源等的不对等,而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置身于弱势的一方,我们就会屈从于强势的一方,这是一种纵向的人际关系,有上下、强弱之分。
而在存在层面来说,我们在这个当下存在就是对他人的价值,这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平等的、横向的人际关系,明白我们每个人对他人、对共同体都有价值和贡献。
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克服自卑、课题分离、横向的关系和共同体感觉是作者开出的一剂组合良药。
克服自卑是知道束缚的原因,接纳自己,允许自己带着创伤前行。
课题分离是区分责任,整理我们的内在空间。
横向关系是赋予平等,共同体感觉找回价值。
这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成长、获得幸福的路径,但却是一条艰难的路,因为这需要勇气。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本书中作者关于勇气的观点。
第一个勇气在于面对真实——敢于接受这一现实:我的确没有能够获得如我所愿的方式去对待和照顾,但这一点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一定会被人喜欢也一定会被人讨厌,接纳真相,接纳真实自我,所以需要首先就要接受这一前提,才能迈出第一步。
第二个勇气来自于接受我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以及选择的权力。这就是作者在引言中就提示给每位读者的:我们每个人带着墨镜看世界,而世界的真相是耀眼的,比如我们想要自由就需要为自由、为自己负责任。这需要勇气,而非技巧。
而拥有勇气,需要我们只专注在当下,无论是沉溺于过去的创伤,追责过去,还是幻想将来获得幸福,走出桎梏,都需要在当下,有勇气做改变。
哲人与青年,经过了这五个夜的谈话,哲人仿佛为我们打开一张地图,从一个起点开始,经由每一个想到的点发散出去,抽丝剥茧,把问题辩论清楚,穿越思维的迷雾和情绪的风暴,最终抵达内心的丰盛花园。
在本书的最后一段,哲人意味深长地对青年发出了由衷的祝福:
“让我们度过各自的夜晚,然后迎来新的早晨吧。”
然后,青年走出哲人的家门,门外一片清朗的雪景。天空中的满月,柔和地照着脚下的雪,清新的空气,夺目的光芒,青年踏着脚下的新雪,迈出了一步。
祝愿我们每个人能够保持开放与好奇的态度,倾听内在真实的声音,容许自己带着问题生活,敢于直面自己生命的真相,让成长与蜕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