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认知偏差
古代三国时期“望梅止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曹操带兵前往许都打仗,士兵们一路奔波,非常口渴,但是当时并没有找到水源。
曹操便对士兵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到了那里可以先吃个饱再行军。”士兵们听了他的话,立刻流出口水,顿时不觉得口渴了,都加快脚步往前赶。
这个故事中,曹操利用自己对梅林的美好想象,引导士兵们克服了口渴的困难,这就是人们由于认知偏差而产生的具体行为。
01
认识一下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出现偏差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因为受到个体的局限,人们通常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理解和处理信息,而这个过程往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情绪、动机、文化背景等,导致认知偏差的发生。
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事物的错误判断和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比如,人们常常会过度自信地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更优秀,从而导致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又比如,人们可能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正确的,从而导致群体效应的认知偏差。
在人际交往中,认知偏差也经常出现。
比如,人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态度、语气、穿着等因素而对其产生偏见,从而导致不客观的判断和行为。
因此,了解和纠正认知偏差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水平非常重要。
02
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的
在对认知偏差的探索研究中,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相关证据,说明了人类倾向于寻求和接受那些与我们持有的信念和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
这种倾向就被称为认知偏差,它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预期的观点,并倾向于忽视或拒绝与之相矛盾的观点。
斯特鲁普效应通过研究词语对人们颜色命名的干扰,成为一个经典的认知偏差心理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念出印在纸上的不同颜色的文字,但这些文字与其表示的颜色不一致。
比如,字母“红”可能以绿色的墨水印在纸上。
结果发现,当颜色和文字的含义不匹配时,参与者会表现出更长的反应时间和更多的错误,因为他们难以抑制阅读文字的习惯,而不是根据颜色来作出反应。
斯特鲁普效应的研究表明,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存在一种明显的干扰效应,即词语和颜色之间的冲突会影响我们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
还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也对认知偏差提出了不同的表述和解释。
比如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丹尼尔·卡尼曼。
他强调了两个系统的理论,即快速直觉的系统1和慢思考的系统2。
卡尼曼认为,认知偏差是由系统1的自动和非理性处理所引起的,这种处理往往受到情感和直觉的影响。
再比如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维尔金·冯特西赫。
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体在感知和判断中的主观性。
他认为人的感知是通过过滤和选择来构建的,而这种个体选择和注意偏好可能导致认知偏差的出现。
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共同强调了认知偏差的存在和人类思维和判断的局限性。
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认知偏差的原因和影响。
03
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行为
进一步了解和意识到认知偏差的一些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信息、思考问题,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行为:
1. 选择性注意
正如上述分析一下,我们倾向于更多地关注符合自己已有观点和信念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之相悖的信息。
因为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会主动选择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这种选择性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可能更容易注意到负性信息。
在心理学的一项试验研究中就发现,让被试报告是否注意到某种声音,结果发现被试更容易注意到负性声音。
比如听到汽车紧急刹车声时,人们更可能意识到是否有危险并想到采取行动来避免它。
不可能注意到其中也包含着正性声音,如轻柔的音乐声。
再比如,在阅读文章时,人们可能会关注与自己兴趣、经验或目的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当人们需要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上,而忽略了与任务无关的信息和细节。
2.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本来是指在一个羊群中,当一只羊发现了一片更好的草地时,其他的羊也会盲目地跟随它向那片更好的草地移动,而不会考虑是否有更好的草地或者是否有危险。
而在市场和人群中,人们也经常会出现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通常是由于人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或者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估能力而导致的。
比如,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帖子或评论,会导致网民盲目跟风,而不管其内容的真实性或合理性。
再比如,当人们看到其他人都在抢购某种商品时,也可能会跟风购买,而不考虑是否真的需要或者这种商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所以商家才会利用消费者追求品牌、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的特点,制造热点、炒作概念、过度包装,诱导消费者跟风消费。
有时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也被称为“从众心理”或“从众效应”。
另外,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羊群效应”。
当某一投资者决定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时,发现大量的交易者已经在那里交易,并且交易量很大,那么该投资者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可能盲目的进入,即使有时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也不愿意去单独改变自己的观点。
以至于羊群效应已发展为一种行为金融学理论,意味着人们往往倾向于跟随群体的行为而行动,当个体发现自己身处群体中时,就降低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决策失误等问题。
因此,在面对市场和人群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判断来做出决策。
3.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的影响,就像沉入水中那个“锚”一样,牢牢地附在人们的心底,对后来的认知产生强烈的支配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评估一个事物时,会不自觉地以一个初始值作为参照点,从而影响其判断和决策。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
比如在购买商品房时,尽管本质上基于房屋的质量、位置和设计等重要因素,但也一样会受到所购买的房屋周边房屋价格的影响,这就是一种锚定效应现象。
再比如汽车销售员在介绍汽车价格时,一般也会举出类似“市场上同配置的汽车价格”的实例,通过这样的锚定价格,进而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
还有在餐厅点菜时,顾客可能会被菜单中价格较高的菜品锚定,进而选择价格相似或适当价差的菜品等等。
这些例子都表明,人们在做决策时,很容易受到锚定效应的影响。
当然,认知偏差的具体行为远远不限于以上这些,但所有的认知偏差基本上都展示了人们在判断、决策和思考中的情感、认知以及信息加工上的偏差。
对这些偏差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它们的影响,以做出更准确和理性的决策。
04
减少认知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偏差是人类思维的一部分,无法完全根本地消除,但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应对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1. 提高自我意识
了解自己的认知偏差和倾向是减少其负面影响的第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偏差,要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观察,注意自己可能随时存在的偏见和倾向。
但有时,认知偏差反而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偏好。
2. 多元化思维
认知偏差的存在提醒我们不应过分自信,而是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多元化思维。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可能受到局限和偏差的影响,因此需要倾听和接纳不同观点。
特别是在具体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个不同的观点、角度和途径。
只有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看待问题,尝试放下先入为主的观点,才能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3. 寻找反例或实证
认知偏差提醒我们要注意信息的可信性和来源。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信息,学会质疑和审查信息的来源、可靠性和合理性,确保其可靠性和客观性。
比如可以寻找一些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和例子,以平衡自己的认知,避免过度确认已有观点和信息。
还可以借助科学方法和研究,基于实证证据来评估问题和做出决策,避免片面参考个人经验或个别案例。
4. 学会放慢思考和判断
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见的事实,建立起开放和谦虚的态度。
可以让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放慢一些,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决策,避免过快做出判断。
在更多的时间内,通过反思和分析,可以权衡利弊、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5. 拓宽自己的社交范围
可以和不同背景、观点和经验的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积极参与多元化的社交圈子,以展开更广泛的对话、联结和思考。
还可以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和意见,尤其是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人。
有时他们的反馈,可以帮助自己站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改进自己的观点。
总之,通过对认知偏差的认知和探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它们的影响,以做出更准确和理性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改变我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