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鸡汤养活的痴男怨女
今天刷到了一个朋友圈视频。
在美丽的夜色中,一位精致的女主播坐在车里,给男人们娓娓道来:
“你知道吗,有一种男人真的很酷。
只要确认这个女人不爱他了,立马停止所有的情感投入,哪怕有一万个舍不得,也会用理智压抑自己的情绪。
他的爱情会建立在女人爱他的基础之上,他会抱着一种你爱我,我就爱你的心态开始一段感情。
他享受着被爱的感觉,骨子里有一种傲气,从来不会卑微地去爱一个女人。在他的世界里爱我者惜之,嫌我者弃之。
……”
听上去这样的男子,定是位温柔深情的男子。
再打开另一个视频号,一位帅气男主播潇洒地坐在草坪上,对镜头前的女孩们说:
“你知道吗,有一种女人真的很酷。只要确认这个男人不爱她了,立马……”
鸡汤果然是鸡汤啊,不分男女,同一配方,相同疗效。
我忍不住陷入好奇,如果一对情侣分别看了男女版本的这个视频,他们的感情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想象这样一种画面:
一位傲气的男子,和一位傲气的女子;
男人在等女人先爱他,女人在等男人先爱她(有点想象不出他们的感情是怎么开始的);
也许还有一些时候,男人在寻找女人不爱他的蛛丝马迹,女人也在等待男人先不爱她,这样他们就可以做那个先“弃之”的人,潇洒转身,留下一个深情又冷酷的背影。
然后,大概就是男子和女子继续给自己喂养“鸡汤”,把自己转身的背影再次幻想一番,确定是深情又冷酷的,或者再加一点凄凉的背景音乐,把这样的自己当作一幅无人问津的艺术作品,好好自怜一番。
在接下来的感情经历中,给自己加一条原则:“你爱我,我就爱你。你不爱我,我头也不回。”
长此以往,世界上充满了痴情又哀怨的男男女女。
无解。
鸡汤是怎么起效的
受伤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自己是委屈的、弱小的、卑微的。
鸡汤可以滋养人的幻想。
在感觉到委屈、弱小、卑微的时候,猛灌一口汤,把自我灌得圆圆鼓鼓,感觉自己变得高大了,充满了力量。
接着,用这个被吹嘘起来的体型,我们再去看那些让我们感觉到弱小和卑微的人和事,就会感觉到不屑、看不起,亦或是像圣母般去包容和原谅,感觉自己既光辉又高大。
如果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理解,鸡汤实际上就是让我们使用原始的防御机制,比如分裂、否认、投射、见诸行动……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原始的防御机制用得相当麻溜儿。
因为我们非常弱小,必须把世界分为全好或全坏,或者直接不看、不听,亦或是把内在的焦虑投射到外界,我们才能消化和处理内在的焦虑。
原始的防御机制处理焦虑效果非常好,但有一个副作用——扭曲现实。
给我喂奶的妈妈是好妈妈,我爱她;没有及时给我喂奶的妈妈是坏妈妈,我讨厌她。
或者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孩子这样说:“妈妈不陪我玩,妈妈不爱我了。”
婴儿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把“好妈妈”和“坏妈妈”整合为一个妈妈——我的妈妈有时候可以及时回应我,有时候不能及时回应我,她是同一个妈妈。
妈妈没有一会儿爱我,一会儿不爱我,妈妈有自己的生活,我是妈妈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在爱情中也一样,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人分为“爱我的”和“不爱我的”,跟婴儿的“好妈妈”和“坏妈妈”如出一辙。
爱我,你就是好的;不爱我,你就是坏的。
换句话说:“我的感觉比较重要。至于你是谁,没那么重要。”
感觉,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不是现实。
一碗鸡汤,无数个看上去令人疗愈的文字,它们牢牢地抓住了人的幻想,对现实避而不谈。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眼前的人,却没有真的看见TA。
这让我想到了电影《阿凡达》的主题曲中,Leona Lewis穿透灵魂的那一句 “I see you”。
“I see you” 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见你了”,但它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我感受到你了,我懂你了,我理解你了。
“I see you”,可能是幻想,也可以是现实。
- 对我来说,什么样才叫爱我?
- 对TA来说,什么样才叫爱TA?
- 我们的关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 我对面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爱TA,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
鸡汤可以让人在体弱之时还魂,但毕竟主要成分还是水,不宜当作正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