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心理咨询师想告诉家长的事
作者:马婷老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天爱心理(ID:tianaixinli)
拒绝校园霸凌!
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项目对全国一万多名初一学生进行了持续的跟踪调查。
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有 61.2% 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也就是说,两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被欺凌过。
“我的孩子,会不会受到校园霸凌?”这大概是作为父母的第一反应。
一
什么是霸凌
1. 霸凌是指发生在一个人(或一群人)重复并故意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造成伤害,而这个人(或一群人)无法避免成为攻击目标。霸凌行为包括:
1}身体霸凌:殴打或者绊倒等
2}言语霸凌:侮辱、戏弄、恐吓
3}社会性霸凌:撒谎、散布谣言、排挤某人、损害某人的社会声誉
4}网络霸凌:伤害性的文字、帖子、图片或视频,在线模仿他人
2. 社会性霸凌和网络霸凌可以被认为是“隐形的”或隐蔽的霸凌形式,因为它们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特别难以发现和处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尤其在高中,他们越来越可能使用这些隐蔽的行为欺负他人。
其中,网络霸凌明显会令青少年感到不安,因为它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被广泛的观众目睹,而且犯罪者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这些可能发生在孩子的QQ群或者学校论坛一类的地方。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男孩和女孩的霸凌行为是不一样的***
男孩的霸凌表现得直接,他们可以行为粗暴,可以举止霸道,甚至可以打架。就如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3名初中生长期霸凌同班同学王某某,将其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北营村南侧的废弃蔬菜大棚内。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
而女孩倾向于采用隐性攻击的方式来攻击对方。社交欺凌,也就是关系攻击,是女孩们常使用的隐性攻击手段之一。
女孩之间的互动,往往充满了微妙的眼色、秘密的纸条和悄无声息的谣言。这种关系攻击,看似无害,实则是利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来伤害他人。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女孩们社交技巧不成熟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女孩们在家长面前,往往是阳光温柔、听话乖巧的形象。她们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阴暗面,像个微笑机器人一样倾听、附和、点头称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的内心没有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都需要找到适当的渠道来发泄。
一个人过于显眼,一群人则不会。置身于团体中参与冲突,任何一个女孩都不必对自己的攻击行为直接负责。
在团体的掩护下,女孩可以维持自己的“好女孩”形象的同时,发泄憋在心中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怒火。身为小团体的成员,女孩们确信,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自己不会被抛弃。这更突出了关系在女孩生活中的地位。
对女孩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操场边、一个去食堂、一个人在走廊上游荡更可怕的了。
压抑愤怒不仅改变了女孩表达攻击的方式,也改变了感知愤怒的方式。这导致很多女孩压根识别不出自己的情绪,也识别不出他人的情绪,更别提如何处理情绪。
在一个又一个小团体的裹挟下,她们伤害身边的朋友,也被朋友伤害,却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教导女孩们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而不是让她们继续在微笑的背后隐藏着无法言说的愤怒和痛苦。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3. 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
2021年,26岁摄影师鹿道森走了。11月28日,他在个人微博定时发布了一封遗书,他的朋友发现后立即报警,最终却也未能挽回他的生命。
在他的最后一条微博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童年时原生家庭的不幸、青春期被校园凌霸……回顾自己的经历,他称小时候因为乖、文静,常常遭到“语言暴力,被排挤,被欺负,让下跪,被威胁,拦着路不让你走,一群人欺负你”,被取各种“侮辱性”的外号,他微弱地呼吁“请停止校园霸凌吧”。
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仅在肉体上留下伤痕,更在心灵深处烙下无法愈合的疼痛。受害者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导致自我封闭、逃避社交。他们可能在学业上失去信心,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
这种影响并非一时之痛,而是如同阴影般长期笼罩,阻碍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园霸凌问题,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和法律保护。
4.如何识别孩子可能被霸凌的信号
孩子可能被霸凌的信号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迹象:
- 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再与家人交流。
- 孩子经常带着伤痕回家,却不愿意说出原因。
- 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 孩子经常失眠、做噩梦,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 孩子开始拒绝上学,或者总是找借口请假。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了以上迹象,那么他们可能正在遭受校园霸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二
应对校园霸凌的策略和方法
1.家庭如何支持受霸凌的孩子
当孩子遭受霸凌时,家长的支持和关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其次,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学校老师沟通,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最后,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2.学校应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
首先,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社会公德的基石,霸凌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
其次,学校应设立反霸凌机制,如建立匿名举报系统,及时掌握并处理霸凌事件。
同时,对于霸凌者,学校应严肃处理,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此警示其他学生。
最后,学校还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受霸凌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拾自信。
3.心理咨询在校园霸凌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在校园霸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受害者和施暴者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心理咨询师能够通过倾听、支持和指导,帮助受害者恢复自信,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能够教育施暴者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此外,心理咨询还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学校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4.增强孩子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性
增强孩子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包括网络安全、校园欺凌、性侵犯等。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危险信号,如何在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还应该教育孩子们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欺凌行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伤害。
文末,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霸凌的孩子不该独自担责,没有直接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的人,也许没有违法,但也难辞其居。
电影《少年的你》
霸凌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者,也揭示了施害者内心的困扰和环境的问题。面对霸凌行为,我们既要坚决制止,也要深刻理解,霸凌的孩子不应独自承担责任。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霸凌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成因。家庭环境的不和谐、父母的忽视或错误示范、同伴之间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社会文化的某些扭曲价值观,都可能成为孕育霸凌者的土壤。
当我们审视霸凌行为时,不能仅将责任归咎于孩子本身,而应看到这些背后因素的作用。
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应当敏感地察觉到可能导致孩子走向霸凌的信号,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这包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及在学校中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支持系统。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教育,帮助孩子们建立同理心和冲突解决能力,从而预防霸凌行为的发生。
当霸凌行为发生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施害者也需要帮助。他们可能正经历着自己的情绪困境或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得到解决。学校和社区应提供足够的资源,如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这些孩子处理内心的问题,学习更健康的应对机制。
希望在酿成霸凌事件前,社会、学校、家庭能够先一步打破这个魔咒,避免悲剧一再发生。
- THE END -
作者简介:马婷老师,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天爱心理(ID:tianaixinli),把心理学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原作者名: 马婷老师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天爱心理(ID:tianaixinli)
转载原标题: 校园霸凌:心理咨询师想告诉家长的事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