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就算不跳槽,也劝你多面试
昨晚做了2个小时咨询,结束已经近十点,洗漱整理到十二点才休息,今早5点又被猫扒门叫醒,这会上眼皮直打下眼皮。
这个客户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十二年,从基层一路做到中层,如今行业遇到瓶颈,公司和个人发展都受限,动了跳槽的心。可这12年,安逸、稳定、向上的工作像一圈篱笆一样,将他团团围住。他从参与过其他企业的面试,一点经验都没有,现在刚巧看到一家心仪的公司,着急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辅导,系统梳理过往经历和核心竞争力,对标岗位挖掘优势后,做了模拟面试,他心里稍稍有了些底,可还是不放心。
他问我,紧张怎么办?他太久没有面试体验了。
我说:短时间内多面。够得到的够不到的岗位,去投递,去参加面试。你需要积累经验和体验,也需要看看市场实际给你的反馈。
面试并不都为了跳槽,而是为了获得更快的成长。
很多人都有一个思维误区,认为面试的目的就在于拿到一个新offer,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拿到更高的工资,得到更高的职级,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这种错误的思维,导致很多人只有在跳槽的时候才想起去投递简历。
长期待在一家公司里,是会产生“信息茧房”的。对于行业发展、岗位需求,都可能产生错误的判断。所以参加面试,最重要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新offer,而是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市场趋势、掌握薪资行情、理解企业对岗位的预期,以及提升面试技巧。
1、了解市场,获取行业动态资讯
低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做好自己份内事还远不够,还需要知道应该做什么才是对的。
市场瞬息万变,多走出去,看看市场的变化,看看同行都在做什么,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做什么,保持市场敏感度。
除了参加沙龙、论坛、会议、聚会,还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机会就是:面试。
深入沟通,适当提问,从获取的信息中了解到行业发展状况、岗位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岗位技能的侧重以及发展前景。了解清楚,才更容易给自己定位和规划,知道自己在哪里,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2、了解薪资,探究自己的真实价码
我常跟客户说,不要盲目地说我要跳槽我要涨薪多少,这个“价码”不是你说了算的,你需要走出去,看看市场给你反馈,市场给你的反馈是最真实的。
你说你嗓门大,没用,听听有没有回声再说。
去年有个客户,沟通后发现,当下他的薪酬已经高出行业水平和他能力范围,但他跟我说,他跳槽对于薪资的期待,是涨薪50%,因为他有个朋友做到了。
对于职场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才有可能和公司谈涨薪。定期走出去看看市场行情,对你有利。
3、了解岗位期待,精进职业技能
人往高处走,但人经常不知道自己的高处在何方,也就不知道如何达到。排排队吃果果,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坐等上头给机会,是下下策。
去参加一些更高岗位或要求的面试,是,你可能暂时并不胜任,以后呢?未来呢?如果你想往上走一走,就得提前了解不同企业对于这个岗位的侧重和要求。
通过面试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要知道面试官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大咖和专家,平时只能向自己的领导讨教,现在突然多了一个讨教对象。何乐而不为?
即便不成功,也诚恳的问一句:您认为要做好这个岗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或者您认为我现在距离胜任这个岗位,还需要提升哪些方面?
面试官的一席话,或许就能让我们有“胜读十年书”的体验。
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尽可能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岗位要求靠拢,不断打磨自己,深耕经营自己,才能拥有你想要的“不可替代”。
4、熟能生巧,提升面试技巧
面试前的准备,梳理过往经验、优势,是一个知己的过程。面试过程碰到的常见面试问题,针对性复盘和整理,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
一件事重复多次,做得多了,也就熟练了,也就不紧张了。
写在最后:
不定期出来面试,是了解自己价值、知道自己值多少钱的最有效方法。
经济学中有一个定律,叫价值决定价格。在人才市场里,这个定律同样适用。每个人的工作经验、学习能力、创造力等,加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这些价值就是对方愿意给到你的岗位和薪酬。
除了以上好处之外,不定期面试还可以评估在当下环境下,找到一份合意新工作的时间周期;如果投递简历后很长时间没有反馈或者没有谈到心仪的工作,还可以打消辞职的念头或推迟辞职计划,让职业生涯风险可控。
记住,参加面试的目的,不一定非要拿新offer跳槽,也可以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